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文如何才能既保持文化传统又能适应现代科技

评论34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2-3-18 16:37:59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曲慕烁钸。 发表于 2012-3-18 12:23
也许,我们该想哈要怎么传播彝族文化。而不是研究文字。

彝族文化是一个整体,当然包括文字,彝族几千年的历史最好的证明就是彝族有自己的文字记录的经书古籍。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2-3-18 22:06:11 | 查看全部
深蓝U谷 发表于 2012-3-18 15:10
古蜀国的文字,历史相当悠久,要早于仓颉造字。

      

4800年么?也不怎么古老。
你也是搞汉语文研究的吧。
仓颉不过是文字整理者而已,而不是造字,他的功劳很大,远比现在创造819那些人强大多了,但是人家也只是整理,而不是创造。
深蓝U谷楼主Lv.3 发表于 2012-3-19 00:23:20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深蓝U谷 于 2012-3-19 00:38 编辑
苏月飞阳 发表于 2012-3-18 22:06
4800年么?也不怎么古老。
你也是搞汉语文研究的吧。
仓颉不过是文字整理者而已,而不是造字,他的功劳 ...


4800年前,只是指看到的考古图片时间,那他的起源会更早。若让西方的理论,古蜀国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形成了强大的国家, 就必需要有基本的文字来管理国家。也就是说6000年前,川蜀大地就应该有了原始的文字,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

我是还在读师范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文字创造与实践,但不是我的专业,是爱好,至今26年整。

       图片1 006.jpg
       图片 1007.jpg

       图片 112.jpg

       图片 1001.jpg

       图片 113.jpg


图片1 008.jpg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2-3-19 10:29:05 | 查看全部
转来转去的看的我晕头转向,我们用的主宾谓结构我是不觉得没有别人的主谓宾结构差!呵呵,还有楼主说的我了解一点,但是还是搞不懂,可能是因为我了解较多的还是自动化设备?!
呵呵,,你说的我也摸不清头脑。 
发表于 2012-3-19 12:40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2-3-19 12:13:30 | 查看全部
深蓝U谷 发表于 2012-3-19 00:23
4800年前,只是指看到的考古图片时间,那他的起源会更早。若让西方的理论,古蜀国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形 ...

若然将其文字推到6000年前,就应该去界定蜀国的族属问题了。
这个问题一然清朗,古蜀文字是什么就清楚了。
一切都需要考古学来支持,在这方面我国还做得很不够。 
发表于 2012-3-19 12:57
深蓝U谷楼主Lv.3 发表于 2012-3-19 18:53:27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深蓝U谷 于 2012-3-20 22:03 编辑

杰克说的对,我丢上来的内容比较凌乱。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互动论坛,我向来不喜欢说教与传教,希望大家因好奇而关注和提问,从而在争辩与互动中得出成果

=======================================

关于彝文传统的保护与创新及成果要想有学术价值和实际成果应该到哪里交流最好。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2-3-21 15:54:00 | 查看全部
呵呵!
阿牛伊夫Lv.10 发表于 2012-3-21 22:42:23 | 查看全部
我们的彝文字就是因为得不到后人的重视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时代用的很多词根本就找不出来,因为它们都已经老了,而能不能把彝文字用的活,用的广,用的灿烂,跟着社会前进的脚步走就看我们这一代了。
文字的书写不管是横与竖,只要更容易被更多的使用者所接受、吸收、使用就好。
深蓝U谷楼主Lv.3 发表于 2012-3-22 12:26:29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深蓝U谷 于 2012-3-22 13:24 编辑
阿牛伊夫 发表于 2012-3-21 22:42
我们的彝文字就是因为得不到后人的重视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时代用的很多词根本就找不出来,因为它们都已 ...


彝族文字的现状是十分令人堪忧的,解放初期好心的改革可能葬送人类唯一保留下来的远古文字。作为文字爱好者,我觉得十分心痛!

