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文化] 赫章县彝语地名录

7415 3
发表于 2012-7-19 14:47: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哲鲁仇直 于 2014-9-20 00:27 编辑

赫章县彝语地名录
文/阿哲鲁仇直
       
  
摘要:黔中大地特别是黔西北地区包罗万象的彝语地名,就象夜空中的繁星数不胜数。千百年来它们一直悄然地传承着,沿袭着,它们用亘古不变的内涵从地理、军事、工业、农业、家支等多方面默默地解读着同一个主题——古夜朗地区的彝族文明。
关键词:赫章、彝族、地名、文化、研究
      黔中大地特别是黔西北地区包罗万象的彝语地名,就象夜空中的繁星数不胜数。千百年来它们一直悄然地传承着,沿袭着,它们用亘古不变的内涵从地理、军事、工业、农业、家支等多方面默默地解读着同一个主题——古夜朗地区的彝族文明。下面笔者就用彝语东部方言威宁土语赫章次土语释译赫章县以古夜郎故地可乐为中心的彝语地名,其中包括了独具特色的“九裸十八嘎”及赫章二十七个乡镇的彝语地名以及部分历史上有名的彝 语地名(其中也包括了威宁县与夜郎文化相关的部分地名),以飨彝族文化爱好者。
一、        九裸十八嘎之九裸
      柯裸:即现在的可乐,彝语柯裸是为中心之意。根据《夜郎史传》记载,柯裸在彝语里是为中央大城之意。柯裸是“九裸十八嘎”中九裸里的首裸。
      渣裸:属辅处乡营塘村,彝语意为矿石,即为出矿石的地方。这里历史上就有一家汉姓为罗彝姓为阿迪的白彝土目家居住,称渣裸阿迪家,这家人现已绝嗣,渣裸即“九裸十八嘎”的九裸之一。
      溢哉裸:属可乐乡地域,与溢那侯慈相接,在现在的汉语里称“以栽乐”溢哉裸彝语意为水淹没的地方,也有界限分割之意,为“九裸十八嘎”之一裸。
      侯记裸:紧连着溢哉裸,地势较高,现在的汉语称黑其乐。侯记裸彝语的意思为冶炼钢铁之意,延伸意义有铸造兵器的内涵。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裸。
      确葛裸:即现在可乐乡的春乐村一带,彝语里的确葛裸是歌唱的地方之意。这里山高林密环境静幽,的确是古时可乐王城内人们对歌娱乐的好去处,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里的九裸之一。
      迟吐裸:即现在的可乐乡的营盘村,汉语称扯都乐,是为彝语谐音字演变。迟吐裸彝语里是为出产稻米的地方之意,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裸。
      蚩裸:即现在可乐乡的丰收村,汉语里称“蚩乐”,是为彝语谐音字演变。蚩裸彝语的意思是冶炼铅(矿石)的地方,蚩即铅。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里的九裸之一。
      基裸:即现在的可乐乡大山片区一地名,目下叫居乐,是为彝语谐音字演变。这里古时为一彝族土目基裸家的住地,彝语里的“基裸”即为冶炼铜(矿石)的地方之意,是“九裸十八嘎”的九裸之一。靠近基裸的大山,前几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多处两千多年前冶炼铜矿的古窑炉遗存。
      禾毛裸:即今辅处乡拖二村一带,汉语称黄毛裸,是为彝语谐音字演变的地名,彝语里禾毛裸即盛产竹子的地方。这里也是古夜郎周边一带的“九裸十八嘎”里的九裸之一。
二、        九裸十八嘎之十八嘎
      溢嘎:彝语为水上游(上头)之意,在今辅处乡营塘村,与可乐坝子相连,是为上行威宁、昭通的交通要道,是夜郎文化领域里的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阿底嘎:为彝族罗姓家支地名,属于辅处乡治下的兴旺村。罗姓家支的彝姓为阿底,阿底嘎即意为“阿底”家住的地方之意。因“多哆阿迪阿沓黑处”的关系,阿底家在古代乌撒麾下的彝族十二大支头中的四大白彝土目家支里排名第二。阿底嘎是为夜郎时代的九裸十八嘎之一嘎,夜郎时期的王糯克博曾在这里修建过祭祖灵房。
