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彝人圈
›
网络·游戏
›
彝网官方
›
新闻投稿
›
大方普底中寨彝族陈氏与水安氏的历史关系辨析---兼评《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学术类稿件]
大方普底中寨彝族陈氏与水安氏的历史关系辨析---兼评《大定府志》的有关讹误
5856
0
索卓哲曷
Lv.3
发表于 2011-10-20 10:09: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中国各民族都有以过继(过房)子为嗣的习俗。即没有儿子的人,可以把弟兄中的多子之一为子,或以其他亲友中的多子之一为子,使没有儿子的人,也得到传宗接代。这种习俗,既行于民间,也见于历史文献,北宋欧阳修《文中集》的《渡议》中:“但习在见闾阊里俗,养过房子,及异姓乞养义男之类,畏人知者,皆讳其所生父母。”《元史•刑法志•户婚》“诸乞养过房男子者听,奴婢过房良者禁。”彝文史书《西南彝志》卷七,有彝族六祖慕克克的二十七世孙依蒙迭一支乏嗣,经慕齐齐之后的慕俄格家索阿迭为子。《彝族源流》卷五有:“米靡乏嗣,问窦度继子”。道光《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有:“普里大宗绝,(水西)初出嗣之。”贵州宣慰使安尧臣,曾过继镇雄陇氏,改名陇澄,为镇雄土官等记载。可见在弟兄或亲友之间,以多子之一过继给无子者为子的习俗,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美德。
现在本文辨析的,是以大方县普底鹏程中寨(革左)为中心的彝族陈氏与水西安氏的历史关系,就是陈氏祖人系过继安氏之说,是否属实的问题。据修成于清代,由光绪八年(1882年)千午科秀才陈朝勋写的《陈氏族谱•叙》说:“……遥忆我始祖发籍云南东川,原系勿阿纳之后,是明代昭勇将军安万铨之子,从姑姓为奢,以奢车同音,又呼车姓。幼而奇相异珍,长而才德出众。万辁领(罗)甸国之河山,命子奢绍禄一战乌撒,再战察那,乌撒者、即今威宁,察那者、即今永宁也。二雄平服,内安外宁。于是万铨猎于大定东乡之九龙山,寓于果乐大管化阁则溪①督粮官陈贞额家。旷日饮酒谈论间,陈言乏嗣。万辁命其在诸亲中择一贤者为嗣。贞额袒曰‘立柱下者,是吾嗣也。’遂过继之。因经改奢为陈,即顶‘索卓尼彝,阿呼乐木,阿丕恒苏喜。’至今世世不衰焉。绍禄原名(安)仁,与柯阿姑②联襟,同修大定北路柯家桥,迄今仍有碑记可凭。其后,或为目濯,或为补目,或为骂邪,或为元臣,功在当世,名传后世,建至清朝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平水西后,我族即报亩入册,遂为耕读忠厚人家。居于(大)定平(远)者,或文或武,代列缪痒;居于云南镇雄者,或卑或武,世有仁宦。此兆我始祖派演天潢支出世胃所致耶?……”
《谱叙》的作者,先说明“年己七旬,神错气丧,耳目不能谋,手笔不能书,”故《叙》确有缺陷。但家传史话和阿孚正额墓碑文,又可补正其略误。家传史话说,陈贞额、彝名阿甫者额(上声)记近音作“阿孚正额”。安仁从姑姓奢,是因为安仁六岁都还不会说话,于是请人推算后,教之以方:“把他放在碓窝时,吓他说:他不会说话,把他舂了算了,他就会说起话来。”他父母就照这个说法做。正巧他的出阁在永宁奢家的姑妈回后家来,就参加做这件事。的确一试他就喊出“姑妈救我”的话来,他姑妈就赶快把他抱起来说:“他一说话就先喊我,叫他跟着我家姓。”因为安仁的乳名叫“阿禄”,就顺便改名为“奢绍禄”。他父亲狩猎作乐时,随带有绍禄和一些族戚中的青少年。万铨在对陈贞额的许诺中是任选一个为嗣。