希望我们能重新拯救这人类罕见的奇迹——彝族文字是至今唯一活着的由图画文字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表意文字。  而汉字却不是,它是4600年前仓颉在总结前人各种文字后重新创造的新文字。

要想拯救古老的彝文,就必需让彝文活在彝人的生活中,让彝文成为一种可以完全适应今天现代化的文字!——这就是我贴此帖的想法。

本论坛是彝人自己的论坛,我是满怀信心的来到这里,也看到了彝族同胞对保护彝族文化的高度热情!但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博的知识,能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待自己的的文化,还要敢于在文化创造上不断锤炼自己,敢于实践,不要怕出丑,不要总想着靠别人

       别人又别人  别人看似多  你我待别人
      别人待你我  我生待别人  万事皆成空 !

==================================

首先,彝文的横写是很有必要的!最初的文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即便古代汉字在竖写时代,用于数学的计算器——算盘,也是横着计算的,和今天一样。
          说明横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今天汉字横写不是很好嘛?

            7658
        +   367   
       ------------
            8025  

        还有 物理公式与计算,还有化学公式与计算,……等等,都需要横写。

        我们要谈论的是怎样横写,而不是要不要横写……

第二,就是采用怎样的彝文用于我们的生活?本人认为采用2000多个表意古彝文 + 彝形拼音文 最好
          彝形拼音文采用和古彝文一样的字形,用44个字母加13个符号构成。与古彝文一起使用。
          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能适应现代科技。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2-3-22 14:44:01 | 查看全部
要想拯救古老的彝文,就必需让彝文活在彝人的生活中,让彝文成为一种可以完全适应今天现代化的文字!
这话说得好,彝文的改革或者是再创,必须得到彝人的心里认同,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学习彝文,关注彝文,当然,作为彝人,不识彝文也是一种遗憾,枉做彝人,如果学不了多少,至少要会写“彝人”和自己的名字。
深蓝U谷楼主Lv.3 发表于 2012-3-22 23:00:45 | 查看全部
我到那里可以学彝族文字,有声的?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2-3-22 23:13:29 | 查看全部
深蓝U谷 发表于 2012-3-22 23:00
我到那里可以学彝族文字,有声的?

四川和云南的我不知道,贵州这边的我去年问过了,学习彝语与彝文的光碟这些目前还没有,不知道有没有人在研究制作。
哦,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2-3-23 12:12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2-3-24 10:01:14 | 查看全部
思想谱写辉煌 发表于 2012-3-22 23:13
四川和云南的我不知道,贵州这边的我去年问过了,学习彝语与彝文的光碟这些目前还没有,不知道有没有人在 ...

有的,但是我还没拿到。
上次去阿依老师那里,找到了,忘记了拿。
书倒是先拿到了。
等这次回去,去她那里将视频教学材料考来。
那我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12-3-24 10:06
深蓝U谷楼主Lv.3 发表于 2012-3-24 10:14:09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深蓝U谷 于 2012-3-24 10:40 编辑

有没有学者在论证彝族文字 是古老蜀文的遗存,并向世界推销这种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转】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渊源
2010-4-25 22:42| 发布者: 晚归的人| 查看: 364| 评论: 0

三星堆文化(或文明)始终以无限的神秘感和震撼力吸引着世人,人们虽已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但依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断言三星堆文化的族别归属和文化归因。如何破解三星堆文化研究的众多难解之谜?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彝族语言文字、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方面,开展了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关联性的初步探索和大胆推测。

根据著名古蜀文化研究专家、四川省历史文化学会会长谭继和的观点,解读巴蜀历史需通过两种途径,或是中原的文字,如甲骨文;或是少数民族古文字,如古彝文。显然,古彝文在破解巴蜀历史或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三星堆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物“巴蜀图语”或“刻划符号”上,有些字的确依稀可认,很像现代彝文,但其义却很难按照现代彝文来辨别和诠释。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不仅能大部分辨认,还能释读出整体含义。他认为,三星堆7个神秘符号是古彝文,意为“阴阳结合的面容”,也可译为“男人女人结合的面容”。为什么古彝文能破解“巴蜀图语”?假如我们能在彝文典籍中找到与此等同的字形和字句,并能准确表达出其整体的真实含义,那古彝文不仅能够破译“巴蜀图语”,而且还能从中找到许多和当时社会相关的文化元素。

