黔西南州三宝彝族乡彝风彝俗 內容提纲: 一、三宝彝族乡简介 二、三宝彝族乡彝族节庆婚俗 三、三宝彝族乡彝族歌舞 四、三宝彝族乡彝族服饰 五、三宝彝族乡彝族语言、行为和饮食禁忌 六、三宝彝族乡民间美好的传说 一、三宝彝族乡简介 三宝彝族乡是晴隆县辖乡。1956年建三宝民族乡,1984年改三宝彝族乡。位于晴隆县境东南部,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0.4万,彝族占33%。辖三宝、大坪、干塘3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苡仁米为主。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等,三宝彝族乡的彝族自称“诺苏普”。 二、彝族节庆与婚俗 1、节庆: 黔西南州三宝彝族乡的彝族节日很多: 正月有正月十五“了年节”(彝语音:可后达且我):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猪脚,寨子里热闹非凡,鞭炮连天,尤如大年三十一般隆重。 二月有“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祭山的节日,全寨买一头几十十斤重的小猪,一家出一碗米,到山上办火食,每家可分到约一指宽,二十来公分长的肉,剩下的全部煮油烯饭,每户去一个人,吃不完的依然平均分配。分回来的肉传说小孩吃了不怕打春雷,因此小时候总会吃到这样的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