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纲:
一、三宝彝族乡简介
二、三宝彝族乡彝族节庆婚俗
三、三宝彝族乡彝族歌舞
四、三宝彝族乡彝族服饰
五、三宝彝族乡彝族语言、行为和饮食禁忌
六、三宝彝族乡民间美好的传说
一、三宝彝族乡简介
三宝彝族乡是晴隆县辖乡。1956年建三宝民族乡,1984年改三宝彝族乡。位于晴隆县境东南部,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0.4万,彝族占33%。辖三宝、大坪、干塘3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玉米、小麦和苡仁米为主。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等,三宝彝族乡的彝族自称“诺苏普”。
二、彝族节庆与婚俗
1、节庆: 黔西南州三宝彝族乡的彝族节日很多:
正月有正月十五“了年节”(彝语音:可后达且我):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猪脚,寨子里热闹非凡,鞭炮连天,尤如大年三十一般隆重。
二月有“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祭山的节日,全寨买一头几十十斤重的小猪,一家出一碗米,到山上办火食,每家可分到约一指宽,二十来公分长的肉,剩下的全部煮油烯饭,每户去一个人,吃不完的依然平均分配。分回来的肉传说小孩吃了不怕打春雷,因此小时候总会吃到这样的肉。
三月有“清明节”,清明节的当天早上天还未亮,全寨人都把牛拉去吃水,传说这样以后春耕来了风调雨顺。另外就是给逝去的亲人上坟。
五月有“端午节”:这一天的特点是喝雄花酒,杀鸡庆贺。彝族过去生活很苦,平时一般吃不到米饭和肉类,因此,在五月劳动很繁重的季节里,过这个端午节,杀鸡显得格外的不一般,无论大人小孩都会相当期待过端午节。
六月有“六月六”:这个节和“二月二”差不多,只是这个节过去都是杀牛,现在已改为杀猪了,而且这个节买的猪要大得多。六月里,正是彝家缺油少肉的时候,因此这时能分到几斤肉缓解缺油的燃眉之急,也是家家都期待的事情。虽然这样的肉会很贵,但都是欠款,秋收以后才付钱,所以大家都很喜欢。
七月有“七月半”:这个节主要是青年男女恋爱的节日,到了下午,家家杀鸡做饭,晚饭过后,全寨人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寨中的坝子里看跳七子妹,年轻小伙则到其它寨子玩耍,从而接近更多的少女。七子妹的跳法是:两个少女齐坐条凳上,手里各拿一柱香,有一个人拿着簸箕对着这两个少女不停地扇风,其它围观的人异口同声反复地唱念着一首歌谣,到一定时候,这两个少女就会神魂颠倒地跳起舞来。这首歌谣词如下:“正秧正,茅草灯,年年请你七大姐来唱灯,唱起梭罗灯,梭罗支在打花针,低有情,高有情,说了情,花花马,上天去,无依马,杉闭来,你要来,快快来,不要三更半夜来,三更半夜神难找,五更半夜舞难开,脚门鸡一叫,后门狗要咬,脚门有盆洗脚水,后门有盆洗脸汤,七姑娘,敲娃娃,捡豆腐,买池窑,摇豆腐,打湿一双锈花鞋,落下来,正秧正、、、、”
就这样反复念唱,直到这两个人跳起来为止。
九月有“重阳节”:这一天打粑粑最为重要,自古有“重阳不打粑,老婆不贯家”之说法。
十月初一过小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在农历十月初一。节日里要杀猪、杀鸡,届时要盛装宴饮,访亲问友,并互赠礼品。
腊月有“二十三祭灶神菩萨”: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家家供上粑粑、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2、婚俗
三宝彝族乡的彝族喜欢订娃娃亲,又叫背带亲。顾名思义,背带亲就是指小孩还背在背上的时候就已经给他(她)把婚订了。不过这样的婚事成功率都很低。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彝族男女青年主要通过火把节、婚嫁丧事和一些传统的聚会进行交际。每当一方看中了自己的情人,就会主动去接近,经过多次秘密交往,双方就约定时间,回去告诉自己的双亲。待老人许可后,择定一个良辰吉日,由男方家请一位长者,背上一坛酒,前往女方家去说亲。
