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苏月飞阳
三、祭祖大典的意义
根据上述祭祀礼仪和宗教活动及其有关事例的分析和推理,既可认识到祭祖大典对彝族本体文化的形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亦能明了祭祖大典在彝族文明发展史中所具有的多重社会功能。现将其粗略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娱神荣人,增强祖先崇拜意识。彝族祭祖大典具有娱神荣人,增强祖先崇拜意识和血统观念的社会功能。祭祖大典中有一系列隆重的仪式以及歌舞、竞技活动。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家支制度,就是通过祭祖大典这一祖先崇拜的最高祭祀礼仪和一系列的宗教活动,来强化氏族成员同宗共祖的血统观念,使全体氏族成员甘愿服从同祖神灵的精神统治。也就是利用神权和族权把全体氏族成员束缚于血缘纽带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铸就牢固的整体,全体氏族成员共同供奉的祖灵筒也就成为同宗共祖的血缘旗帜。 2、强化氏族血缘认同感,维护内部和睦团结。彝族祭祖大典具有强化氏族血缘认同感,维护内部和睦团结的社会功能。新中国建立以前,彝族社会的家支制度,就是通过祭祖大典来强化氏族成员同族共祖的血统观念,以加深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家族势力的盛衰关乎每一个氏族成员和小家庭兴亡的意识,致使全体氏族成员甘愿服从共祖神灵的精神统治。以此观之,彝族祭祖大典的社会功能远远超出宗教活动的范围,涉及到彝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加强与各个姻亲集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氏族外援势力。彝族祭祖大典具有加强与各个姻亲集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氏族外援势力的社会功能。彝族有“祭祖则宴宾”之说,因为举行“祭祖大典”,不仅本氏族成员要到场,其他氏族中的亲戚也要前来参加典礼。因此,“祭祖大典”客观上成为氏族集体聚会和宴请宾客的盛会。于是利用举行祭祖大典的有利机会,邀请各方亲戚,共聚一堂,联络感情,增强友谊,其根本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外援力量,使本氏族拥有强大的后盾而在部落林立的社会环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进行分宗立室,调整氏族内部关系和促进种群繁衍。彝族祭祖大典具有提供分宗立室的途径,促进氏族分化和种群发展的社会功能。虽然,彝族的氏族分化取决于多种原因,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分宗,都要通过祭祖大典中的分宗仪式,才可以另立新的宗室,因此,祭祖大典中的分宗仪式则集中地体现出一个氏族的繁衍分化和氏族内部的团结与分裂状况。彝族古代分宗,一般相隔十代或十二代举行一次分宗仪式进行分宗。随着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后来不再受到原有习俗惯制的限制,分宗与否完全取决于氏族内部关系的发展变化。彝族的分宗主要有以下两种种:其一,由于氏族内部人丁兴旺,分支繁衍,不断向外迁徙,不便在一起举行祭祖大典,因此分宗立室;其二,家族内部失去和睦,各自要求分宗立室;其这两种情况表明:分宗和分宗仪式作为祭祖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氏族的生存发展和分支繁衍息息相关。 5、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彝族祭祖大典具有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凡是参加祭祖大典的氏族内部各个家支都要分别聘请呗耄,前来参加典礼的亲戚也要自带呗耄。彝谚有“祭祖呗盛会”之说。由于举行祭祖大典之际,呗耄云集祭坛,博学多才者诵经、赋诗、致辞、祝颂之声此起彼伏,往往出现竞才品艺之盛况,可谓彝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交流。彝族的祭祖大典既是彝族传统宗教信仰及其法事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又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彝族的祭祖大典对彝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6、宣教说理,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彝族祭祖大典具有对后代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通过呗耄的祭坛盛会可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弘扬自己民族的本体文化,对后世子孙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 7、缅怀祖先功德,重叙和续写宗谱,保存氏族历史。通过叙宗谱、续宗谱、观摩祖妣偶像和各种器皿及家什用具模型等一系列祭祀礼仪,向族人展示本民族历史和祖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增强对共同祖先的认同感。彝人攀亲寻根时,一开始就会问对方,属于那一个氏族,某代在何处“汲圣水”超度某某祖妣。由此可知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可见“汲圣水”的意义颇为深远,除了具有净化祖灵的功用之外,还象征氏族源远流长。特别是汲“圣水”处的地名被载入家族谱牒之中,成为彝族各氏族分支繁衍图上的坐标点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由此可见,通过举行祭祖大典,可以更好地重温历史和有效地保存氏族历史。 从以上分析中既可领悟彝族祭祖大典通过氏族集体祭祖、将各家各户供奉的祖灵经超度升迁为氏族共同供奉的宗神、保佑族裔兴旺发达的宗教意义,又能体会彝族祭祖大典通过全体氏族成员和各方亲戚的聚会、检阅本氏族的内聚力和外援力量、充分展示氏族综合实力以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氏族(家支)势力的社会意义。与此同时,对彝族祭祖大典的社会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可以根据祭祖大典的宗教意义和社会功能,进一步认清彝族的这种家支的传承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信仰与血亲集团公共秩序、集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氏族组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