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奏响彝家交响曲

1993 1
发表于 2012-6-3 16:46: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奏响彝家交响曲

                                                                          云南楚雄  赵乐翠


五月是最忙碌的季节,我们播种着初夏的希望,繁忙着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六·一”节,收获着辛苦后的幸福。周末晚饭后,终于可以放下琐事,不用听那些孩子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给自己的身心放一会儿假。走在白塔湖畔闲庭信步的人流中,居然发现三步一圆圈、五步一方队的彝歌彝舞是家乡小城最近欢乐的表情。人们似乎未受干旱的影响,早晚都沉浸在“娃娃背着也要跳、娃娃抱着也要跳”的欢乐之中,而晚上更是盛况空前,大多数人都走出家门,走出忙碌,载歌载舞,男女老少都乐此不疲,到处是一片歌舞的海洋。

最早的彝歌只限于彝族男女青年恋爱对歌,聪明的彝族人将说不出口的感情用歌声表达,既表明了心意而又不伤面子,是他们表情达意的最佳方式。而后来的彝歌,派生出了根据地点、人物、场合等随意发挥的酒歌和打跳(三跺脚)的歌舞,成为彝家人欢乐的交响曲。

听说很早以前还在生产队的时候,有一对彝族青年互相爱慕了很久,可是小伙子性格内向,总是按兵不动,而到女方家提亲的人很多,姑娘急中生智利用对歌唱道:

良心好的小阿哥,又到花开好时节,不要留恋玫瑰花,不要顾盼百合花,加紧脚步赶紧来,若是来迟了,你的马樱花就要被人摘走啦!

小伙子接口唱道:

阿妹是山中最美的花,别的花儿再美也赛不过我的马樱花,可是我家很贫穷,不能空手白脚把你娶回家!

老队长、老会计,请您们批只老骟羊,帮我讨到小媳妇,成家立业来致富!

姑娘安心了,原来心上人是担心那个。

一次在拥挤的列车上,有位彝族老大爹领着两个小孙女,手里还提着很多东西上来了,可是已经“宾客满座”,有个人起来让了座,彝族大爹开口说:“谢……谢……你家……啰!”,让位子的人憋红了脸半天也没回答,彝家人情深意重,热情好客,你不回答会理解为让了位子心里还有结,若是这样宁可不坐。那人情急之下清了清嗓子唱道:

咯是我家两老表,难逢难遇在车上,让个位子么算哪样?改天请你喝酒喝到大天亮!

彝族大爹开心地笑了,全车人都逗乐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原来是结巴遇上了结巴,如果打着结回答,对方肯定会认为你在学他而生气。唱彝歌不仅解了围,而且韵染了一车的欢乐。

如今已发展到各行各业唱彝歌、跳彝舞。而彝歌彝舞进校园,是今天校园最欢乐的表情。欣赏了两场较有水准的文艺晚会,算是开了眼界。一场是三台校区的彝歌彝舞汇报演出,师生同台,深情的彝歌是教师们的联唱,粗犷豪放的大型彝舞跳出了学生们的心声,幸福欢乐的笑意感染着场外所有的人。意外的收获是彝舞里居然揉进了街舞。在我的意念里,彝舞乡土气息较浓,而街舞则是城市最流行的舞蹈,师生们能较有创意的将两个极端巧妙地揉合,成为另一种艺术,可谓匠心独具,别有一种风味。另一场是大姚民族中学的文艺晚会,品种丰富而彝味浓。有学生幽默、风趣的小品、相声、街舞,独唱等,也有教师的彝歌彝舞、乐器演奏,年轻的校长亲自挂帅参与演出,和其他老师分别用笛子、二胡、钢琴等乐器为大家演奏了彝乐。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我们老师彝歌唱得很好听,彝舞跳得很板扎!”,一观之下感同身受。

许多父母在担忧现在的学校生活,尽管努力减负,可是学生整天在教室里的时间还是太长,眼睛近视的孩子有增无减,成了家长们的一块心病。而彝歌彝舞进校园的实施,如春雨洒向干涸的幼苗,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也为学生精彩的童年生活绣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

餐桌上的酒歌是聚会时最欢乐的表情。朋友们聚在一起,轮流唱彝家的酒歌,既然是轮流,会不会都得唱,哪管南腔北调,要的就是欢声笑语,用热情和笑意调制的美酒赛过琼浆玉液,未饮已先醉。有首酒歌叫《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只要有人唱罢就得喝,没有谁可以逃脱。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喝,你就自觉唱酒歌,调集大家喝酒,没得别的选择。听,欢乐的歌声传出来:“啊老表,来跳脚,跳脚好玩呢呢,彝家的舞蹈真欢乐,你要来呢咯咯”!而修改酒歌自然而然成了焦点,把最美的歌词填进去,根据不同场合自由发挥,奏响彝家交欢乐的交响曲,表达彝家人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朋友们改唱:“啊老表,端酒喝,喝酒好玩呢呢,彝家的美酒香又甜,你要喝呢咯咯”!唱吧、跳吧、喝吧,这,就是勤劳、善良、豪爽的彝家人。



该贴已经同步到 思想谱写辉煌的微博

评论1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2-6-4 11:57:01 | 查看全部
阿老表,你要来哩噶。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