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我的叔叔

2187 3
发表于 2011-9-2 13:5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吉俄伍沙

                                      我的叔叔我喊他阿且(彝语,对叔叔的尊称)

       小时候,每逢彝族过年,就盼着阿且从城里回来过彝族年。那时,听家里人说,阿且在城里当干部。阿且回家过彝族年时,总是给我们背来一背篼橘子。由于亲戚多,分下来每家也就分得那么几个。分给我们家的还没到正式过年的那天,就被我们兄妹几个吃光了,也就免不了被母亲责骂一顿:“应该到明天正式过年杀了猪吃了猪肉才吃橘子的,你几个倒好,没等到正式过年就把橘子吃完了。你们这样馋,你们的阿且明年就不会再给你们买了。”

        到过年杀猪的那天,不会节制的我猪肉吃了不少,到了晚上,一想到猪肉心里便腻烦得不行,自然就开始想起阿且背来的那些黄橙橙的橘子,心想要是留下几个现在才吃该多好啊!想着想着越发后悔,也就越发想吃。于是便偷偷地跑到奶奶家——我知道奶奶一定还有阿且背来的橘子,每次阿且拿来孝敬她的东西她总是舍不得吃,最后还不是都装进了儿孙们的肚子里。聪明的奶奶不会不知道我到她那里去的用意,但她总是绕着圈子问我一些我认为无关痛痒的事,诸如我们家的过年猪猪肉膘不膘、猪胆好不好之类的话。我虽然不是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但在小小的私心的促使下,一五一十地回了奶奶的话。末了奶奶笑着说:“我的孙子就是乖,就是懂事,奶奶这里还有橘子,其他的我是不会给他们的,拿回去吃吧。”一旁的阿且也接着说:“明年过彝族年时我就背很多很多的橘子来,让你吃个够。”于是我就盼着明年的彝族年快点到来。

       阿且在城里当干部,具体做什么工作我不知道。但经过我反复思考,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阿且在城里当干部应该说橘子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的,那里的橘子肯定比我们这里的洋芋还多。阿且曾经答应过我,等我长大一点就带我到城里他工作的地方,不就是想吃橘子么,就让我敞开肚皮吃个够。所以,那时我特别地敬重阿且,也特别地羡慕阿且。其实我敬重阿且不仅仅是这些,在我看来,他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都和寨子里的人不一样,总觉得他说的话是那样的好听,他穿的衣服是那样的得体,就连他那白里透红的脸也显得特别好看。所有这一切都在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无意中成为我崇拜的偶像。正因为有这样一位阿且,我感到非常的骄傲非常的自豪。在学校里,阿且也就成了我炫耀的资本。

       不知道什么原因,没过几年,阿且就不在城里当干部而回到了家乡农村。关于阿且的突然回来,人们有好几种说法,也说得非常的难听,大概说阿且在城里做了错事,被开除了。阿且不当干部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反复在想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阿且为什么会这样?我委实为阿且而感到可惜。那段时间阿且的事就这样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以至于上课时经常开小差,老师也经常批评我,说我上课在“坐飞机”

       当我上中学的时候,阿且的生活和寨子里的男人已经没有什么两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晚上便围在火塘边烤火,这些便是阿且日复一日的生活。阿且那白里透红的脸庞经过风吹日晒和烟熏火燎变得黝黑黝黑的,就像火塘上方挂着的香肠一样。整个人都变了一个人似的,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所讲究了,甚至比寨子里其他的男人还邋遢。阿且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急剧下降。每次放假回来,阿且总是喊我到他家里坐一坐。他对我还是很关心的,特别是我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都事无巨细地问个遍。问完了,阿且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些皱巴巴的块块钱,说:“因为你聪明又好学,我才给你钱。其他的我是不会给的。”这番话和小时候奶奶拿橘子给我吃时说的话如出一辙,当时我以为真的只有我一个是奶奶最疼爱的孙子,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对奶奶说的话深信不疑。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奶奶为宽我心说说而已。不过,阿且说的应该是实话,因为当时的阿且确实没有能力给我们这么多钱。

