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注册 登录
中国彝族网 返回首页
苏奴阿劢 三等飞鹰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日志

卢嵩岚故居(修改稿)

文学作品2012-5-31 18:17 阅读 2127 评论 3 热度 2

    卢嵩岚抗日爱国志士,彝族,1904年出生在威宁县四甫乡一个家民家庭。1916年投笔从戎,先后参加过讨袁护国军,台儿庄战役。抗战胜利后,卢嵩岚既不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也不愿追随蒋介石打内战,就把在昭通独立旅突击队的部份人马带回威宁,出面维持乡政,任四甫乡乡长。1949年,他的部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决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番号,自此投身革命。1953年9月,卢嵩岚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终年49岁。

    名卢俊,号嵩岚,1904年出生于威宁县四甫乡(今雪山镇灼甫管理区)的一个彝族农民家庭。卢嵩岚幼年读过私塾,青少年时代,曾在家乡的明德小学和昭通的宣道中学读书。 

  卢嵩岚长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社会极不安宁,兵结匪,匪连兵,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当时,农村的有钱人家,都纷纷购买枪弹,筑营盘建碉堡,以防卫兵害、匪患。现在,到处可见营盘、碉堡的痕迹,这就是过去动荡年月的历史见证。 

  1916年,卢嵩岚的二哥卢世贤(卢盖凡),在贵阳读书期间,响应蔡锷将军讨袁护围的号召,毅然投笔从军,参加了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护国军”,受命回威宁筹饷募兵,这一壮举,在年轻的卢嵩岚心中产生了深刻印象。 

  1935—1937年,他到国民党中央军政学校五分校学习(有两年在部队,也曾返回威宁)。 

  1937—1938年,在六十军一八二师任服务员。 

  1938—1940年,奔赴抗日前钱,参加台儿庄战役,任六十军一八二师警卫连连长。 

  卢嵩岚凭着抗日爱国激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枪林弹雨,将负伤师长安恩溥背下火线。他英勇作战,两次负伤,荣立二级军功。 

  1940—1941年,任云南省第一集团军总部副营长。 

  1941—1944年,由于蒋军内部倾轧,他解甲回乡。 

  1944—1948年,卢嵩岚任滇军独立旅突击队营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强行改组云南,迫使龙云下台,妄图独吞胜利果实,在全围实行封建独裁统治,向各战区发出“剿共”密令,挑起了旨在消灭共产党的全面内战。卢嵩岚既不满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也不愿追随蒋介石打内战,就把在昭通独立旅突击队的部份人马带回威宁,出面维持乡政,任四甫乡乡长。 

  卢嵩岚自身拥有三个分队的武装,约100多人枪,是威宁西北实力较强的武装头领之一。由于他英勇善战,抗日有功,在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 

  1949年春,滇东北地委和六支队党委,曾派中共地下党员付发聪为代表,到威宁做卢嵩岚的统战工作。1949年9月,卢宗棠从滇东北人民军政干校学习结业时,滇东北地委书记兼边纵六支队政委李德仁写了一封亲笔信,让陆宗棠转交给卢嵩岚。在党的统战政策感召下,卢嵩岚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光明,毅然率部投入革命,全部队伍交给共产党领导。10月,经六支队党委批准,正式授予“中国人民解决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番号,同时任命卢嵩岚为团长。 

  卢嵩岚参加革命后,多次和解放军的师、团首长接触,深受革命军队军容、军纪的影响,对人民解放军官兵一致、纪律严明的好传统好作凤赞口不绝。 

  在卢嵩岚和陆宗棠指挥下,威宁游击团先后同国民党溃军进行过两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1950年元月16日,卢嵩岚奉命率威宁游击团战斗力较强的三个连,配合中国人民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侦察营解放云南省彝良县城角奎镇,重创国民党军宋希濂残部张桐森师,毙敌40余人,俘敌270余名,缴获六O炮2门,轻机枪7挺,英造步枪86支,子弹万余发。在激烈的战斗中,卢嵩岚左臂中弹负伤,仍然坚持指挥,继续战斗。他负伤不下火线的行动,鼓舞着全团指战员,出色完成了外围阻击任务,受到了毕节军分区首长的赞扬。 

  1950年4月23日,威宁游击团奉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师命令,阻击国民党军李弥兵团残部仝登文团,卢嵩岚和陆宗棠亲自布置、指挥。以不足四个连的兵力,向三倍于我、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规军在团箐(今团箐梁子)展开决战。威宁游击团以大无畏精神,与敌人战斗十多个小时,一举将敌全面击溃,毙伤敌军80余人,俘敌120多人,缴获六O炮1门,机枪1挺,美造步枪43支,子弹5000余发。团箐一仗,卢嵩岚右臂骨被打断致残。在昭通住院治伤期间,四十三师师长张显扬亲临医院探望,对他指挥游击团夺取团箐战斗的胜利,给予高度评价。 

  1950年8月,威宁游击团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四十三师特务团”,卢嵩岚仍任团长。 

  1950年12月,四十三师特务团调归毕节军分区指挥,卢嵩岚率全团配合解放军进行剿匪。 

  1951年元月,该团再次整编,卢嵩岚调任毕节专区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任,毕节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1953年9月,卢嵩岚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终年49岁。

 

    卢嵩岚故居图片 

整体

后院

 

 

后院

 

梯子

 

一盘老磨

 

偏房

 

外观

 

石墩柱子

 

枪孔

后房正门

 

偏房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3个评论

彝人空间2012-6-1 17:26
国家不搞点善款维修啊?
前面内容从QQ空间转载的部分图片要重传。
回复
苏奴阿劢2012-6-2 19:56
彝人空间: 国家不搞点善款维修啊?
前面内容从QQ空间转载的部分图片要重传。
是的,目前也无人看管。不知吧内有没有他的后裔?
回复
苏奴阿劢2012-6-7 14:02
彝人空间: 国家不搞点善款维修啊?
前面内容从QQ空间转载的部分图片要重传。
已经修改,看看还可以吧?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facelist
  • 41帖子
  • 0关注
  • 0粉丝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