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风彝俗 传统文化 查看内容

黔西南州三宝彝族乡彝风彝俗

10612 0 2011-9-29 18:20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毛文凤来自: 中国彝族网

一、三宝彝族乡简介 二、三宝彝族乡彝族节庆婚俗 三、三宝彝族乡彝族歌舞 四、三宝彝族乡彝族服饰 五、三宝彝族乡彝族语言、行为和饮食禁 ...
黔西南州三宝彝族乡彝风彝俗

彝族习俗中的礼品交换也非常盛行,一对青年男女一旦确定其婚姻关系,就开始讨论礼品问题,礼品的种类和数量由双方长辈集体讨论定夺,婚姻中的礼品数量和种类一旦确定,就不允许更改,通常是衣服几件,裤子几条,鞋几双等之类的,有时也会为一双鞋而“谈判”一通宵的现象。

婚礼之后,逢年过节,女婿要背着粑粑、腊肉、酒、糖等礼品回娘家拜年。同样的礼品要连拜三年,女婿的拜年义务才算完成,方可接女方来一起居住。在女儿女婿回家拜年的同时,娘家也要回礼。

三、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1、歌:主要是山歌,山歌分男女声调,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都会唱起山歌,主要有两句式和四句式。当然,彝族的山歌并不像刘三姐那样公开场合唱,只能是晚上或与同伴时唱,而与家人在一起是绝不允许唱的,一家人在一起连“山歌”二字都不便提及。

2、舞:晴隆三宝的舞蹈“阿妹戚托”(彝意:姑娘出嫁舞)素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世代流传在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及相邻的彝族聚居村寨。舞者由6人、8人、12人、24人或更多手拉手,在无伴奏情况下起舞。曾在广东省台山市举办的“百年陈宜禧,世纪新台山”大型巡游活动上与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国家的表演队同台演出,其独具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获得了当地群众和华侨的普遍赞誉。多次赴贵阳、云南大理等地参加演出,在中央台艺苑风景线等栏目播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