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动词后加上适当的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 与否(或进行与否)。例如: 我读了这本书。(ꉢꄯꒉꋌꋐꀘꀐ.)(完成太,书已读完) 我读着这本书。(ꉢꄯꒉꋌꋐꀗꇰ.)(持续太,正在读) 我读过这本书。(ꉢꄯꒉꋌꋐꀘꋺ.)(经历态,读这本书的动作行为已为过去。) 她学习去了。(ꋌꌧꇐꌷꁧꀐ)(完成) 我已吃了。(ꉢꋠꀐ)(完成) 我说几句。(ꉢꑍꇬꉉꂿ)(未完成) 他明天上街去(ꋌꃆꏂꑍꏦꎫꁧ)。(未完成) D、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例如“想想、说说、看看、走走、练练、挖挖”等;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例如“打扫打扫、计算机算、分析分析、检查检查、研究研究”等。而彝语中的动词虽有重叠现象,但不表示短暂、轻微,而表疑问。 彝语动词具有和上面现代汉语动词语法特征相同之外,还有其自己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A、动词可以与名词性词尾等结合,结合使其成为名词。例如: ꋠ(吃) ꋠꇐ (食物、食品) ꉪ(想) ꉪꇐ(思想) ꃀꈿ(开会) ꃀꈿꅉ(会场) ꑌ(坐) ꑋꅉ(座位) B、动词重叠表示疑问。单音词全部重叠,多音词重叠最后一个音节。 三、形容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