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其他文学 查看内容

沙辉:写诗,是为了让自己“撞见”自己——评白族女诗人寸三妹诗集《陷入旗袍的燕子》

2016-3-3 20:04| 发布者: 苏月飞阳| 查看: 1684| 评论: 0|原作者: 沙 辉|来自: 中国彝族网

摘要: 写诗,是为了让自己“撞见”自己 ——评白族女诗人寸三妹诗集《陷入旗袍的燕子》 〓 沙 辉   在我这几年学写评论文以来,这应该是我首次赏析“非彝族”人的作品。同时,手里也还收到了叫写写评的福建 ...


写诗,是为了让自己“撞见”自己

——评白族女诗人寸三妹诗集《陷入旗袍的燕子》


〓 沙 辉


陷入旗袍的燕子.jpg


  在我这几年学写评论文以来,这应该是我首次赏析“非彝族”人的作品。同时,手里也还收到了叫写写评的福建一个汉族女诗人准备出版的诗集电子稿。笔者蜗居大西南深怀里,高山大川的大凉山一隅,这一切,都拜神奇的网络所赐,所谓文通天下,友交四海。

  如果不是朋友告知,和在她简介里看到,我从云南大理诗人寸三妹这部诗集,一点看不出它出自于一个少数民族人之手。而此前,我应该在其它一两处地方拜读过她的作品。

  写诗是为了找到自己。人是物质的人,人不仅是由“物质”(肉体)构成的,需要物质来维持这肉体的存在;人更是精神的人,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灵魂,让人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对于爱诗的人,真诚而严肃地写着诗歌的人,我都心生敬意。

  寸三妹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让我心生敬意的人。从她的作品,我时时感受到她在文字中“撞见”了她自己。更多时候,我们为了求得物质的东西来维持“物质”之身体的需要,满足这物质之身体物质上的更多欲求,而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忽略了对自身精神的“观望”、关照,和使其金玉般闪光的追求。写诗,或读诗,是在工作之外,生活之外,现实之外,去寻找真实的自己、真正的精神自由,去拥抱赤裸裸的自我。

  “所要祈求的不多/清晨的一滴露  足够/所要听取的亦不多/佛轻吐圣语  足够/我的手掌是一片莲/和风,和雨,和云,和星星……/我都不亲近/我只亲近命里所有”(《我的手掌是一片莲》)。自己撞见自己是不容易的,那需要一份真心、一份真意、一种灵光。而诗歌,不失为一条灵妙“通道”。

  寸三妹是一个真实地记录着自己精神世界的人。其中,情与爱,占据主体地位,也写一些生活之事,生命之逝,和父母之恩,等,但不多。她的诗歌,虽然也有写故土之类,但没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标签性特征,我们从那里至多感受到的是某种“边缘”性。而很多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使人一看就是“民族”的,比如彝人写鹰,写索玛,藏人写雪,写草原,具有强烈的民族符号。寸三妹拒绝对生活表象的描述、描摹,拒绝对一些符号化的迷恋抒写。她忠实于生活真实和现场感,忠实于自己的心理镜像、内心触动,让自我情思驱使一个个灵性文字自由却有节制的流淌,然后又反过来让自己的情思躺睡其上,完成表达自我、拥抱自我、热爱自我的精神追求。“……而我已远走/几天前/这里还躺着我的寂寞”(《这里躺过我的寂寞》)“昨夜下了一场灯笼雨/你我的名字落在同一盏灯上”“我想起我的孩提时代/曾经梦见这样的相遇/我握着一纸婚约/等待一个阳光的男人”“雨停的时候/你肯定地问起我的名字/泪,拥挤在我激动的眼眸/请不要收起你的笑/我已经喜欢上了它”(《喜欢上你的笑》)。

  虽然寸三妹的诗歌不乏温婉灵动,阅读她作品,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她的硬健、硬朗的一面,如她附在一些诗歌后面的绝句诗。她的很多诗构思精巧,意象新颖,精炼畅达,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领悟。“黑暗中两条鱼在交换音符/谁的忧伤提前到达/缭绕深的巷子厚的墙壁”(《谁的忧伤提前到达》)。像这样的其它许多作品,使人流连其间,如《夜,太薄》等。诗集的名字就很独特新鲜,像是小说的题目:《陷入旗袍的燕子》。在我的理解,旗袍是美的象征,女性的象征,燕子是可爱的象征,“另一种”生命的象征,“陷入旗袍的燕子”——让我感觉到一种温馨,一种女性的体香,一种温柔,一种母性的东西,同时让我感受到(燕子的)一种或者慌乱或者“温顺”等嗅觉、视觉、动态之类一系列通感的修辞运用上的丰富。富于想象,充满诗意。

  “妈妈用一个真诚的方式把你捧给世界”(《子宫启示录<组诗>》之五)我相信寸三妹是一个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充满女性(温柔)意识、母爱(生命)意识的人。我是爱以一个诗人喜欢频繁使用的一些词语和意象去直接一点地揣测他(她)的某种“情结”的,我就发现寸三妹爱用到的词语就是“子宫”一词。因为子宫代表的是生命的孕育,保护,和安全感之类,由此我联想到,寸三妹作为一个诗人,同样具有着非同常人的爱心,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写诗是去寻见自我,是为了摒弃被生活面具化的自我,是寻见内在的那个自我,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暗夜里才会出现的那个自我。写诗就是为了让自己碰见完美的自己,把真实的自己存于字里行间。而——生活的前方,一片明朗也一片昏暗;诗歌的前方,同样一片光明一片晦暗!那么,就让我们写诗,撕开并丢弃生活的面具,撕开并丢弃自我的面具,撕开生活的昏暗撕开诗歌的晦暗,穿行于一片灵光一片明朗一片光亮的世界,去碰见完美的自己!


—————————————————
  作者简介:沙辉,彝族青年诗人,诗歌美学评论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第一份彝族打工文学综合民刊《飞鹰》副主编。民刊《独立》《此岸》同仁,“祖先情结写作”提出和践行者。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星星•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中国文学》《中国诗歌》《新大陆》(**)《作品》《网络诗选刊》《西南作家》《彝族文学报》《独立》等发表过诗歌、散文、散文诗、评论文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民刊诗选》《中国诗歌选2013卷》《中国散文诗选2013卷》《爱情宣言——情诗精典•1314卷》《2013年度全球华语诗歌精选》等。出版诗集《漫游心灵的蓝天》《心的方向》两部。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