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乡动态 社会活动 查看内容

屏山县:“背篼老师”坚守村小29年 成都老师助其子走出大山

983 0 2015-7-13 11:42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曹鹏 邓烨中国彝族网

“背篼老师”坚守村小29年 成都老师助其子走出大山 曹鹏 邓烨 资料图片:孩子们像猴子一样围着黄老师玩耍   一路跋山涉水,一条羊肠小道,一座山巅小学,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师,一个人29年的坚守,一 ...


“背篼老师”坚守村小29年 成都老师助其子走出大山


曹鹏 邓烨


资料图片:孩子们像猴子一样围着黄老师玩耍.JPG

资料图片:孩子们像猴子一样围着黄老师玩耍


  中国彝族网(屏山曹鹏 邓烨)讯 一路跋山涉水,一条羊肠小道,一座山巅小学,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老师,一个人29年的坚守,一颗背篼里温暖16个学生的爱心……坚守龙宝村小学29年,宜宾市屏山县“背篼老师”黄宗全的故事曾感动了很多人。

  日前,被“背篼老师”精神深深打动的成都高校老师们,获悉黄宗全的儿子黄斌去年高考志愿没填好落榜,今年高考文科取得526分的好成绩后,仍在为选报大学和专业发愁,成都高校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为其出谋划策,圆“背篼老师”的孩子一个理想大学梦。

  选错学校和专业 毅然复读上二本

  “这下不纠结了,听了傅老师的建议,上西华大学应该没问题。”近日,完成高考志愿填报的黄斌高兴地对父亲黄宗全说,自己526分的文科成绩,加上25分的政策加分,被西华大学电子商务和法学专业录取的几率很大。质朴的黄宗全只是简单的回复,“能够走到就好啊。”事实上,黄宗全的内心早已激动不已,因为儿子黄斌即将成为屏山县清平彝族乡龙宝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为了这一刻,黄宗全已经多等了一年。“也怪我,没有照顾好孩子学习,也不懂怎么填报志愿。”黄宗全感慨地说,去年,黄斌的成绩享受加分政策后刚上二本线。因为学校和专业没有填报好,没能被二本院校录取。渴望儿子能早日出人头地的他当即表示,“要不就走个三本学校,再苦再累,贷款我也供你读书。”然而懂事的黄斌毅然选择了复读。

  “我相信我的实力,我也不希望给原本困难的家庭增加更大的负担。”黄斌认真地分析,第二年复读,他总结了很多,特别是英语等学科都有明显提升,按照正常发挥其实他是能上一本线的。

  助其圆梦 成都高校老师出谋划策

  526分的高考成绩下来,黄宗全为儿子的争气感到骄傲。但吃了第一年的亏,第二年高考填志愿,黄宗全认为不论如何都要多帮孩子想想办法。正在此时,长期关心帮助龙宝村小学的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老师傅丽,主动联系上了黄宗全。熟悉黄宗全一家的情况,傅丽对黄斌填志愿一事尤为关心。高考分数公布后,她先后多次与黄宗全及其儿子电话沟通,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

  “长期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对大学、对专业、对外面的世界,都显得非常懵懂无知。”多次交流过后,傅丽基本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同时她也积极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为其参考,希望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和更便于未来发展的专业。

  “考虑到交通便利和发展前景更广,傅老师建议我放弃西昌的学校,选择成都的大学。”黄斌说,傅老师还和高校老师们分析了传统专业和新兴的网络新媒体等专业。了解目前市场需求和就业等因素影响,为他参考了一些有利于自身锻炼和学习的方向。

  传递温暖 助孩子走出大山

  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背篼老师”黄宗全二十九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到20多里外的中心校,徒步为龙宝村小学的16个孩子背回营养餐等物资。

  2014年6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老师傅丽,通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报道,了解到黄宗全的事迹。这一次,傅丽决定帮助黄宗全的儿子黄斌上理想的大学,她认为,基层教师的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看到他们有困难,作为高校老师,自己有义务出一份力。

  对比二本院校各专业录取成绩,傅丽表示,黄斌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大伙多为他提供一些高校信息,只是希望能够传递‘背篼老师’黄宗全的那份温暖,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