      则溪嘎:现在的谐音地名为“蛇期嘎”,属辅处乡治下的兴旺村。是彝族古代则溪制度里的一个处所,为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克嘎:属辅处乡治下的开嘎村地域,“克嘎”是彝语里做道场法事的地方,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这里以前有一占地千亩的天然湖泊,自然环境宜人,湖内有一小岛,解放前云南镇雄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和尚圆寂后被千里迢迢地送来这里安葬。可惜这一片风水宝地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在一片围海造田的喧嚣声里被放干成地了。
      堵尼嘎:属辅处乡兴旺村地域,与阿底嘎比邻,为三山围成的一处高山洼地,传说在古时常有犀牛出没。隔这里不远的“溢堵猓(水井之地,是高山顶的一个湖泊)”下的一道坎子在1995年山体滑坡后,出现了一具犀牛骨化石。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磨那嘎:此地在辅处乡和可乐乡的交界处,山脉雄伟连绵千里。磨那嘎在彝语里意为看守尸首的人住的地方,因为这里埋葬着彝族的达官显贵,同时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诺嘎:在辅处乡的茶花村,现在的汉语里称“洛嘎”是谐音所致。这里山高林密,悬崖峭壁上常有猴子出没,故在彝语里被称为“诺嘎”,诺嘎即猴子住的地方之意。当然,这里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姆嘎:属辅处乡,与诺嘎相邻,此名同样的是为谐音字所致。“姆”在彝语里即是马,这里养放马的一处所,自然也是十八嘎之一嘎了。
      省尼嘎:在可乐乡、德卓乡和河镇乡三乡的交界处,属河镇乡所辖的以则村,汉语称雄底嘎,是为十八嘎之一。
      妥嘎:在今铁匠乡的响水村,汉语里称拖嘎是彝语“妥嘎”的谐音,在彝语里是松树很多的地方的意思,十八嘎之一嘎。
      苏嘎:属结构乡辖地的多块村,苏嘎在彝族内涵里有外甥住的地方之意,十八嘎之一嘎。
      溢堵嘎:在可乐乡的铜厂村垭口组一带,是水井之上的意思,此地住有一陇姓芒部土司后裔,属十八嘎之一嘎。
      洛补嘎:在现在的朱明乡地盘,汉语称裸博嘎,其实此地是以家支命名的地名。据传,此处原来住有一支乌撒麾下十二大支头里的彝姓叫洛补的彝族,这里也是十八嘎之一。
      溢嫫嘎:此地在朱明乡的发开一带,溢嫫嘎即大河水上面之意,因可乐河流经而得名。此地在九裸之一的迟吐裸以下的河岸,古时是粮食主产地区,是十八嘎之一嘎。
      发嘎:属今双坪乡的辖地,汉语称茨竹沟。发嘎在彝语里为崖上面的意思,因有悬崖峭壁而得名,这里也是十八嘎之一嘎处所。
      倮嘎:在今威宁县板底乡,这里石林密布,景色奇特。倮嘎意为石头很多,也有石头的家之意,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耷嘎:在今威宁县盐仓镇一带,这里山高路陡,悬崖万仞,鹰常翱翔其间。耷嘎意为崖之上、鹰之故乡,是为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候嘎:在今威宁县的炉山镇一带,这里天然湖泊星罗棋布,候嘎是海子之上之意,也是九裸十八嘎之一嘎。
三、        全县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彝语地名
      可乐(柯裸):彝语里称柯裸,是中心之意,在夜郎时期与成都、昆明、重庆等城市齐名,在古代彝族社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的乡府所在地,彝族头人安成基在这里自号区长奴役人民,直到解放安成基才得以被镇压。解放后,这里设立了可乐区人民政府,共辖九个乡镇,1992年撤、并、建结束后改区为乡,是为可乐彝族苗族乡政府所在地。2000年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套头葬墓葬文化,2001年可乐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为此可乐蜚声国内。