但又恐怕选上奢绍禄,就把绍禄的穿着换成使人不够注目的样子(扮成马夫)。然而陈贞额在选嗣前夜有梦见龙盘中柱的预兆,在举行选嗣礼时,绍禄就站在中柱下面,于是就不看穿着,只凭预兆地选中奢绍禄。一向以贤贤德著称的安万铨也不食言,就把奢绍禄世继给陈贞额为子了。绍禄长成后常往来于安、陈两家后来安氏发生内战,绍禄到永宁姑妈家去请安,回到今大方长石途中,就被对立面设伏刺死了。(谱记作“暴病而卒”)绍禄生阿卜、南辅、阿代,阿卜生老稍、雄穆两子,老稍生阿底,即今陈姓之祖。也还有以车为姓的。南辅一支住织金。阿代受舅父家业,就随舅父姓高,为今高陈二姓一支之祖。雄穆到李姓孀家上门,生子受李姓家业,即以李为姓,为今李姓一支之祖。阿底第五子到白发塔王家上门,生子即顶王家宗支。故今陈姓宗族。有车陈高李王五姓。
为了求得较深的了解,笔者还到普底中寨考察陈贞额墓碑。墓碑树于光绪二十年(1894),碑右直书,由右到左读。正中为“皇清待诰孺修人职陆郎氏陈公母阿孚正额老大人太君之坟墓。”下款为:“男阿禄,孙阿卜、南辅、阿代,曾孙老稍、雄穆,玄孙阿底。九世孙文锦,中同、朝勋合众族立。”两侧对联为“螟蛉西水家声远;蜾赢东川世泽长。”③这个碑文,学按阿孚正额在明代的身份记载,而写成“皇清待诰修职郎”,是因主持其事者是清代秀才,所以写成“皇清待诰”,表示要等待清朝皇帝的诰封才光荣。但碑对中的“螟蛉西水”、“蜾赢东川”八个字,就表达了水西安氏与东川陈氏之间过继义子的史实。陈氏过去常用神龛对联,又有“书香自古传西水. 蛆豆面今绍东川”之句,也反映了陈氏与安氏有渊源关系。
以上情况,已可说明问题了,为什么还要作辨析呢?因为人们有以下三个疑点:
一、道光《大定府志•水西安氏本末》说,安万铨只有安智、安信两个儿子,把安仁记成安万镒的儿子。先是说,袭贵州宣慰使安万钟死,无子,由弟万镒袭。万镒死,子阿写幼,由弟万铨借袭,阿写长,取名仁,万铨就退职。又说安仁死,子国亨幼,夷民仍请万铨视事。国亨长,万铨就退休,由国亨袭。万铨死后,他的儿子安智,出居织金及阿魏,安信“留事国亨”。“国亨淫虐”,“言谏之,遂恶信“。以至演变到“遂杀信”。因此,安智一面请任四川永宁宣抚使的姐夫奢效忠出兵共攻国亨,一面向贵州巡抚王诤告变,王诤派总兵安大朝率兵讨国亨,反为国亨兵战败。王诤罢职,以阮文中接任。安国亨与安智、奢效忠战于泥朵桥,未有胜负后以调和方式解决。但《府志•附录安氏谱》的记载是“七十七世安国亨,七十八世安仁。附录《安胜祖状》则记为“三十三世安国亨, 三十四世安仁。”和《水西安氏本末》的记叙世系是相反的。把安仁列成了安万镒的孙子。《府志》和《谨按》指出一些错乱之后说:“盖胜祖之状。本汉人据《通志》为之羼(chan)合,又不知朝代远近,是以处处横决,反不如《谱》之为其质也。”其安《谱》的错乱也多,如把安万钟和安万镒弟兄颠倒排为七十五世、七十六世等等。难怪道光年间曾纂《贵州新志》和著有诗集《竹林山房集》而被称为“奇士”的安吉才(家元)也在《敬阅宗名谱志感》诗中有“罗施坠绪己茫茫,谁识午秋字几行?最是伤心后死者,无由考信溯家潢”之叹。所以在所撰《罗甸安氏世系》中,不和不兼取材于汉文史志。光绪年间学者安秉直《重修雄书安氏谱系》,也有类似情形④。《府志》的《水西安氏本末》,又只是从“诸葛武候之经营南中也……”开始的,少记了从两汉之交起的四代人的时间,把三国蜀汉时的火济(或作洛火,彝名妥阿哲),误作战国时代的慕齐齐的儿子齐齐火红(彝名齐雅洪),使二十四世孙和二十四世祖错成一个人。又把火济和五世祖勿阿纳排成火济的十八世孙。《府志》对于水西安氏的记叙,都缺乏正确的系统性,只有各别地以人系事的史料价值。(《大定县志》同)。《府志》都有错误,那么,仅收藏于陈氏族中的《陈氏族谱》和家传史话,究竟是否正确呢?陈氏奉为始祖的奢绍禄,是否原名安仁?是安万镒的儿子,还是安万铨的儿子?或者还是安万镒的孙子是否袭过宣慰职?这一系列的间题,就不免使人疑窦滋生了?
