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注册 登录
中国彝族网 返回首页
宗林 三等雄鹰
四川会理人,彝族,中学高级教师,四川温江微篇文协会员,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会员,偶写稿,有新闻、诗歌、论文等散见网络、报刊。qq1278836440 邮箱1278836440@qq.com

日志

从小处着手抓孩子的道德教育

其他分类2011-11-29 09:18 阅读 1770 评论 1 热度 1

从小处着手抓孩子的道德教育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片区中心校    何宗林  邮编:615104

 

现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过分宠爱,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过着舒适的生活,有的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在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只看重分数,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把孩子追求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对孩子的品德修养却很少过问;加之在社会上,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受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等,于是只要你留心一下在我们的身边,就会随处可见学生们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在公共场所任意大声吵闹,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者让座,不爱惜劳动成果等现象。这些现象看似生活细节,却反映出我们的学校对学生文明道德教育的效果未尽如人意,令人遗憾。

造成上述所见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只把道德教育停留在大会小会的原则性说教,而根本没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抓孩子的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做起。

实际上,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大多表现在日常言行举止的规范之中。为此,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孩子行为规范,用以规范孩子自己的生活范围和道德义务,应该怎样去对待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利益,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和同学等周围的人,乃至于应该有什么样的衣着穿戴、文明举止和正当的交往活动。应当让每个孩子明确自己应有的做人标准: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子女,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学校道德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只有让孩子在做每一件有益于别人的好事时都产生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真正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培植起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之情,孩子才能自觉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受世人赞扬。

由于现今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还比较浅薄,自制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学校必须抓好孩子的道德认识教育,教师应该把提高孩子道德认识列入自己的教育工作的日程表,做到常抓不懈。

学校道德教育要避免空洞说理,就应当把活动搞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如社区要举办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道德演讲会,形成全社会关心孩子的氛围;学校也要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演讲会,设置好人好事登记册,树立其标兵,建立道德监督岗,开设道德评价专栏和道德法庭,组织道德志愿者在校内外开展助人活动等。而且还要让孩子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监督和评价,以此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孩子的主动精神,以求在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同时,又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路子,形成教育网络。在与家长配合教育方面,首先应重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最容易与家长形成共识与合力的一个方面,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等等;其次重视对孩子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树立为谁而学习的正确的世界观;再次,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未来成长,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应重视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总之,在面向21世纪,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一定要抓好孩子的道德教育,教师应积极向家长作好宣传,正确引导孩子、家长以至社会各界在道德教育观念上形成共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实施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形成强大的合力,使我们的少年儿童都能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1个评论

宗林2012-8-29 13:11
谢谢青翠丁香来访、赏贴,问好!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facelist
  • 173帖子
  • 0关注
  • 0粉丝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