       不管阿且如何关心我,如何给我钱,他已经不再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相反,阿且赶场时,特意到学校来看望我,我就感到特别的反感。看阿且那身破衣裳和黝黑的脸,打心眼里瞧不起他。虽然阿且每次来照样给我钱,照样关心我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我却爱理不理的,显得非常的冷漠。阿且也不气恼,说:“你是很有前途的,好好地学。其他的侄儿侄女我信不过他们。”这应该是阿且的心里话,每次到学校来,阿且从未看望过其他的人。

       参加工作后,阿且和我相处的时间就少了,阿且也越发的老了。看样子比他年长的兄长们还老了许多。每次回家,母亲就跟我说:“你阿且啊,盼你就像你小时候盼他从城里背橘子回来一样呢!”这时父亲便鄙夷地说:“那个酒鬼,哪里是盼人哦!分明是贪那二两酒罢了。”阿且也真是,听说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酒鬼。村里村外各种酒场合都少不了他,而且每次都喝得特醉。因此,所有人都看不起他,现在连我父亲和其他几个叔叔都不把他当人看了。

       每次我逢年过节回家,父母总是把阿且和其他几个叔叔请到家里聚一聚,一来平时各忙各的,很难凑在一起;二来父亲又不像阿且那样好酒,所以我买回来的酒,就只好请阿且他们来喝了。

       有一次,我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家过彝族年,照例请阿且他们来喝酒。阿且知道我买了酒回来,乐得像三岁小孩得到糖果似的。我知道,只要有酒的场合,阿且总是乐呵呵的。我想阿且如此这般,不仅仅是酒的缘故,更多的应该是能够和我们聚在一起才这样高兴。阿且喝了一口酒后,就想抱一下我那四岁的儿子,儿子却不让阿且抱他,我看到阿且难为情的样子,便对儿子说:“去,让阿普抱一抱!”

         “不是阿普,阿普在那边。”儿子指着父亲对我说。

       “是阿普的弟弟,阿普的弟弟也是你阿普,懂了吗?”不管如何解释,儿子是不会明白的。这时阿且就显得较为尴尬,若有所失地说:“不让抱也就罢了,连阿普也不认了,真的要成陌生人了。”说完猛喝了几口酒,于是就显得醉醺醺的了。其实阿且不是很贪杯的那种,他认为喝到位了,也就很知趣地回家,也从来不会发酒疯。如此看来,不知道为什么人们会看不起他,我觉得阿且喝酒不是挺烦人的那种。

       在其他场合喝酒,不管醉没醉阿且是不会让人送回家的,只有在我们家喝酒时,阿且才指名道姓要我送他回家。即使阿且不说,我也有这意思的,这已经成为阿且和我之间慢慢形成的一种默契。我知道阿且喜欢喝酒,每次回来都特意为他买了一盒喜德产的火把液“双胞胎”酒。阿且暗示我要准备回去时,我也就带上那盒火把液,搀扶着阿且回他的家。确切地说出了门,阿且就不让我扶了。

       回到他家后,阿且和我就坐在火塘边烤火。起初彼此都沉默着不说话。过一会儿,阿且便把那盒火把液酒打开,拿起一小瓶,直接在瓶子里喝了起来,话匣子也随着酒被打开了,还时不时递给我喝一口。我俩就这样一边喝着转转酒,一边天南海北地乱侃。不知不觉一小瓶酒就要喝完了,时间也不早了,阿且便说:“唉!你小子运气好啊,遇到好政策,好好干吧!好酒等着你喝,好肉等着你吃呢!”末了把瓶底里的酒喝干,打了个酒嗝后接着说:“这种双胞胎酒就是好,喝一小瓶就合适得很哦。记住,以后还是给我买这种酒!”

       眼看又要过年了,真想早点回去坐在阿且家的火塘边和他老人家叙叙。对的,不要忘了还要带盒酒去。




        喜德县文联    吉俄伍沙

评论3

思想谱写辉煌楼主Lv.9 发表于 2011-9-2 14:24:03 | 查看全部
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满怀的真情都珍藏那一瓶酒里。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1-9-2 14:39:48 | 查看全部
呵呵,又闻到哦了彝人的转转酒了!
乌蒙人家Lv.7 发表于 2011-9-3 13:00:48 | 查看全部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