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注册 登录
中国彝族网 返回首页
林大雪 三等雄鹰
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日志

有味

2010-5-9 22:36 阅读 1309 评论 0

有味,这个标题,让我暂时做个自私的人吧。

     在我开始看《有味》的时候,时间还是春天。这个春天,昆明的太阳很毒,没有雨水,大旱。随之而来的,是烦乱。就像每次到了周末,时针还是一秒一秒地走,但是我会觉得跟平时不太一样。从上个周末到这个周末,好像只是一天的时间,那么快,而实际上,又有七天的时光,,从指缝间悄悄地溜走。这个礼拜,去了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人,收到一些信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三毛,又在第二天,走在校园里,眼睁睁地看着风卷起沙土向我滚滚而来,我仓皇的转身不知什么时候回头,每天这样的大风,吹得我绝望,吹得我以为整个马路和身边的行人都和我不在同一个世界……

     我知道,我是在想念某个地方了,也可能在想念某个人。

    一个下午,我就坐在图书馆发呆。此刻,偌大的自习室里坐着稀稀拉拉几个人,外面有洒水车经过的声音。我总是这样,每当我逼着自己要完某每件事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有些东西,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就像灵感。而我此刻的状态就如云南干旱的天气一样,思维也如雨水般枯竭了,我什么也写不出来。因为,那瞬间的事,也当然,包括,你。

    汪涵说,如果我有两条命,我一定会拿一条去做一个快乐的木匠。我想,如果,我有两条命,我应该拿去做一个流浪者,无论他是否快乐或忧伤。我从来都比惧怕忧伤,忧伤能让人好好思考一些问题,但我仍相信我没有恋上忧伤的味道,我是一个快乐的旅行者。也因为这些旅途,我想我还算是个有味的人,像汪涵一样,一个有味的人。

     这趟旅程,我挑了本汪涵的《有味》,只是眼睛太忙,来不及细读,只在火车上翻了几页。它从此跟我走了很多的地方,看了很多风景,也听了一些故事。

     记得我们是晚上十一点上的火车。第二天我在音乐中醒来时已到了大理,天气晴朗。每个回到这个地方,我的心都能变得温暖起来。大街小巷还是那样的闲适;大风又一次将我的帽子吹掉;又一次躺在大理学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看蓝蓝的天空,像一汪倒挂着的海,还是一样俗气的寻找一朵心形的云;苍山上还有隐约的白雪;傍晚的时候,我们爬上城墙,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夕阳映在洱海里,显得很温柔,仿佛把我带回了古代,只是那说不尽的武侠情结与崇圣寺内的诵经声都与我无缘,我永远都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

    第三天,坐着中巴,昏睡着到了丽江,小雨,冷。即使,仍有数不清的人来了。时间流过千年,石板路被脚步磨平了,什么才是永恒,永恒的恐怕只有那贯穿着古城的流水。每个小巷里都只有那一首歌,那一首嘀嗒的声音。在东大街,遇到了从大理和我们做同一辆车的同伴。下午,去了玉龙雪山,在甘海子,超级自虐式的森林赛,雨不停的下着,可我仍然走完了全程。好像,也没那么冷。晚上,在酒吧街,我们又一次遇到同来的那几个人。我开玩笑说,如果再一次遇到他们,我们就一起去玩,再后来就没遇到了,呵呵。

    第四天,晴转多云,我从许愿风铃下走过,已经不记得上次我把它系在什么地方了,只有永恒的水流过。在大水车旁,我遇见了一个人,那一瞬间的事便这样发生了,莫名其妙,或许早有预谋,也或许是我一直的自我暗示,然而这个故事也便没有了结局,或许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了……下午,我们在黑龙潭度过,有点凉,水很清,只记得晚上在栋栋家吃的那顿正宗纳西菜晚饭和热情可爱的那一家人。那天晚上,去看他们打球。

     第五天,晴,早上,在南门,我从那晚砂锅米线中挑出了两只小蚊子。然后,坐车去拉市海。第一眼,满目的枯黄,直到骑上马,在路旁看到那些黄色蒲公英。它们从来不需要任何的照顾,便开得茂盛自在。渐渐的,看到了油菜花,开得正好。到了半山腰,就可看到整个拉市海的全景,在油菜花的映衬下,像世外桃源。也因为这些可爱的存在,时间开始变得明朗起来,我的心也如油菜花一样明亮了,那些让我感悟的物件和人物,也在我的脑海里,像蒲公英一样生长。接着去划船,我又只记得了那水很清,很凉。很困惑,我的记忆里总是装不下太多的东西。下午,我们回到束河,从侧门进去,背着大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大石桥,坐在那等人,吹着风,听着那首歌,不想再离去。晚上,十点的火车,要带我回到现实。

     你知道吗?我现在一遍又一遍地听一首歌,苍凉与清高,寂寞与孤傲。一遍又一遍地听,或许可能,有一天我不在想听这首歌了,我想换首歌的时候我也许就可以把与你有关的这个故事忘了。下次见面的时候,微笑着跟你打招呼。

    让我暂时做个自私的人……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facelist
  • 1帖子
  • 0关注
  • 0粉丝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