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冒昧给你写这封信,希望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读完这封信,这封信是我们在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后所发现我们这批彝族青年在社会上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带来的体会,现在把我们这些从彝文校毕业出来的体会向你倾诉,为了让我们凉山发展的更好,让我们的民族更壮大,望州长能听听我们的心声。由于年轻不懂事,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州长指点。
我们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传说、迷人的自然景观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具有凉山自然封闭形态的包括天文、星相、历法在内的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我们古老的文化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
我们是出生在贫困而落后的高山上的彝族青年,是毕业于彝文高校的彝族大学生(彝文专业)。我们从小响应国家政策,从小就读的是民族小学,之后是民族中学、民族高中,后来又上了民族大学,从小接受彝文教育,学习彝文数学、彝文语文、彝文历史、彝文地理等。很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视。但由于我们从小灌输的都是彝文模式的教育。走进社会后我们才发现在社会上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我们必须用上了10多年的彝文教育出来的成绩去和其他众多的二类模式竞争考试就业。我们落榜了,是因为我们的专业在社会上无法和其他专业的竞争。我们学了10几年的彝文在就业竞争中起不到一丝一豪的作用。我们成了弱势的大学生,成了社会的负担(大部分彝文高校毕业的彝族大学未能就业)。
作为彝族聚居最多的我们美丽的凉山也是需要我们这样的彝文专业的人才去做出贡献的,偏远的乡村学校需要双语教育,各类学校也需要彝文老师,各类彝文工作我们也可以做,我们的彝文专业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发挥。
我们不知道今天写的这封信州长是否能看到,如果能看到,我们请求州长能为我们这些彝文毕业生在就业政策方面有所倾斜,比如:有些岗位加试彝语文或彝文专业加分,让我们能在其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面前有个竞争的机会。也能让我们的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彝文系等高校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可以让我们可怜的父母不再后悔让我们上民族大学、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
望州长看后对我们提到的问题进行调研,能够有政策支持为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