      赫章城关(侯珠):侯珠在彝语里为海子的地方之意。笔者也有留意过赫章县城的地质情况,在现今的前河、后河一带,甚至是高出前后河几十米的夜郎广场一带,几乎所有开挖的建设用基础里,都毫无例外地大面积呈现出因草木腐烂而成片沉淀的黑泥,这无疑是从地质学上证明了彝族传统地名文化里的构说和历史之悠久。
      结构(洁勾):即今结构乡政府所在地一带,彝语洁勾原意有打杀牛祭拜祖灵之意,同时也有围猎游乐的地方之意。这里目前尚有为数不少的阿维家,是古代乌撒家手下十二大支头里四大白彝土目之一,排名第三,是彝族群体里的一家著名的官方布摩(毕摩)。这家布摩(毕摩)在古代曾经一度在结构开办彝族文化教学活动。据传,前几年发现的刻于两千年前的名噪一时的可乐银子岩摩崖古彝文为其祖上所书。
      妈姑(骂谷):即现在的妈姑镇一带,距可乐四十来公里,彝语称骂谷。骂谷是为兵多将广之意,骂谷还有兵将多到如同开赶集市一般的热闹之意。根据《夜郎史传》记载,现在的妈姑即是古代夜郎王屯住军队的地方。
      河镇(发吐):即现在的河镇乡政府所在地,彝语“发吐”意为白崖之意,汉语以此谐音叫为法都,撤、并、建前这里恒底区辖下的法都乡,也是恒底区区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并、建结束后改区为乡。
      辅处(布吐):即现在的辅处乡政府所在地一带,也是目前的乡政府所在地。布吐在彝语中的意义里是从事彝族文化礼教传播教学工作的地方,相当于汉文化意义里的中央皇家学校之意,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过笔者调查得知,首先在辅处开办彝族学校的是十二大支头中的恒歹家,称布吐恒歹家。继恒歹家后在辅处开办彝族学校的是一家彝姓阿哲的黑彝家,称布吐阿哲家。
      德卓(歹珠):歹珠在现在的德卓乡政府以下河边一带,歹珠在彝语里为有稻田地的地方之意,这里是解放前一安姓土目的领地,而今的德卓乡名即来自于歹珠的谐音。
      铁匠(哄酋):铁匠乡政府所在地在民间通称羊街,彝语称哄酋,即羊的一天赶集的意思,是古代彝族用十二生肖来定的集场,逢羊就赶集。赫章县的铁匠乡靠近威宁县,在威宁县那边还有很多彝族用十二生肖定的集场地名,后来根据彝语译为如兔街、蛇街、龙街等等。
      双坪(恒吐迪那):现在的双坪乡在彝语里叫恒吐迪那,这里原来有一支彝姓恒吐汉姓王的人家的驻地,加之高山间坝子较为宽广故叫恒吐迪那,恒吐迪那的意思就是恒吐家住的大坝子。
      罗州(倮邹):现在的罗州乡的名字来自于倮邹的彝语谐音,倮邹在彝语里是为石头很多,多到呈石旮石旯状的样子的意思。
      安乐溪(阿娄记):安乐溪乡也是谐音于彝语阿娄记,解放前有一家彝姓阿娄记的土目在此居住,这一带属其领地。阿娄记在彝语里也有星向吉祥的意思。
      朱明(卓外):在解放前汉语称为朱歪,朱歪是彝语卓外的谐音字,当时也是国民党的乡府所在地。卓外在彝语里是半山环绕的意思,这里曾经是一家叫卓外家的土目的领地。
      财神(鲁纪):财神镇所在地在民国的时候汉语叫财神堂,是以后期的庙宇叫之。财神彝语叫鲁纪,是根据柯裸为中央大城来延伸的地名,意为前沿之意。
      达依(达依):达依源自于人名,这家人后来称依古德骂色,即兵帅将官之意。
      六曲河(鲁启勾):六曲河镇是彝语鲁启勾的谐音名,是从彝语演变过来的地名。鲁启勾是属龙日赶集的地方之意,是古代彝族用十二生肖定出的集市地。
      姑基(苟计):是从彝语演变而来的谐音地名,解放前这里是一家叫苟计的彝族土目的领地。
      哲庄(仁珠):哲庄源自仁珠的谐音,仁珠是根据虎石雕命名的,但这里也是一家叫仁珠土目家的领地。
      野马川(溢摩珠):野马川是为彝语溢摩珠的谐音地名,溢摩珠即大河边或有大河的地方之意。
      平山(纪佐博):平山乡前面的的大山就是彝语里的纪佐博,纪佐博是出星星的地方之意,即七星山,传说中诸葛亮与彝族首领妥阿哲的结盟大体就在这一带。
      威奢(费社):威奢乡名源于费社谐音,解放前这一带是一家叫费社的彝族土目的领地。
      古达(格哆):这里是水西和乌撒部的交界处,是一家叫格哆家的土目的领地,这格哆也是哨所防地之意。
      白果(候尼):白果是因彝族驻守这里的土目家以这里有一株大白果树而取名,候尼的意思是根据赫章(候珠)当时是海子的延伸名,其实白果这一带也是海子尾部的沼泽地。
      水塘(载洪波):载洪波在彝语里是坐骑山的意思,而水塘其名来自于后期的水塘堡。