彝族习俗中的礼品交换也非常盛行,一对青年男女一旦确定其婚姻关系,就开始讨论礼品问题,礼品的种类和数量由双方长辈集体讨论定夺,婚姻中的礼品数量和种类一旦确定,就不允许更改,通常是衣服几件,裤子几条,鞋几双等之类的,有时也会为一双鞋而“谈判”一通宵的现象。
婚礼之后,逢年过节,女婿要背着粑粑、腊肉、酒、糖等礼品回娘家拜年。同样的礼品要连拜三年,女婿的拜年义务才算完成,方可接女方来一起居住。在女儿女婿回家拜年的同时,娘家也要回礼。
三、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1、歌:主要是山歌,山歌分男女声调,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都会唱起山歌,主要有两句式和四句式。当然,彝族的山歌并不像刘三姐那样公开场合唱,只能是晚上或与同伴时唱,而与家人在一起是绝不允许唱的,一家人在一起连“山歌”二字都不便提及。
2、舞:晴隆三宝的舞蹈“阿妹戚托”(彝意:姑娘出嫁舞)素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世代流传在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及相邻的彝族聚居村寨。舞者由6人、8人、12人、24人或更多手拉手,在无伴奏情况下起舞。曾在广东省台山市举办的“百年陈宜禧,世纪新台山”大型巡游活动上与巴西、俄罗斯、非洲等国家的表演队同台演出,其独具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获得了当地群众和华侨的普遍赞誉。多次赴贵阳、云南大理等地参加演出,在中央台艺苑风景线等栏目播出。
四、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宝彝族乡彝族服饰也很有特点。过去男生穿的是麻布衣服,主要以白色和蓝色为主,现在已今不穿了,都是市面上买的衣服。女生服饰现在仍然不变:毛巾折成四指宽绕在头上,再用一尺二寸宽、十二尺长的白布折成四指宽包在几块毛巾外面成直径约1尺多长的圆盘,包得越大越体现漂亮;上衣是锈花领,后背齐脚跟,前面齐腰,前面都要系上围腰,围腰有飘带;裤子没多大特色,脚上穿的是布鞋,从头到脚所有的服饰都是手工缝制,并且在领口,袖口,飘带等处均有锈花。
五、民族语言、行为和饮食禁忌
1、语言禁忌: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唱山歌、生育之类的话,更忌口头禅中带有类似两性生殖器内容的语言。忌翁媳和兄媳之间随意开玩笑。忌随便与毕摩嘻笑打闹。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忌无故恶语咒骂他人和禽畜树木。
2、行为禁忌:忌孕妇进出于别人家的大门。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狐臭之人。不准用脚蹬锅庄石,更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粮食在手中抛玩。忌打布谷鸟。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忌订婚、过年所杀的猪无胆汗或脾脏暗淡翻卷。忌火把节的三天里,在田地间劳作,如此会招来虫灾。忌白天点着火把到处走动。家中有人出门远行,忌随后扫垃圾出门。忌在屋内吹口哨、唱山歌。忌夜间不关门。禁砍神树、在神树旁高声喧哗打闹或大小便。忌与人有冤仇时当着对方的面折断树枝、吐口水、打鸡、打狗、砍扫把、拍打头帕。不许妇女抚摸男人的头,更不准从男人帽子上跨过。到彝家作客,主人酒肉款待,客人要品尝,以示谢意。
3、饮食禁忌:禁食狗、猫、猴、蛇、蛙等肉。忌吃粮种。忌用镰刀割肉而食。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禁孕妇吃獐肉、兔肉,禁小孩吃鸡胃、鸡尾、鸡肝、鸡血、鸡爪,猪蹄。正月初一吃饭忌泡汤、正月初二忌吃粑粑。
六、民间美好的传说
关于伏羲兄妹制人烟的传说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巨变,没日没夜的暴风骤雨引来了四方的洪水。富人都躲到银柜子里面去了,穷人自然就没有地方可躲,只有聪敏的伏羲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当洪水漫过山川,与天相平,银柜子都落入到了水底,穷人都被水淹死,只有大葫芦还飘在水面上。从此,天地间再也没有人烟。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四方的洪水陆续退去。万物又都奇迹般地重现,唯独缺少了人间的烟火。于是,仙人从天上下凡,开始四处寻找人烟。