二、人们认为水西安氏的始祖勿阿纳由云南进贵州后,就自立为王,其五世孙火济助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有功,受蜀汉加封为罗甸国王以后,唐阿佩仍封罗甸王,宋普贵为贵州刺史,仍袭王爵,元为顺元宣扶司,明为贵州宣慰使和水西慰使,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改土归流以前,都是以贵州水西为中心,统治实力长期包括水东,政权长达一千六百年左右的王候世家。陈氏只不过是一般彝族中的大姓,其历史地位与水西氏族不能相称。
三、人们认为在彝族历史上,有黑彝白彝之分,水西安氏是黑彝,陈氏是白彝,在历史上是有界限的。由于以上三个原因,陈氏始祖奢绍禄,是从明代贵州宣慰使加昭勇将军安万全之子,原名安仁的奢绍禄过继而束之说,人们都持怀疑态度。
我认为这个间题,不仅关系到陈氏族谱的真伪问题,也是一个研究彝族历史演变了学术问题,所以特就管见所及,作点肤浅的辨析。
一、《大定府志》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陈氏族谱》编撰于宣统三年(1911),比《府志》晚六十三年,与大定府学教授覃方仁有交往, 覃见其修谱、建祠,为之题词匾为“和亲康乐”。题祠联为“三恪溯侯封,王东海,帝南朝,敢诩遥遥华胄;大方分裔派,承远宗,继别祖,共俨穆穆祠堂”的陈朝勋,不会不知道《府志》的有关内容。但并不过问《府志》的记载如何,就写上其始祖是由原名安仁的奢绍禄改为陈姓的,这是有自信的表现。但也不加解释去损《府志》的权威,这是稳健的作法,拿和《府志》对安仁的错乱记载相对照,《陈氏族谱》是较为可信的。现在又发现了证实《陈氏族谱》的记安仁为安万铨的儿子的可靠资料。据黔西县新仁乡大箐坡乌龙岭安万铨夫人禄氏墓碑叙记载:“母姓禄氏,归我万铨公,淑慎贤伦,兼通汉书,能诗能画。生余弟兄三:智、仁、信,弟兄失和,(离)祖建水西府第,卜于羊肠华山,……赖主家内外经营,公私策划,恭宽信敏,远胜须眉。阿噶理则窝,后同汉把王方表里贪婪,宣慰临撤免。一时措理乏人,宣慰面谕母,以则窝近在咫尺,寅发卯至,以安信暂摄。时信年二十,母三日一次至则窝,查讯事务,同而信代摄十二年中,军民和睦,夷汉相安,皆夫人之力。后兄弟阋墙,母屡训不止,朵泥一役,箕豆相残,夫人情急,饮鸩谢世,弟兄抱恨无穷。朝廷按吏裁决,亦因母为而终,遂罢内争,母亡于万历四年九月,……享年六十八岁。……男安智、安仁、安信,万历六年天赐节立。⑤”有了这个碑叙,就证实《陈氏族谱叙》记安仁为安万铨的儿子是正确的了。那么,《府志》是把谁错记为安仁的呢?按《罗甸水西世系表》⑥看来,安万钟的彝名叫直把安钟,是106世水西君长,107世汉中失传,彝名叫安钟直俄,是父子联名的安万钟的儿子,《府志》上说。万钟死,无子,弟万镒袭。万镒死,子全就退位,由安仁袭职的记叙,是由于年代久远,传闻有误,彝汉文史志都未准确而造成错误的。应该是安钟直俄幼,万镒、万铨都是借袭的。及长袭职的是安钟直俄,但汉名失传,《府志》才以讹传讹地错记为安仁了。由于碑叙的发现,又也现一个间题,就是安氏内战的原因,《府志》说是安国亨厌恶安信引起的,碑叙说是弟兄失和,以至兄弟阋墙的。宣慰(当指安国亨)还以安信暂摄则窝十三年,似无安信“留事国亨”的事,只是有过朵泥之战的战役相同,但内容又不一样。笔者:认为史实当以碑叙为准,《府志》的记叙,就只作参考罢了。
二、人们认为:水西安氏是王候世家,陈氏只是一般彝族大姓,历史地位不相称的问题。从陈贞额彝名“阿甫者额”,族源标志为“索卓尼彝”来看,曾出现于彝文古籍,在古夷人中是较人的家支,与水西安氏之先祖即有渊源关系。陈贞额所任的督粮官,在安氏政权区域划分的十三则溪中,是高级职务,和宣慰安万铨不仅是上下级关系,也有平等的亲戚关系,所以命他在诸亲中择一贤者为嗣。但因陈贞额过继安万铨之子奢绍禄为子之后,陈氏就尊奢绍禄为始祖,除提到陈贞额外,对陈氏家史全未提及,不仅使早期的陈氏与安氏的历史关系无法考证,就是单纯的陈氏历史也都完全失传了。