      兴发(克卧):克卧是彝族一土目家支名,汉语称亮岩家,古时这里是其领地。这里矿藏丰富,兴发之名是因清朝时期有汉族在此办厂故沿用其名至今。
      松林(启尼珠):启尼珠为彝族一土目家支名,这里是其领地故名之。而松林之名是后期的名字,以多松林名之。
      雉街(溢几):雉街原来是彝语溢几的谐音名,但因为有野鸡的歧义故改为雉街以求雅。溢几地下河或隐藏的暗河之意。
      珠市(笃抽):珠市彝语地名为笃抽,是以土目家名字而得名。后来这个地方每逢猪日赶集,故叫珠市,珠市是去猪而取珠之雅。
四、        部分较为古老的传统彝语地名
      溢那:即汉语夜郎,这个地名由来很久,一般泛指整个古夜郎地区。在彝语中读音为“溢那”,意为很深的水,以彝语表达习惯为“水很深的地方”。根据《夜郎史传》记载和彝族口传文化,夜郎王城在而今的可乐粮管所所在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王城遗址占地约为15000平米,此地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后面接舍虎(彝语,一种灌木)梁子山脉,前方和左右高出坝子约40米,加之在两千年前两条大河在此交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而王城遗址犹如一方翘头之龙船,实为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之要地。
      溢那侯慈:在距可乐约3公里处丰收小学址段,彝意即深不见底的(黑澄澄的)海子之意,汉语俗称“夜郎海子”。据笔者调查的几位彝族老人的回忆,此地在解放前是一块沼泽地,方圆五六十亩地内长满了水草,里面除了水就是晃悠悠的泥浆,就是水牛不小心踏入也会招来灭顶之灾。
      溢那迈酋:在现在可乐的老街一带,距乡政府所在地约为两公里,与溢那侯慈毗连。溢那迈酋在彝语里为黑澄澄的水下游的集市之意。据笔者调查,这里原来是个很古老的集市之地。
      骂色:即现在可乐的麻腮,彝语里骂色为“兵主(帅)”之意,全意为:将军镇守的地方。此地位于可乐东北方向,92年撤、并、建前为可乐区的一个乡,现为可乐彝族苗族乡治下的一个片区。麻腮范围宽达十几平方公里,这里是旧时的云南镇雄彝族芒布部进入可乐王城的重要通道,是为古代夜郎政权保卫猓裸中央城堡安全的关键隘口。
      裸就猓:今可乐牧场村一地名,此处山高路陡、地势险要,为古时西北方进入可乐的重要通道,也是红二、六军团长征时经过的地方,翻过山梁即是我军著名独臂将军余秋里失去臂膀的“以则河战役”之地,余秋里时任红二六军团六师十八团政委。裸就猓,意为石头编织的门,在彝语里有坚如磐石、固若金汤之意,是夜郎时期的一重要关隘。有着神奇传说的“石海螺”就在此处,传说此石海螺是夜郎调兵遣将的神号,当有敌兵来犯,守卫在那里的兵丁就会吹响石海螺,随即夜郎周边“九裸十八嘎”的彝兵彝将就会闻号而来,敌兵就会在瞬间被消灭殆尽。(笔者曾经去吹过,几乎被吹响,只是还没有掌握方法罢了。不过笔者还想在这里小提建议,目前此石海螺也有被人为敲坏的痕迹,有关方面应尽快将此地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以便善加保护)。
      摩堵勾:即现在汉语称的懵懂沟,也叫夹马石。可乐往东南方向,首先要穿越险峻的夹马石峡谷。此谷长约2公里,谷底睡卧着许多被河水冲刷了千百年的滚圆的大石头,尽管现今的河水很小了,但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是水深浪急的大河。这里彝语地名叫“摩堵勾”,即要穿过密密麻麻的小竹林的意思。从这里往东南方顺谷而上,一出谷口顿时开阔了许多,这里已是辅处乡的葛布村。
      猓补:即现在的辅处乡葛布片区一带,彝语里猓补为“城门口”或“寨门口”之意,是以“猓裸”为中心“摩堵勾”为天险的以其功能为延伸的彝语地名,也是1992年撤、并、建前的乡名。听老年人说葛布在解放前植被较好,到处是一派山清水秀的景象。1904年**牧师党居人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葛布教会学校,从而使葛布这个深山里的彝乡蜚声海外。
溢那骂迪:为现今的朱市乡红星村和溢那村,彝语意为夜朗国屯练兵马之地。
      裸那欧,现为可乐的丰收村和春乐村一带,彝语意为煤藏之上的地方之意。这里与春乐接壤,地下煤藏丰富,历古来是人们开挖煤炭的地方。
