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公益助学 查看内容

平凡岗位创奇迹—彝家追梦青年文茹琪故事侧记

2535 0 2015-12-3 20:51 发布者: 苏月飞阳 原作者: 网络中国彝族网

平凡岗位创奇迹 —彝家追梦青年文茹琪故事侧记   妈姑镇龙井村,四周群山环绕,按说这里应该是鸟语花香的境界,其实不然。由于这个地方海拔高,又属喀斯特地貌地型,因此,地表水及其匮乏。加之交通不便 ...
平凡岗位创奇迹

—彝家追梦青年文茹琪故事侧记


文如其.jpg

  妈姑镇龙井村,四周群山环绕,按说这里应该是鸟语花香的境界,其实不然。由于这个地方海拔高,又属喀斯特地貌地型,因此,地表水及其匮乏。加之交通不便,导致其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千百年来,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好个”龙井村,吃水用称称。三天不缺水,犹如享“皇恩”。由此可见,在这里仅吃水就十分困难。然而,就在这个大山深处,也设了一个教学点。2007年,文茹琪带着青春的梦想来到了龙井小学。

  在龙井小学工作期间,文茹琪始终以一位大姐姐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把学生当做亲人,利用闲暇时进行家访。经过半个学期的走访,她了解到在当地由于自然经济条件差的原因,存在着相当多的贫困生以及留守儿童,面对这些贫困而又孜孜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文茹琪产生了怜悯之心,总是在想着能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们。可是,事情还未想出好方法来,第二个学年,由于工作需要,文茹琪被调到了镇中心校工作。

  虽然中心校的环境条件要好很多,但是,在她的脑海里,时常浮现的是龙井小学那些贫困孩子们的身影。对此她冥思苦想,怎样去帮助这些山村里的贫困孩子们呢?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显然力不从心----- 有一天终于让她想到,社会的力量是强大的,自己有QQ、微博、微信,为何不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联络呢?说不定有可能得到那些一直关注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爱心人士的重视。

  于是,从2010年10月开始,文茹琪时常在QQ空间、微博里上传龙井小学贫困学生们的相关图片,并写下自己帮扶的感想。

  天道酬勤,时间不长,就有部分爱心人士与她联系,并通过她了解该地区的真实情况,在不断的联系过程中,许多爱心人士参与了帮扶活动,不到一年,这项爱心活动就形成了一条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爱心接力链”。在这个“爱心接力链”中,有影视界明星、集团企业老总、个体老板、还有在校大学生、海外留学生等。

  爱心桥梁的搭建,虽然为贫困山区与外界爱心人士,提供了通道,但是却为文茹琪增加了负担,每逢外界“爱心物品”——包裹寄来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就要和龙井小学邓校长联系,把这些爱心包裹运回龙井小学,并马上给捐赠者回复。经常熬夜坐在电脑旁到凌晨12点才睡觉,如此两年多的时间,文茹琪总是那么锲而不舍,又是那么坚贞执着。

  人曰:心善感应天和地。她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好评、百姓的支持、孩子们的敬仰。她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教育报、新华网贵州频道、贵州都市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乌蒙新报、赫章报等媒体先后对其进行了报道。

  在2012年9月,龙井小学的邓校长退休之际,考虑到文茹琪对龙井小学的极大贡献,就极力推荐文茹琪接任该校校长,面对老校长的信赖,组织的安排,文茹琪最终以自己柔弱的双肩接下了龙井小学的重担。

  重任在肩,刻不容缓,她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群策群力,狠抓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奋力拼搏,现在的龙井小学已今非昔比,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现在让我们从下面的数据中去参与分享文茹琪几年来耕耘的丰硕成果。

  一、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真心微创---郭振新大夫—为学校修建50平方厕所,投资金5万元。
  二、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网络爱心人士的零星捐赠累计4万余元(以用于学校广播购置,校园舞台建设等)。
  三、2012年11月贵州工程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毕威高速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处:1、免费为学校运送饮用水5车(每车6方)。2、免费为学校用挖机挖水池(60立方)。3、为学校采购石砂每方减少15元(120方)。
  四、2012年11月妈姑镇砂石浪村后山石场(钱天荣)为学校免费提供26方细沙用于硬化操场。
  五、2012年11月贵州宏喜万嘉企业集团为学校硬化操场、修建水池及铺设管道援建资金约10余万元(出资出物并派7名技术人员在学校做技术指导10天).
  六、2012年11月妈姑镇鱼塘村邓伟、邓炳章、邓道敏为学校运输砂石116方、水泥30吨,每方运费减少15元。
  七、2013年5月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李晓梅一行捐赠电脑、投影机、音响等物品价值22500元。
  八、2013年5月,罗州乡慕学平书记捐款5000元,用于购买2013年“六一儿童节”演出服装。
  九、2013年六一儿童节当天收到来自妈姑镇的很多单位、企业和个人捐款总数为15700元,用于学校粉刷学校教室、外墙、学生学习用品等
  十、2014年6月为平桥小学苗寨教学点联系江苏无锡焦明飞等爱心人士捐款捐款3.6万元,用于修建水池。
  十一、先后为文紫轩、文秋梅等10个贫困学生联系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每月200—300元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
  十二、十三、自2010年8月到2014年7月先后有30余名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学校免费支教,并捐赠图书和学生用品价值一万余元。
  十四、马来西亚的阮先生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累计为学校捐资达13万余元(用于购置学校篮球板、面包车、摩托车、部分办公用具和帮助双坪乡儿马冲村贫困儿童)。
  十五、2010年10月至今已收各界爱心人士衣物及学习用品包裹800余件。
  十六、2015年10月深圳市郭文贺先生在刘杰(7月份三个体验农村生活孩子中一个的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双坪乡儿马冲,调研拟发展畜牧项目,以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让贫困留守儿童家庭越来越少,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增加为主要目的。该项目拟初期投资150万元,目前已众筹资金70万元,实施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中。

  面对以上一组组醒目的数据,我们的心里只有感动和感激。的确,这在遥远的山村,文茹琪用其特有的方式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奇迹。
因工作需要,文茹琪于2014年3月,被调到了妈姑镇幼儿园担任园长一职。

  但这项爱心接力活动,并没有就此中断,如今仍然联系“爱心物品”。2014年12月江苏无锡焦明飞再次组织捐款4900元(帮助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缴纳学费、生活费)。

  文茹琪的公益善举还感动了**留学生林海、夏松阳、梁效伟 、阳梓乐和一个**学子, 2015年暑假,五个学生在她的联系下,为双坪乡儿马冲兴盛小学小捐赠书包、鞋子、电脑等物资。同一时间,为了能更好的改变山村百姓的思想观念,文茹琪联系了深圳市刘杰等三个城市家庭到儿马冲村上冲组。让三个城市孩子分别住进三个农户家,每天通吃同住并做农活,真实体验了农村家庭的生活。经过努力完成了现实版“变形记”大家都受益匪浅。并为双坪乡儿马冲兴盛小学小捐赠价值一万余元的学习用品。

  乡村教育靠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好的,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文茹琪说过:“公益事业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只要有机会,我都不会放弃努力。自己只是这条“爱心接力链”上的一个扣子,仅仅起着连接外界的作用。无论如何我会做好一颗“爱心接力链接’上不落的扣子,献身乡村教育,争取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永远做一块网络桥梁下的基石。”

  青春是美好的,同时青春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青春里,爱岗敬业、做人为乐,那——短暂的青春将会是长久的、永恒的。我们坚信文茹琪将用其青春的誓言去践行其青春的梦想!




关闭

站长推荐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