三、人们认为:在彝族历史上,有过黑夷白夷之分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存在的,不应该产生的。但在历史上却产生了,也存在过了,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失。然而在《西南彝志》里面,并无黑夷白夷的来源,而是突然出现黑夷白夷之称的。《西南彝志》卷五才说:“六祖家使用奴隶的事,是从糯黑彝施努恒开始的”。卷八里说:“舍雅这人变白称去了”。《水西地进城池考》说:“策占歹、堵吐施两家,是乌(黑)变白彝去了”。“沾沾俄格,是阿佐赤家的地方,是白彝人。彝语称为阿佐底,汉语称为沾益府”。“麻纳姆古格家,阿洞,汉语称为沾益府”。“麻纳姆古格家阿洞、耐所两家、就是白彝。益比(布)珠吐格、益比足拟、益比尼三家,也是白彝”。这是什么原因呢?《彝族源流》和《那始书》等,都有曾以颜色代表物的记载。如以白代日,以黑代月,又以为日月各有所管方位,又给各方位定颜色,称不同方位的人叫青人、白人、红人、黑人,后来又由于各个部落所爱好的颜色不同,在服饰上都以自己所爱好的颜色为主,各种爱好的颜色,就成了各个部落的部落间互相移动变错居住后,各种代称也就沿用下来。所以所谓的“变”,只不过是改变所爱好的服饰颜色而已。又由于部落间争雄而发生战争胜者就成了统治者,败者就成了被统治者,统治者就为贵,被统治者就为贱。所以《大定府志》说:罗罗(指夷人)“有黑白二种,黑者为贵,白者为贱,……俗重正妻”。“非正妻之子,不得继立。”又说“次子以下为黑种。”意即长子是继位的,就不是黑种,更贵。这岂不是根本不存在的区别吗?还有《府志》所搜记不到的家支,在彝文史志上早见于周初的仇类阿摩家的仇氏政权,就是《尚书.牧誓》所记从周武王伐封的卢国,其政权长达一千多年。又见于秦汉时代的“诸此国”,即彝文石籍记载的沾沾俄格的阿佐赤家,都是白彝,这又岂不是“白者为贵”了吗?还有人们已熟知的希慕遮的三十一世孙笃慕(笃米、穆隆)的六个儿子,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部,被尊称为“彝族六祖。”但据彝文石籍记载,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武和乍构成的“白蛮”彝族多支系,以糯恒布默为主体“乌蛮”彝族多支系。⑦在六弟兄中,有两支白彝,四支成了黑彝,若不是爱好服饰颜色的不同,还会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所谓黑彝、白彝之分,实在是不应有的历史痕迹,因为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客观存在,而是主观意识所形成,形成之后,又会有改变的。照《大定府志》的说法,安氏长子,是还不称什么彝的。陈氏之先如何称法,由于不传,他们都早就说不清楚了。
踪上所述,可见陈氏始祖,系过继于安氏之说,是历代相传,合族皆知的家史,并非《谱叙》作者的笔下高攀。因为从安万铨当权的明嘉靖年间,到陈朝勋写《陈氏族谱叙》的清宣统三年,已经三百多年。其间,安氏曾受过明天启年间奢安起义反明失败的大创伤,更受过清康熙三年吴三桂的残酷镇压,虽曾恢复过宣慰职,但康熙三十七年就改土归流了。如果不是历代相传,陈氏就不可能知道安万铨有个儿子叫安仁,把他记为自己的始祖。又如果是把始祖的直实来源隐蔽了,另编一个出自高门第的人来代替,那就失去了谱的意义,陈氏族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且算族谱可不公开外传,但陈贞额墓碑对联和神龛对联,是人人可得而知的,如非真实历史,是会受到非议,甚至会有人反对。还有安仁从姑姓为奢的传奇情节,如非家传史话,三百多年后,才编造这样一个故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陈氏族诸》和家传史话,是可信的。