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注册 登录
中国彝族网 返回首页
马边彝族 三等飞鹰
来自四川小凉山,一个偏远的小山区,马边彝族自治县。

日志

马边的彝区生活

2009-9-12 11:40 阅读 1250 评论 1 热度 1

 
 
2007年的8月初,天气似乎显的热意阑珊,离开家乡马边也快一年了,在外面求学的日子,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和灿烂,在经历着感情和学习的风风雨雨中,带着自己悠久的伤感在一个地方艰难的前行,时间并没有流失掉这一切.

也许我知道人生在世,情谊绵绵,当我们学着去面对脚下的路,也就面对了自己,终使古刹皓皓,江水潺潺,埋不住的感情尽可在此得到倾泄,对于自己已有的情怀,豪迈而放荡,站在山顶,苍松碧绿。当一种吼破万里山河的声音,动摇了那埋藏已久的灵魂,那是一种人生在世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是在家乡的哺育中成长起来的。
我时常感慨人生在世唯乐是福,社会在我眼中更像是江湖,充满了杀意、阴谋,人们都在为着自己那必胜的决斗而准备,一个人身在江湖,长在江湖,就像冰海,冷酷的让别人不敢靠近。愤怒的人懂的杀意,生活无忧的明白自己的以后,然而做人那又是一种说不出的困惑,随之产生了太多的平衡。俗话说“江湖险”,也许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把路选择在了脚下,估且称之“豪杰。”
还有那些抹不掉的友谊,纯洁般犹如埋藏了千古的寒冰,一行的是高中很优秀的君子,虽然人数甚少,可话题甚多,一路上走着感觉到知识是何等的伟大,路很陡峭,并未感觉一丝累意,反而觉得自己很骄傲,为这温柔和碧绿骄傲,那是一种属于心胸的豪迈,很有意境。
一走进永乐溪,由于当地正在建设公路,路面显的迷雾丛丛,车在路上也时不时的停住。也许人们知道改造的重要性吧,要想富,先修路,这就是政策,现在的马边和解放前比起,唯翻天覆地能形容之。终于到了永乐溪的目的地,这对我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那是我们进入彝区的唯一路道,此时我很欣慰,也很彷徨,我们将要迎接的是在语言上存在的极大障碍的纯朴的彝族土著居民,似乎那火热般的天气也无法阻挡我的好奇心,几分准备之后进山的脚步开始走响了、、、
我思索着,于是让我对彝族人民产生了敬畏之情,我感慨他们对环境的适应是那么的刚强。从坚持来看,他们是勇者,从发展来看,他们是先驱,那是人类的灵魂所在,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艰难,他们每天要面对的除了山还是山。纯朴的彝人生活并没有因为社会的进步而受到影响,他们完全是沿着自己的风俗,拌定着生活。从山脚下的汉人聚居地,依稀的能听到几句彝族语言,我开始感到迷惑,这是与我们同行的彝族小伙栗明罗根说到,现在的彝族人有很多都搬迁到了汉区,经济在发展,与过去相比,他们也更能让汉区人民接受了。就在我们的言语还未尽兴时,一条清静的小溪在透着烘热的空间里丝毫未被这淡淡的炎热所嵌透,从远处高山奔腾而来,好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潺潺的水声吸引着我们,它们那挥洒不去的是潇洒而有旋律的咆哮,顿时我们也抑制不住了自己的本性,在一阵嬉戏打闹声中,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童年舞曲,在河水之中,我们是那样的心清,容不得世间的一点黯淡,此时我也幽默的和他们开始玩起了“水中闭气”这个可以锻炼肺活量的游戏。回到童年的日子,真的是幸福,那是一种让人感觉不到时针、分针、秒针
在悄悄旋转的感觉,不过在我心中童年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交纵,人们尽可在这种文化中得到满足和信仰。
在溪水的一翻洗礼之后,身上的热意也得到了解脱,让我们都显得精神倍佳,对这之后要走的路,毫不逊色。
此时路上遇到同行的人,山路也显得高昂起来,我们和土著彝人聊的很有雅趣,在他们清脆而有力的,带有点彝族语言味道的汉族语言之中,听的出彝汉两民族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是多么的和谐。正如改革春风吹大地,需要迎接新风的永远是华夏大地各民族的和谐之风,他们虽然生活的条件差,但幸福美满始终相拥着他们。自古人们向往桃园生活,拥有幸福美满的他们,生活也不亚过于次,这也让我对人生情感的陶冶有了新的认识,把握在今,憧憬在后,让坚持不淹没,让梦想永恒,生活需要我们献出一颗真诚的心,想要逃脱的都是罪人,更像是僵绳之人,唯迷茫是之。
似乎觉得没走多远,可回头一看,更像是自己变成了一只猎鹰,鸟瞰山下,矗立着的是那交错在一起的小青瓦房和水泥楼房,它们静静的躺在山下,装饰着马边的过去和未来,我不禁长叹唏嘘,感慨岁月历史变幻的无情。留不住的不需留,能留住的是历史,我们需要遵循的是大自然那开怀的豪情。很多时候背景在异乡的日子很值得回忆,很多时候不会去刻意追求什么,当结果却又刚刚相反。对待感情,对待自己爱着的知己,更想让他明白我的困惑,我们的爱到底应该怎样去衡量,也许那将成为我们一辈子的秘密,只有我们明白我们内心是多么的需要对方,爱情,海枯石烂,天长地久,也许我本不应该去追求,明白她已使我足够,既然选择了就再也不要放弃。把握的心,犹如真金在熊熊的烈火里燃烧,显得那么安然。

