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注册 登录
中国彝族网 返回首页
marichepo 管理员
[img][/img]来自凉山州越西县

日志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2010-7-1 20:21 阅读 2346 评论 0

原文地址:2010年02月22日作者:曲比兴义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向社会募集毕摩
古()与布()文化研究经费的倡议书

 

社会有识之士和热心友人:

 

文化没有国界,文明不分民族。

中国,以五千年辉煌文明,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

中国,以五十六种民族文化,向人类展示和谐民族多彩文化。

在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中,彝族至今仍传承着一种即似宗教,又非宗教的神秘文化,人们称之为毕摩文化。经卷是毕摩文化的载体之一,毕摩用浩繁的经卷,记载着古代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毕摩能用草扎出200300个神鬼像,能用树枝和树杈扦插出700800个神秘图谱。这些鬼神草像和神奇图谱有其名称、来历、作用。记载着彝族古老的图腾崇拜、神鬼信仰和精神文化。记载着彝族人所经历的自然灾害、人种进化、民族迁徙、部族战争的历史变迁。记载着彝族人古代创造和运用的天文法则、历法运算、自然规律等科学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也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古老记忆。初步推算,其产生的年代至少也在数万年之久。但至今还没有人能深入其中,进行搜集整理和系统的诠释。使这一非常珍贵的古老记忆遗产,只能散落于民间,至今面临流失和消亡。

04年以来,我开始从事毕摩这一神秘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整理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07年,以毕摩文化研究为主体的“毕摩经诵”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8年我又继续将“毕摩经诵”向国务院申报。但由于我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大脑严重受伤,未能及时补充申报资料。因此,申报没能成功。09年,由省文化厅推荐,又第二次向国务院申报。目前,初审已经得到专家高度认可。现在,正在进行终审过程中。

毕摩文化不只是毕摩自己的文化,也不止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毕摩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更应是人类共通的文化。如果能用开明的思想,科学的态度,辩证的思维,将这一古老记忆进行较为完整规范的搜集和诠注,这无疑是对中华文明的一次杰出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惊奇发现。

目前,我已搜集神鬼草像图200余个,神奇扦插图谱400余个。现在非常需要组织毕摩,对其名称、来历、作用等,进行搜集和诠释。对所记载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信仰世界等,进行诠注和规范。这需要3万元左右的经费,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没有财力支持我的研究工作。我个人也没能力支撑这一笔研究经费。因此,我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已经无法正常的进行。

为了让这一研究能顺利进行,我只好向社会有识之士和热心人士求助,请求大家能慷慨解囊,热情捐助。促进我能将这一独特文化记忆,进行一次较完整的规范和诠释。展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和绚丽,也为马边的文化建设作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如果经费捐助和研究整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将在2011年之内,举行一次大型的中国彝族毕摩神秘文化记忆展示,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指导和研究。

为了不影响大家工作,也不影响研究进度,我定在313日,在县三九广场,接受各界人士和热心朋友的捐助。部分不能前来或时间安排不过来的人士,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捐助。所有捐助名单、经费使用、研究进度,我将在“彝人论坛”网,博客及马边三九广场进行公示。同时,也听取各界意见和建议,接受各界人士监督。

谢谢大家!

 

本人电话:(0833)4512717

博客名称:曲比兴义

 

 

倡议人:马边彝族县治县文化馆职工

马边彝族民间文化学会成员:蒋兴义(曲比兴义)

                     

2010222[转载]2010年02月22日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转载]2010年02月22日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facelist
  • 689帖子
  • 0关注
  • 0粉丝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