只是原名安仁的奢绍禄系死于安氏内争的战乱中,其后裔就少与安氏族人接近而疏远了。陈氏从奢绍禄(阿禄)的下一代起排行为“崧灵荫毓秀,龙廷尚文中。勋德永世泽,体道继先宗。和平遵宪法,友爱振家风。”其宗族多书香门第,代出才人。今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彝学专家。陈英,系永字辈,即奢绍禄的十三世孙。彝族干部、今大方县常务副县长陈世芳,即奢绍禄的高陈二姓一支的十四世孙。今《贵州政协报》社采编部主任、青年作家李光平,系奢绍禄的姓李一支的十四世孙。其他济济人才,举不胜举。他们都和安万铨的十五世孙,今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文学评论家安尚育,互知同宗辈次关系,体现了水西安氏源远流长,永恒发展的新气象。在其他人心目中疑团,应该得到冰释了。
注:
①则溪:意为仓库,是水西安氏政权“慕俄格”之下的行政区划名称。道光十八年安淦辛等《请修顺德夫人祠墓察》有:“奠一十三则溪于盘石,固四十八部长于苞桑”之句。化阁则溪,在今大方县风山乡。
②柯阿姑:即常称柯官家,地在今大方县青山乡。
③螟蛉西水,蜾赢东川:《诗经•小雅》“螟蛉有子,蜾燕负之”《传》“螟蛉,桑虫也。蜾燕,蒲卢也”。《笺》:“蒲卢取螟蛉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已子”。后人遂以螟蛉为养子的代称。西水,是水西的倒装词。
④能见1989年4月贵州《民族志资料汇编》第八集。
⑤安万铨夫人禄氏墓碑叙,见黔西县志办公室编《黔西楹联碑记集萃》。天赐节,即农历六月六日。
⑥罗甸水西世系表,见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彝族历史文献编译组1983年编印的《彝族的起源和发展》。
⑦见《彝族源流》卷五《前言》(贵州发族出版社1991年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索卓哲曷
Lv.3 三等飞鹰
主题
回帖
0
积分
808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11 人气
#行摄彝乡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2 人气
#历史文化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105 人气
# 语言文字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77 人气
# 语言文字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687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501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347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77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17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谚语每日一句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第六批国家级
永仁:正月十五来赛装 非遗焕发新生力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彝人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