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赵磊专访彝族精英卢舍之

4364 2
发表于 2011-11-9 13:47: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乌蒙山麓飞出的雄鹰                                                                             
                                                      

                                                    ——上海彝族同胞联合体之上海彝族精英卢舍之访谈

时间:2011年11月6日
地点:上海
卢舍之: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赵磊:卢兄,很高兴由付佳杰兄引荐联络到您,并于一起度过2011上海彝历年。在2011上海彝历年活动举办之际,我想就上海彝族精英楷模们做些访谈,关于个人成长、学业、事业、家业等。旨在让彝族后生们知道您们一步步迈向成功的轨迹,便于正确学习、树立自己的人生航向。

       卢舍之:我才刚来上海五个星期就赶上了咱们彝族人的新年,非常高兴能和在沪的同胞一起过年,2005年离京后,基本每年过年我都独自一人,所以你能想象我今天的激动心情。成功谈不上,甚至如何定义成功二字我现在都不清楚。但我愿把我的一些情况与我的同胞兄弟姐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赵磊:印象中,您在山东供职的时候我们曾聊过,不久后您便出国深造了。上海彝族传统节日活动从2005年火把节至今,已走过了6个春秋。在2011彝历年活动之际,请谈谈您有什么建议?

       卢舍之:我觉得这个活动挺好的,对于活动本身我没有啥好建议的,但我建议活动之后采取一些方式,譬如建立通讯录及一些不定期的活动,增进广大在沪彝族同胞间的交流。

        赵磊:请卢兄和同胞们分享您在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学习经历?

       卢舍之:我读MBA的想法比较早就有了,所以一直注意做些相关的准备。譬如英语的学习,我们山区来的孩子英语往往会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孩子弱一些,这方面要多花些时间;2002年大学毕业时就业形势还不像现在这么严峻,我同时收到了某部委和安永的录用通知,考虑到要读海外MBA的目标,我选择了后者;去山东农村加盟好友的企业倒不是为了MBA,但恰好这段经历让我在众多中国申请人中脱颖而出——极少有中国申请人有两年的农村工作经验。我为念MBA准备了好久,但是能够到沃顿却是意料之外,有运气成分。我想早点儿对自己的人生做点儿计划是很必要的,遗憾的是我的计划中读书的成分太多了,差一点儿就成了为读书而读书,那样就太可悲了。
       至于在沃顿的学习,由于同学、老师都很厉害,并且学校还有末位淘汰机制,以及碰到了经济危机找工作不易,我那两年应该说过得可不轻松。即便如此,我还是花时间、花钱跑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很多东西,北到加拿大南到南极洲,全跑遍了。我觉得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人活着,就是来世上经历一番,多经历一点儿,不会有错的。
       在沃顿,除了书本知识、结实朋友、增长见闻、简历贴金等等,另一大收获是巧遇了失散长达半个世纪的表弟一家子,后来才知道他家很早就移民**,而遇到他是因为他刚来沃顿念博士,参加中秋节聚会,我听到熟悉的乡音,一问竟然有贵州的彝族,再一细查竟然是亲戚。我想我哪怕忘光我在沃顿学的所有东西也忘不掉2008年的中秋节

        赵磊:从您的职业发展来看,一路似乎都比较顺利。远涉重洋的您,是什么原因让您回到国内发展?

       卢舍之:2009年6月我开始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某大型跨国企业工作,那时经济危机闹得厉害,在**找着一家愿意、并且具备资格帮忙申请工作签证聘用外国人的企业不容易,我也是几经周折。那里生活平静,薪水也过得去,花在贵阳买套普通商品房的价钱,在那里可以买独栋别墅(永久产权、带花园的那种,呵呵呵)。然而仅仅一个多月,我就烦了。没亲戚没朋友;现在就可以看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生活节奏缓慢;从事不需要挑战智商的简单工作——所有这些我都不喜欢。于是我放弃了费力找到的工作、办的签证,赔了房东一笔违约金就和克利夫兰说再见了。当时我手头并没有别的工作,纯无业状态。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辞职后愉快的跑到西海岸和加拿大玩了好几天,尽量保持好心态,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人跟我讲,那份工作你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签证也不容易的、你付出了很多汗水……这些话都不应该影响自己的抉择,因为都是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

       赵磊:易方达是国内排前的基金公司,作为做金融版块研究的您,请和同胞们分享行业前景及个人发展路径?

      卢舍之:我从事这个行业才满两年,没资格瞎说些什么。只能说以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至于个人发展,如果有志于从事投资,那么好好干可以有机会升基金经理;如果想专心致志做研究,那么公司也提供了资深乃至首席研究员的岗位。待遇都不错的。

       赵磊:金融行业是个相对起点较高,是在依靠实体行业的基础上创造财富的行业。目前很多行业都不太紧气,对您们基金证券行业是否影响很大?

       卢舍之:如果经济不好,那么金融行业会是比较早感到冷的几个行业之一。我并不能肯定新一轮金融危机是不是就要来了,但是现在证券基金业确实日子不太好过。股市少了赚钱效应,整个基金行业就会持续性规模萎缩,而券商行业交易量上不去很容易发生行业性利润负增长。

       赵磊:请您谈谈,远离彝区的我们,如何继承彝族传统文化?如何增强民族认同感及凝聚力?

       卢舍之:我自己在这方面就很欠缺,所以不敢瞎胡乱说。希望以后多和本民族的同胞交流,增进了解,认真研究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赵磊:谢谢卢兄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访谈。祝您们全家健康顺利,度过一个愉快的彝历年,枯石姆萨,兹摩格尼!


个人简介:     
       卢舍之,彝名:昂哲日嘎,1981年出生于贵州毕节,祖籍贵州威宁。 2002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毕业后加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从事审计工作;2005年夏跳槽到山东祥光铜业公司,担任首任财务部部长; 2007年至2009年,赴**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MBA学位; 2009年8月回国后,供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任研究部金融板块研究员;2011年9月,调至易方达上海分公司工作。

评论2

那列索卡Lv.7 发表于 2011-11-20 22:32:08 | 查看全部
小弟在北京嘛,他爷爷以前在威宁当游击团团长,在威宁一带还是比较恶的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1-11-21 16:53:29 | 查看全部
那列索卡 发表于 2011-11-20 22:32
小弟在北京嘛,他爷爷以前在威宁当游击团团长,在威宁一带还是比较恶的

他现在上海工作。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