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银行高油”不是“行业乱象”而是挑战民生!

2022 2
发表于 2012-2-27 15:28: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哲鲁仇直 于 2012-2-27 15:38 编辑

“银行高油”不是“行业乱象”而是挑战民生![
b]
文/李才武

       针对银行“高油”也即超高利润,银监会已向各家银行下发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违规收费进行专项整治,要求各家银行在3月底前出具自查报告,银监会随后还将对银行进行检查。    “去年全行业存款增长乏力,贷款增长也很有限,但利润畸高。我们的全年利润增长超过了80%,不瞒你说,上半年利润同比就增长了60%,下半年如果不压一压,利润高得确实都不好意思说。所以60%的利润增长还是‘调控’后的数字,结余部分留待今年初继续调控,现在想少赚钱都不容易。这正常吗?”这是某银行高管春节期间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的谈话内容。   
       除了利差收入外,中间业务也带来银行高利润。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的中间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204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明显超过利息净收入。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国内银行在中间业务的拓展上已取得丰硕成果。银行的中间业务成绩单之所以亮丽,与银行将利息收入“转化”成中间业务收入不无关系。 在金融危机中,在众多实体经济面临复杂经济环境和困难的背景下,银行不但不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却是狠狠地充当“刮利”的角色,成为阻碍民生进步和社会进步的魔障。近来,中经联播【发现乌江】报道组记者在贵州省一直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赫章采访,不少企业主和普通农民向记者反映,不仅是银行高利问题。在银行没有关系,发展生产,根本就贷不到款!这中间“猫腻”,无非银行业内腐败,但一时也无人过问!另有不少老百姓指有银行业内人员和社会人员勾结在社会上发放高利贷。由于贷不到款,赫章县一些企业主便求借高利贷,不堪重负之下,有一些原本很优秀的企业主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涉及其身后的银行清偿和民间高利贷清偿问题,也成为真正的“问题”! 针对围绕贷款滋生的各类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银监会提出“不准以贷转存,不准以贷收费,不准存贷挂钩,不准浮利分费,不准一浮到顶,不准借贷搭售,不准转嫁成本”。   
      业内分析认为,“七不准”直指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为实、中间业务收入为虚的水分问题。   
      银监会还要求各家银行做到“四公平”,即在贷款业务办理过程中,银行要做到“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然而, 仅有这些就够了吗?   
      金融创新不仅要看规模和数量,更要看创新产生的民生收益和效果,要看为社会创造了多少新价值。      
      目前老百姓从银行贷款十分难,即使能够贷到,成本也普便接近央行规定的极限。目前银行收取的额外费用有账户管理费、融资咨询费、顾问费等4~5种。 目前银行对担保贷款收取的年利率通常在基准利率上上浮50%至100%,但这一高利率并不体现在贷款合同上,而是以贷款融资顾问费的方式一次性收取。     
      除了以各种名目多收费外,银行还会在放款时,以保证金、结算资金等名义,扣除部分贷款作为存款,使得企业实际能够拿到手的贷款大幅缩水,而贷款者却需为所有贷款支付利息和附加成本。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介绍称,目前,部分银行扣留的资金高达贷款金额的40%~50%。     
      银行的乱收费还体现在附带销售各种产品上,如自己向银行贷款时,便被要求买了一个密码器。对此,企业满腹怨言,却有苦难言,广州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对记者表示,自己从银行贷款,成本几乎接近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但是却无法申诉,因为以后融资还得靠银行,如果闹僵了,银行不和自己合作了,那自己也是自寻死路。     
      而事实上,普通老百姓难贷款,除了银行“高油”乱象,致有贷款能力的人难于贷到款外,那些既无关系,也无还款能力,不能向银行提供房产等财产担保的人群,便在种种的条件下,陷入越来越贫困的怪圈。而地方政府的扶贫工程,很多时侯,在银行的无风险、“高油”发放贷款的体制下,政府因“贫血”拿不出匹配资金,也沦为弱势。地方政府没有钱,银行“有钱”就是大哥,民生工程并不能成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的惠民工程。     
      银行“无风险运行”,从企业角度来看,似乎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在民间,由贷不到款“染上高利贷”而来,悲剧还在上演。在赫章,记者看到,有企业主倒在高利贷身下,不得不出逃求财还款,抛下一家人后,其亲人还在为其所害:银行不停息的法律手段的追偿和利息的不停摆,仍在要这些人家的命。一方面要生存下来,一方面无从贷款。若无非常手段,银行贷款和高利清偿由何解决?     
      金融是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倘若变成了一个集团群的利益所在,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便很难得到保障。追求高品质生活便只能成为一个传说!任由银行业的“游戏规则”左右社会经济,这是挑战民生,我们的人民群众便很难看到希望,国家级贫困县也看不到脱贫的希望。无论是从机制还是体制上,是该到了出重拳治理银行业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李才武,知名战略品牌新闻策划人,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重庆频道、贵州频道总编辑)

评论2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2-2-27 16:14:30 | 查看全部
阿哲鲁仇直楼主Lv.7 发表于 2012-2-27 17:48:24 | 查看全部
杰克孜布 发表于 2012-2-27 16:14

谢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