幕然回首,远处开始显得暗淡,进入眼眶的是那一望无际的碧绿,耳旁也依稀的能听进泉水在冉冉作响,同行的旅伴开始有点不能坚持山路的崎岖,我也有了一丝的累意。正好在此时一块泉边巨大的岩石出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还没等的大伙同意,就被这清雅的气息所迷透,似乎开始清醒了,飞速般就往清石奔去。此时彝族男孩罗根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空气也开始若影若现起来,伴着一纱轻风吹来,周围布满了雾气,在罗根的歌声中,我们更加需要放松自己,大家开始狂吼起来。我们似乎也附和了彝族人家自古喜爱大吼这一风俗,虽然他们生活在大山之中,但对于感情的释放,我想他们应该最彻底的了,因为在我们吼过之后我看到了大家脸上的喜悦。我也从中获得了安慰,脚下的路很有挑战,并不是人人都能把它走好,虽然人人都在走,对于路的终点,我们也很期待。
不知道是怎么的,路越长,走起反倒觉得步伐轻易,在雾气迷茫的周围,我们开始看见稻田。劳动者伟大,在彝家人民勤劳的惠手之中,稻谷生长的很好,也许是所有在这里生长的动植物都产生了很好的适应性,看上去是些缺水的田地,可它们的长势都很好。
没怎么过一会儿,依稀的能看见古朴的带有浓厚彝族风格的建筑,带有花纹的房梁,房顶用白色的漆涂抹,给人有种神秘的期待。我不仅为彝族人民那极富想象的思维所感染,也许他们更懂得创造的重要性,同时也把创造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或许一个民族正是需要这样的创造才能进步。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迅速,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自一个国家,谁能逃匿开创造的保卫。落破,落后,只会加剧。人生真是难得,做什么事情或许都有点是联系在一起的,不难看透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心灵,自己萌动的内心。那些都是一个人苦恼和不安的来源。当我们明白或将要明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当然我们就很乐意去创造了。
终于可以走进彝家寨子了,这时候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慈祥而又憨厚的彝族老人,看的出来他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很是高兴,脸上露出的笑容告诉了我们。这位老人是罗根的外公,在他们一正寒暄之后,老人把我们带进了屋,可惜他们说的是彝族语言,这让我和我大哥感到很是迷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点点头而已,不过我们也能够大致的猜到他们在说些什么。由于罗根离开家这么久了,可能说的也是一些在外面的情况。一进屋扑鼻而来的是那酝酿了已久的米酒味道,顿时觉得自己被这一切所陶醉。这时候罗根的很多亲切也开始朝着这边走来,知道罗根回家的消息,一时间乡连乡亲也都知道了。罗根是这个村的骄傲,大家也都知道他在外面读书,也许正是因为这里并不能算富裕,乡人们都对罗根这个彝族小伙充满了很高的希望。这时候他们也在为我们这两个远方的客人的到来而表示欢迎,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听的出他们说起汉语来很吃力,没过一会我们的谈话就显得很轻松了,他们的笑容现在还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红润的脸蛋,洁白的牙齿,乌黑的捎带卷卷的头发,看上去很精神。
都説彝家人是最好客的民族,这时候我们被罗根的舅舅那煮的香喷喷的菜肴吸引住了,看上去如此平淡的小菜,在贤惠善良的彝族家庭主妇手里,清香扑鼻而来,加上她们甜美纯真的笑脸,真可谓是“天下仙女,唯此居住也!”
到了晚上,罗根家里的客人开始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这里居住着最和谐的人民,这里有最秀美的上水和美人!在晚霞的微风中,我更加的被周围和眼前的这一切陶醉。这里没有城市那明亮的霓虹灯,没有那豪华轿车的衬托,也没有那大街小巷人们的嬉戏打闹,依稀能看见的是那灯光微弱的白炽灯,我们一个坝子里面围了起来,唯一能看见的是那托的很长的影子!可是在他们眼中,他们却能清楚的叫出亲人的名字,一切都是看的那般清楚。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了,睁开眼睛,打个呵欠,扑鼻的草木花香,放眼望去,迷雾飘飘,时而云龙蟠山,时而呼啸奋勇,清水璧山,万物归一!顿时觉得脱离风尘,潇洒人生,尽可谈笑风生。

评论1个评论

曲比兴义2009-11-2 14:26
文章写得很好,心胸开阔,落笔实在,文词亲切。。。。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facelist
  • 7帖子
  • 0关注
  • 0粉丝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