      恒底:在现在的河镇乡所辖地,在彝语里是有海子的坝子之意。这个地名由原来被沿用为区政府名字,即恒底区政府,1992年撤、并、建结束后改区为乡后被划归河镇乡。
      毛谷:即今结构乡的毛姑村一带,92年撤、并、建前为一小乡镇。彝语里毛谷即为麻园地之意,是为夜郎时期的种植麻类提供制作布匹材料的基地。
      说捂露:即现在的辅处乡营塘村的说窝塘一带,与可乐接壤。彝语里的说捂露意为碾磨麦面的地方,是为粮食加工之地和从事食品加工的人们住的地方之意。
      阿计车:与可乐乡接壤,今为双坪乡的园街村地域,阿计即水西王安坤,以排行称也叫阿记,车是彝语里敬拜祭拜之意。其旁边是自吴三桂剿水西后阿哲家改姓隐居的第二站,于是阿哲家在这里安放了祖灵进行祭奠活动,阿计车由此得名。
      阿哲卡:与双坪乡的阿计车相连,意为阿哲家居住之地之意。这里目前还有阿哲家的火葬坟遗址和祖灵房遗址。
      阿哲启:阿哲启也叫阿哲酋,是赶集地之意,因是阿哲家开办的集市故叫阿哲启。此地也属双坪乡,在阿哲卡旁边的一处山坝子里,在这里耕种农户偶尔还会挖出埋藏土里的曾经用于建筑物的大条石。
      启酋溢补:在安乐溪乡的银坪村,直译为狗场河边,意译为属狗的一天赶集的地方,也是古代彝族用十二生肖定集场的遗存。
      倮布叩:在结构乡政府下游处,是以石头定的名字,后来演变为小家支名。倮布叩是阿维家支的再分,因其世代从事布摩工作故人们称这家为倮布叩布摩家。倮布叩布摩家解放前一直在结构开办学堂,其学生遍布赫章,可以说在赫章县一带的布摩文化传播上倮布叩家是立下了功劳的。
      安贾弥:此地为朱明乡辖地,安贾弥即安贾家的地盘之意。这里的地名是家支地名,安贾家是管理这里的土目,现已绝嗣。
扯勒:即现在的车浪,属野马川镇辖地,车浪源自扯勒之谐音。这里曾经住有一扯勒家族的后裔,扯勒是彝族土司扯勒部的称谓。
      诺素:在珠市乡与妈姑镇的交界处,属珠市乡。诺素即彝族之意,是用自称作地名。
      得娄采:即而今的七星关,在赫章县与七星关区的交界处,得娄采意为需要飞渡的河,寓意七星关河水之汹涌澎湃。
      葛姆野:即兴发、白果和珠市三乡交界处的大韭菜坪,葛姆野意为很大很圆的大山梁子。此地长有无边无际的野韭菜,每到农历的七月,山上到处开满了美丽的韭菜花,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旅游佳地。
      博社野:即小韭菜坪,在珠市乡境内,与六盘水接壤,最高点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博社野意为高高的山梁,这里常年有毛竹封山,到处长有各种珍贵的中药草。2010年小韭菜坪被评为全国十大避暑胜地。
      野努迭:即野里坝子,属兴发乡辖地,野努迭即山梁背后的坝子之意。
鲁欧鲁此溢:即六冲河,为龙江水之意。六冲河发源于夜郎故地的可乐一带,流经若干县境,最后流入乌江。
      ……
      如同星河般深奥的彝族远古文化,仅凭笔者一管之见是难现其风貌之万一的,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去发现,去耕耘、去付出!我的这篇《赫章彝语地名拾遗》就当是抛砖引玉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涌现出很多的彝族文化学者,他们会把彝族文化向更深处挖掘和更远处发扬。愿彝族文化的点点滴滴汇成涓涓溪流,最终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湍湍长河。

评论3

那列索卡Lv.7 发表于 2012-12-27 13:17:27 | 查看全部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学识渊博呀,继续出好文。转走了。
阿哲鲁仇直楼主Lv.7 发表于 2013-1-19 14:39:13 | 查看全部
那列索卡 发表于 2012-12-27 13:17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
学识渊博呀,继续出好文。转走了。

客气了,还需要努力学习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