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一部采用彝汉双文对照排印的彝族毕摩文化专著——《阿苏拉者》,由四川出版集团和四川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解决了彝族宗教文化由“他说”到“自叙”的转变,“对彝族毕摩文化的当代研究和当代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民间实际材料”,它将对四川乃至中国彝学界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该书由出生毕摩世家、自幼受毕摩文化熏陶并钟爱毕摩文化的立克达曲编著。作者曾从马边到美姑、雷波等地收集了30多卷彝文古籍,访问了10多位著名的毕摩,参考了诸多汉文文献,并在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阿库乌雾(汉语名:罗庆春)和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吉克武甲(汉语名:李文华)的大力关心支持之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才编著而成。
本书为32开本,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荣誉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阿库乌雾作序。全书由序《仰望阿苏拉者》、绪论和毕摩文化、历史上的毕摩、毕教是古彝人形成彝族的文化轴心、阿苏拉者、赎魂、阿苏拉者谱等6章及后记、主要参考文献所组成,共计15万字。作者以一代毕摩宗师阿苏拉者为主线,概述了彝族原始宗教的起源及毕摩的变迁,介绍了对彝族原始宗教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二位毕摩大师,重点反映了阿苏拉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彝族传统文化的贡献。其内容涵盖了彝族的历史、宗教、哲学及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
书名“阿苏拉者”是元朝初期一代毕摩宗师的姓名,它是彝族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相传,他“三岁学毕,四岁立学,五岁念书,六岁接法器,七岁用法器,八岁出师。”他天资聪明,智商过人,博学多才,消灭猛兽,为民除害,与凶狠残暴、敲诈勒索的兹莫斗智斗勇,是一个传奇人物。在作毕仪式中,他是一个“挥臂则雷鸣,眨眼便下雨,呼气则成风,投足则地震,开口则死人,闭口便活人,咒山山就倒,立山山就立”的神人。到中晚年,他潜心研究毕摩经典,发明创造了赎魂毕摩宗教仪式,编纂、撰写了《驱鬼经》、《驱痨经》、《神禽经》、《赎魂经》、《指路经》、《回路经》等彝族原始宗教经典,统一和规范了彝族北部方言区(以四川大小凉山为主)的古彝文,为毕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特别是他反抗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保护平民的仁爱精神永远留在了彝族人民的心中。
614600 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本石巫果(13608139908) 立克夫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