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彝人圈
›
网络·游戏
›
彝网官方
›
新闻投稿
›
首部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多角度展示西南彝区特色旅游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学类稿件]
首部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多角度展示西南彝区特色旅游的浪漫主义悬疑探险
1914
0
ψ火鸟Ψ
Lv.1
发表于 2012-2-27 21:2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太阳历的预言
写在前面
2012——就在它悄然到来之际,人们又议起那个似乎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注定是“世界的尽头”、是“轮回”的交接点?还是……而它对每一个人又都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南高原,金沙江畔,大小凉山,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神奇的民族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神奇历史。
山风自由地穿过,是谁诵经中的秘咒,就在那寂寂长夜之中,在那火光闪动的角落,蓦然之间,历史在这里轻轻叩开未来之门。
就在中国西南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个同玛雅文明一起被历代学者誉为‘世界远古文明东西双璧’的发现。上世纪30年代,我国一批地质学者在西南的考察中最先找到一部彝民族世代相传的神秘十月太阳历,新中国成立后,有‘中国彝学开创者’之称的刘尧汉教授和著名学者陈久金、卢央等对流传于当地民间的十月太阳历进行了最细致、最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的天文学史上,彝族曾书写下多么光辉灿烂的一页。历法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玛雅文化之所以闻名于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而就在这部神秘十月太阳历的背后,是彝族传承千年不衰的文化基因——久远、瑰丽而深邃,以一种大山般的豪迈穿越历史长河。有着“东方狂欢节”美誉的彝族火把节便来源于这部古老历法。而今当我们再次追问人类的科技、理性、神性及深层次精神世界时,不经意间从新拾起那远古文明,才发现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是如此的有限,面对那些一个个隐藏千年的秘密,我们又将从何处找到开始与结束……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否同玛雅历一样预言了2012?
以奥古斯特.弗朗索瓦(方苏雅)为代表的一大批外国探险者曾不辞辛劳地深入大凉山腹地,真正目的是为何?
精通古彝文的专家学者为何能对甲骨文和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大量解读?
毕摩——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教授曾这样评价这个神秘的原始宗教职业群体:“身系一族之本位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至今留给人们的仍是那一个个猜测不透的谜题,他们坚守着一种什么信念?为何说他们是传说中东方世界的先知?
太平洋一小岛上的土著为何膜拜着中国西南彝民族的物事?
刘尧汉教授曾指出:玛雅文化、古印加帝国的开创者同中国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彝族先民有关,我们又将从何处认知这多元一体的文化联系?
当原始宗教遇上东传佛教——彝人至高无上的圣物的“阿摩洛色”(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一段十指指甲)究竟去了何处?
由我国独特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造就的“彝藏走廊”上,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火,光灿闪烁,灼灼发光,是它带来了人类的发展文明,也将是永远伴随人们穿越黑暗的希望?
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找寻那一个个守口如瓶的秘密和尘封已久的故事……
同时将此书送给所有钟情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人们。
昊鸣
作者申明
本书所涉及的地名及文化资讯皆真实无误,而人物和情节均系作者杜撰,请勿对号入座,本书仅供小说阅读
内容简介
中国西南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个同玛雅文明一起被历代学者誉为‘世界远古文明东西双璧’的发现,这便是一部彝民族的十月太阳历。在这部远古神秘历法的背后,是彝族传承千年不衰的文化基因——久远、瑰丽而深邃,以一种大山般的豪迈穿越历史长河。
相传曾有关于这部古老历法的十份具有打开“未来之门”神奇力量的“秘卷”,随着时光辗转和社会变迁,它们的记叙只残存于古时西方殖民者的日记中……直到2012年的一天,那传说中圣物的图片竟出现在了两个优秀的80后眼前,而这一切都如命中注定……
于是,一支由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和当地彝学家组成的团队在西南彝区开始了一场不平凡的探险之旅,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个守口如瓶的秘密和尘封已久的故事……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月亮之城
第二章 毕之源
第三章 丝路之光
第四章 镇山之柏
第五章 江河之红
第六章 葛梅之乡
第七章 仙女之髻
第八章 格姆之泪
第九章 香巴拉之雪
第十章 火之魂
尾声 大地之舞
首部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多角度展示西南彝区特色旅游、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悬疑探险类小说《太阳历的预言》(又名《彝地密码》)于新浪读书原创文学频道、17看小说网、起点中文网、榕树下火热连载中,敬请关注!!!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87347.html
http://www.17k.com/book/154606.html
http://www.qidian.com/Book/2182146.aspx
http://www.rongshuxia.com/book/5398961.html?pkey=39be08b64c1962b77d5ef793bcb25d91
http://bookapp.book.qq.com/origin/book/?workid=2431112
http://blog.sina.com.cn/u/1945700927一起交流QQ 237170656
brad830331@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ψ火鸟Ψ
Lv.1 小小雏鹰
主题
回帖
0
积分
582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11 人气
#行摄彝乡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2 人气
#历史文化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105 人气
# 语言文字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77 人气
# 语言文字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687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501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347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77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17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谚语每日一句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第六批国家级
永仁:正月十五来赛装 非遗焕发新生力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彝人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