且萨伍牛与吉格阿加撰写的《古巴蜀文字与古彝文系同一文字系统:用古彝文破译巴蜀文字》,根据大量古巴蜀图文和三星堆博物馆陈列文字与彝文考释对照分析,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肯定地说,这是一些记事彝文,其中有重复出现的文字就是明证。”老板萨龙通过解读三星堆人头印章等玉石文提出以下观点:“从彝族传统文字(古彝文)和彝族文化现象与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文字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过去所谓的‘三星堆无文字’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三星堆文字不是外来民族的文字,而很可能是传统彝文字。”这些观点再次印证了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渊源相当亲密,或者说,巴蜀图语已经不是刻划符号,而是具有某种含义的字符,是记录当时各种社会事象和文化元素的载体。

当前对于“古彝文与巴蜀图语”的研究,引起较大反响的是钟鸣的文章《三星堆蝌蚪文考据: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文中提到:“能否倾听这样一种解释:彝族是夏代的统治者,古彝文是夏代的官方文字,殷革夏后,彝族便迁往南夷高地,却留下辉煌的三星堆?这种假设出的衰败,能否解释三星堆文化‘历夏商周’这样的绵延性、完整性?”

为了探究古彝文明与三星堆文明可能存在的某种同源关系,首届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探源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10日至15日在西昌召开,来自国内各文物单位、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彝族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古巴蜀文化活态基因”这一结论。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陈保亚教授、汪锋教授通过对古彝语和汉语的同源关系、原始羌夏语的研究,认为蜀、夏、彝和三星堆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教授指出,古彝文化里有古蜀人的文明和活态基因,三星堆是古蜀人的家园。对三星堆文化、巴蜀文明的解读不仅要研究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更要研究和解读古蜀人的精神家园。上海大学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巫达教授从人类学的语言、基因和文化等多重角度讨论了古彝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王小盾教授从兽面图像这个大量出现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符号出发,深入探究了这一古老神秘符号与古彝文化的关联。彝族学者阿余铁日根据彝文古籍《考妣变换》大胆提出三星堆即为古彝人群传统祖灵安葬之处的新观点,认为三星堆是古彝人安葬祖灵的二次灵魂葬之处,出土的大量青铜和玉像为祖灵偶像。彝族青年学者安东从彝族原生图腾、三星堆部族、古蜀三星堆彝族的“巫鬼文化”与凉山彝族的“苏里、毕摩文化”、三星堆的两个器物坑等方面对三星堆出土的器物进行了探究,认为古蜀三星堆部分文化与彝族文化属于同一文化。可以说,这次会议首次彰显了三星堆文化研究中,古彝语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性,是首次就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话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多民族、多学科共同推进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必将对促进中华文明源头的探究产生重大影响。

就在不久前,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两位彝族古文字学者胡成荣和窝底子确,经过多年实地田野考察并亲自与凉山州内10位彝族著名毕摩(彝族人的祭司)甄别、对照和解读,认为“三星堆博物馆里陈列的神秘文字符号是古彝文‘一诗’与‘三书’,是四体古彝文字”。继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破译出三星堆文物器皿上的文字属古彝文之后,胡成荣和窝底子确再次破译出“巴蜀图语”,从民间田野考察的角度识别和佐证了三星堆千古之谜——“巴蜀图语”系古彝文。

胡成荣和窝底子确认为,早期的彝族象形表意文字是最早的原始文字,三星堆博物馆里陈列的62个字100%可以用古彝文解读破译。陈列的这些字,在凉山彝文中可以查找出36个字,约占总字数的58%,在凉山毕摩经书上可以查找的有12个字,约占总字数的19%,在川滇黔桂彝文字中可以查到的是14个,约占总字数的5%。所以他们认为,巴蜀图语其实就是古巴蜀四体古彝文字。若是能够在考古发掘、典籍文献中找到一些和“神秘字符”一样的字词或者句子,准确破译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同时通过多重研究得到彝族的原住地自然环境、生活习俗、迁徙路线、祭祀方式等与三星堆文明有密切联系的结论,那将是对三星堆古文明研究的一个突破。

(责任编辑:马海林布)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2-3-24 19:53:47 | 查看全部
苏月飞阳 发表于 2012-3-24 10:01
有的,但是我还没拿到。
上次去阿依老师那里,找到了,忘记了拿。
书倒是先拿到了。

那早说嘛,请她发给你啊,或者找个人去。。。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