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火的民族

2472 1
发表于 2012-1-15 16:15: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火的民族

                                                                                    文/阿苦里火




       不知谁发明了火种?

       火对人类的发展、进化有着特殊的意义。火,不仅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光明和希翼。于是,“火”便在许多民族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地位,种种别开生面的祭火仪式已沿袭了千百年。在彝人深邃的眼里,视火为万物之灵,火象征着光明、正义、兴盛,火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命名仪式,到死时举行火葬,平日与之生生相伴的圣洁而不可冒犯的火塘锅庄文化,每个彝人的一生都与火结下不解之缘。

      以“火为载体”,我想抒写一个散居在南高原山麓上“火的民族”时,不禁想起了由凉山州原副州长、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巴莫尔哈作词,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组合—山鹰组合演唱的一首《火之歌》。透过朴实而厚重的歌词,悠扬而凄美的歌声,那歌声让我再一次沉醉、深思!

      “火是一道透明的晨光,火是一支传世的古歌,火是一部迁徙的族谱,火是一颗荞麦的种子。彝人穿越在神圣的人生历程中,在火中迎来婴儿的啼哭,在火中传达成年人的祝福,在火中完成归祖的梦想……火的颜色描绘出祖先的睿智,火的声音诉说出后代的希望……在勒俄的传唱中成为历史,在祖先的马背上照亮宇空,在后代的星空中激扬生命……”。是啊,在莽莽大地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一个生生不息的部落,一个民族的火种幸免于难,在坚守中延续,在延续中熊熊燃烧……

      至今,我们高寒山区族人们还保持着古老原始的摩擦取火法。取火时以火镰、燧石互相击撞,溅出火星,引燃草绒,以此用火。保存火种用蕨草或剥下树皮捶绒,搓成绳,挽成圈,点燃后可随身携带野用;居家留火用火灰把火盖起来,或在火堆里埋入疙瘩柴,让其慢慢燃烧,以示火种不灭人丁兴旺。
   
      曾记得,明代诗人杨升庵登泸山时留下了壮丽的诗篇《泸山观火炬咏怀》:“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漫天星斗落人间”。正是一个民族与火的特殊渊源和与生俱来的情怀,感人肺腑的火把节来历如此传奇,跨越时空,一种原始激情的豪迈释放,铸就不屈不挠的民族个性,击起了一代代彝人的成长,一个伟大的民族节日—火的圣典“彝族火把节”由此而诞生,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生离不开火、死离不开火”,这是一句至理的彝族谚语。正因为有了火,赋予了一个民族积极开花、努力开花,热爱生活、热爱民族的生命风范;正因为有了火,出现了内涵丰富、无穷想象、感召族人的火之力量;正因为有了火,一个民族才列于不败之地,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催生出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人。

      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人,有着火一般的沸腾,火一般的情怀。

      今夜,我只想沉睡在火塘边酣然入梦,叩拜生长万物的大地,与土地亲密依偎,感谢大地的赐予和祖先的传承,直到与土地混为一体,仿佛回归远古时代,梦回火一样的民族、火一样的人。

评论1

veiLv.9 发表于 2012-1-17 15:18:57 | 查看全部
       拜读了!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