仙人遇见土蜂,就对土蜂说:“土蜂大哥!土蜂大哥!你觅食飞四方,有没有在哪里见着过人烟?”可恶的土蜂回答说:“我没有见着过,我若要见着,我一定会把人蛰死。”仙人生气地对着土蜂说:“我找人烟找不着,即使找到,还要被你蛰死,你这种生灵只剩下被天火烧的命了。我若要找到人烟,定要叫人来烧死你。”所以,现在的人才有烧土蜂吃的习惯。
仙人遇见小草蜂,就对小草蜂说:“小草蜂!小草蜂!你觅食飞四方,有没有在哪里见着过人烟?”可恶的小草蜂回答说:“我没有见着过,我若要见着,我一定会把人蛰死。”仙人生气地对着小草蜂说:“我找人烟找不着,即使找到,还要被你蛰死,你这种生灵只剩下喘气的命了。”说完便将金腕绳打将下去,瞬时将小草蜂抽打成两段。小草蜂向仙人苦苦哀求活命,仙人有些怜恤小草蜂,只得用自己坐骑的马鬃将小草蜂的腰接好。所以,小草蜂又叫细腰蜂。
仙人遇见棕树,就对棕树说:“棕树王!棕树王!你煽风煽四方,有没有探听到哪里有人烟?可恶的棕树回答说:“我不曾探听到,我若要探听到,我一定会把人间的烟火煽灭。”仙人生气地对着棕树说:“我找人烟找不着,即使找到,还要被你煽灭人间的烟火,你这种生灵只剩下剥皮的命了。我若要找到人烟,定要叫人来剥你十二张皮。”所以,现在的人常常剥棕树的皮来缝制蓑衣,而且一剥就是十二张。
仙人遇见小蜜蜂,就对小蜜蜂说:“小蜜蜂!小蜜蜂!你采花飞四方,有没有在哪里听见过人声?”诚实的小蜜蜂回答说:“洪水淹天时,我采花无路,曾经飞到过中洋大海里采撷葫芦花,我听见有一个漂浮着的大葫芦里有人说话的声音。”仙人高兴地对着小蜜蜂说:“等我找回人烟,我一定要叫人来苦给你吃。”匆忙的小蜜蜂把仙人说的话听成了“苦给人吃”,“嗯嗯”地答应着飞走了。所以,现在的人,总是享用着小蜜蜂辛辛苦苦才积攒下来的蜂蜜。
仙人遇见老鹰,就对老鹰说:“老鹰大哥!老鹰大哥!你能不能飞到中洋大海去,把那个漂浮的大葫芦给我叼回来?”狡猾的老鹰回答说:“我可以将葫芦叼回,你会给我什么好处?”仙人说:“等到人烟密集了,到了春节前后,你可以到人那儿叼两只小鸡。”于是,老鹰满意地将大葫芦叼到了山洞里。所以,每到春节前后,山村的上空才会时常盘旋着老鹰的影子。
仙人遇见耗子,就对耗子说:“耗子兄弟!耗子兄弟!你可不可以为我将这大葫芦啃开?”狡猾的耗子回答说:“我可以将大葫芦啃开,可是我吃喝不着,你会给我什么好处?”仙人说:“等到传了人烟,给你吃三升楼上粮。”贪婪的耗子没有同意,于是仙人只好答应耗子可以吃三年人间的粮食。于是,耗子才慢慢地把葫芦啃开。所以,现在耗子总是轮流着吃各家各户至少三年的粮食。
等到耗子完全将大葫芦啃开,仙人终于如愿以偿,伏羲兄妹重见天日。面对苍凉的大地,伏羲兄妹感到了无限的孤单和悲愁。日夜哭泣,没有尽头。仙人说:“若要传人烟,兄妹也要做夫妻!”伏羲兄妹说:“叫我兄妹怎能做夫妻?”仙人只好想出各种办法来劝伏羲兄妹做夫妻。
仙人说:“东边山上一扇磨,西边山上一扇磨,若是箐底磨滚拢,兄妹夫妻由天定。”于是,伏羲兄妹就到两只山上去滚磨,结果两扇磨果然滚和在了一处。仙人说:“这回兄妹也要做夫妻!”可是伏羲兄妹仍然说:“叫我兄妹怎能做夫妻?”
仙人说:“东边山上一笼火,西边山上一笼火,若是火烟扭拢来,兄妹夫妻由天定。”于是,伏羲兄妹就到两只山上去烧火,结果火烟果然扭在了一起。仙人说:“这回兄妹也要做夫妻!”可是伏羲兄妹仍然说:“叫我兄妹怎能做夫妻?”
仙人说:“东边山上一簸箕,西边山上一簸箕,若是簸箕滚拢要,兄妹夫妻由天定。”于是,伏羲兄妹就到两只山上去滚簸箕,结果两只簸箕果然滚在了一起。仙人说:“这回兄妹也要做夫妻!”可是伏羲兄妹仍然说:“叫我兄妹怎能做夫妻?”
仙人说:“天意已定,兄妹也要做夫妻!”伏羲兄妹难违天命,只好成亲。可怜伏羲夫妻,竟然只生下一个肉团,繁衍后代的使命没有完成。仙人只好掐着肉团上的肉,一座山一座山地传人烟,当仙人传到第一百座山的时候,肉团上的肉掐完了,仙人就在前面九十九座山上的九十九碟肉上掐足了第一百碟肉传在了第一百座山上。到了第二天,这座山上起了烟火,那座山上起了烟火,这座山上就有了人烟,那座山上就有了人烟。一百座山上,开始繁衍一百个民族,才有了如今的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