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宁蒗县民族文化研究所简介

4267 0
发表于 2014-5-20 11:4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一.概括
    宁蒗彝族自治民族文化研究所(简称“宁蒗民研所”)在宁蒗县大兴镇赤格阿龙路166号。成立于2002年4月,2003年9月挂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3月加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宁蒗分院牌子。机构规格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事业编制10人。受宁蒗县人民政府和省社科院双重领导。是云南省第一家专门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县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现有在编人员10人,其中,正所长1人,副所长1人,专业研究人员6人,工勤人员2人;特聘专职毕摩2人(编外)。10个在编人员中,本科3人,大专7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公务员2人。
    宁蒗民研所内设7个职能科室。(1)办公室;(2)彝族研究室;(3)摩梭研究室;(4)普米研究室;(5)傈僳研究室;(6)古籍办;(7)《宁蒗民族文化》(内刊)刊物编辑室。
    宁蒗民研所职能职责为:在宁蒗县委、县人民政府和省社科院的领导下,承担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职能,推广和普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监督和管理本土宗教人士从事正常的宗教文化活动,抢救、保护管理少数民族文物、古籍等传统文化遗产,研究、整理本土民族、宗教文化,创办宁蒗民族文化》(内刊)刊物,发表民族、宗教文化科研成果,组织开展对外学术文化交流和课题合作,管理文头、印章、门(车)牌和广告等彝文用字,传播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完成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主要成果
    2013年,云南省社科院宁蒗民研所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和弘扬,全年收集整理20册彝族毕摩古籍经书,编译并出版了《欣克补》、《孜玛华》、《马都比》、《普米双语教学课本》等4本教材和《滇川毗邻县市沙马石亿源流》、《云南五州市沙马曲比源流及其分布》、《滇川毗邻县市依根阿鲁源流》、《沙马黎史源流》、《沙马首尔惹恩源流》、《摩梭民间72调甲搓舞曲》、《云南小凉山彝族原生态音乐》等历史文化和歌舞书籍,举办了一期60人规模的毕摩文化传承培训班,《宁蒗民族文化》已出刊第六期,发表了若干篇有份量的民族文化作品。

三、交流合作
    一年来,宁蒗民研所考察了凉山、昭通彝学研究工作,参加了永胜彝学会成立大会、丽江摩梭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中华彝族(巍山)祭祖节和在成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全力投入由巍山县牵头,全国彝区协同编纂的《彝族千家姓》编纂全过程,提高了宁蒗民研所参与文化建设和社会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了宁蒗对外形象。

四.基本信息
    所长:沙永前  
    地址:宁蒗县大兴镇赤格阿龙路166号
    电话:13988860406    邮编:674300
    副所长:王 勇
    地址:宁蒗县大兴镇赤格阿龙路166号
    电话:13988820858    邮编:674300

(撰稿人:卢志发, 电话:15126089416)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