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西昌行 (外一首)

3767 13
发表于 2012-8-17 14:07: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西昌行 (外一首)


                                                               张菊兰(彝族)

       那天,头顶的乌云在消融,诱人的阳光如开炉的铁水从云缝间流泻下来,渡亮了我的目光,渡亮了我的心情。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从春城出发,去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西昌。去西昌,这是第一次,可心里上完全没有陌生感,亲切、温暖、喜悦,充塞着我的每一个毛孔,让我恨不能插上翅膀飞。是的,我是去看望分别千年的亲人,用问候开启彼此的心门;我是想从从未谋面的同胞那里,找到灵魂的栖息地。我是去寻找灵魂,寻找彝人的魂,而不是去寻根。根是不动的,灵魂会像水一样流走。

       南高原的天空依稀晴朗,七月的火把点燃彝人的眸光。火一样的热情舞动七月,舞动燃烧的火把。可那闪亮的眸光,期盼不回传统。彝族传统文化逐渐被潮流冲淡,彝人的自豪感逐渐减少。祖先的荣光和辉煌已淹没在时间的流里,子孙们看到的只是现代文明下不伦不类的自己。他们无法抬起高傲的头颅,告诉世人我是彝人,我是彩云之南的彝人。看着这迷茫的家乡,看着这苍老的彝山,我不知道发生过什么?更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天空白云朵朵,找不到雄鹰矫健的身影;群山连绵起伏,基督徒的诵经声震荡山谷。宛转动听的母语在美丽的云朵下苟延残喘,古老的彝文成了陌生的天书,十月太阳历只躺在彝志里……彝族服装藏在箱子里,而不是穿在身上。也许改穿潮流服装,比较能应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可那涂脂抹粉的面容,依然遮不住鹰钩一样的鼻梁。彝族语言在一些年轻的彝人那里,成了陌生的鸟语。一些家庭,父母和孩子交流都得借助汉语。我感到悲哀!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激情洋溢地赞美自己的民族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作为一个彝人,我们不觉得自己民族语言是美的吗?我们不应该教会自己的孩子说民族语言吗?走近文明,学会流行,就要以丢弃祖先的东西为代价吗?我想大声呼喊,但我的呼声只是一粒沙子,渺小而微弱。“ 阿普笃慕,我族祖先。至今历年,二千八百……”(彝族祭祀大典祭文), 再怎样的修饰,我们还是阿普笃慕的后裔啊!曾几何时,基督教的十字架堂而皇之地取代了祖宗的牌位,耶和华的殷殷呼唤比毕摩的呐呐《指路经》来得更诱人。《让我们回去吧》的歌声,在声势浩大的基督的诵经声中奄奄一息。许多人忘了,孜孜普乌,才是彝人共同的家园。《指路经》所指的路线是那么清楚,九曲十八弯,一弯一拐都朝着祖灵的方向。可我们却迷惑了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归属。难道我们看不到祖先凝重而失望的表情吗?难道我们没有听到祖先恳切而悲哀的呼唤吗?你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从一滴水中可以看见太阳的光芒,那么一杯水呢?一条河流呢?就算我只是一滴水,我也要去寻找太阳的光芒。我用自己的舌尖舔干流到唇边的泪,吮净心灵的伤痛,然后仰望雄鹰飞过的那片天空,出发。我要去寻找灵魂,寻找彝人真正的魂。



                                                                               听《彝人之歌》

       伴着晨风,看一路的蓝天白云,听一路的温馨母语,我们来到了第一届彝族大学生交流会的现场。那是 2012 年 8 月 6 日的早晨。那个早晨,西昌的天空簇拥着白云,美丽多姿;西昌的街道清新宜人,车来车往。朵朵白云,像祖先迁徙时赶着的牛羊,像古战场上奔腾的骏马,像蓝天展翅翱翔的雄鹰,像支格阿鲁拉开的神箭……街道还是街道,店铺还是店铺,所不同的是每个门牌都有彝文。望着那些彝文,我的周身洋溢着温暖。我仿佛看到乌蒙山雪花飞舞,金沙江汹涌澎湃,雄鹰在天空翱翔,黑虎声声长啸。大风能吹醒彝人之魂吗?白云能激励我们发扬祖先的辉煌吗?喝一口矿泉水,清一清嗓子,让我们一起高唱《彝人之歌》吧!

       “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因为我在等待,雄鹰的出现;我曾一千次守望过群山,那是因为我知道,我是鹰的后代;……”一曲从彝人胸膛流出的梦幻般的歌,大学生们唱得激情澎湃、奔放嘹亮,如天风鼓荡峡谷恢宏的悲鸣,如惊雷敲破瑶池倾泻的呼啸,如万丈瀑布汇入滚滚江河,如春笋拔节空山悦耳的清音……“我是鹰的后代”,这些朝气蓬勃的学生的歌声,饱含着彝人的骄傲和自豪,饱含着自尊和自信,唱出对民族深深的爱恋。彝人的后代,仍然有大山一样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未来!“那是因为还保存着,无法忘记的爱……”,只要有这份爱,我相信彝人的天空会更加晴朗,索玛花会越开越艳,飞累了的雄鹰会再次翱翔蓝天…… “哦——哈呀,哈伊,哈呀……哈呀洛”, “哦——哈呀,哈伊,哈呀……哈呀洛”,那地动山摇、山鸣谷应的气势,似乎能喊醒沉睡的大山,喊出树木,喊出山羊和麂子,也喊出山下袅袅的炊烟……那是年轻的血液流动的喧嚣,那是清丽的天空弹起的晨曲,震撼人心,如声声鼓点,重锤着我的灵魂。我的心被一种复杂的情感纠缠着,感动、震撼、遗憾,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我是鹰的后代”,鹰以激昂搏击长空,注释生命,灵魂在光环笼罩中飞升,太阳在奋飞的翅膀上升起。神鹰之子支格阿鲁,射日降雷,英勇顽强,拯救万民于水火。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该做些什么?许多彝人已经在思考,大学生爱心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还很稚嫩,但毕竟是个开始。这一曲《彝人之歌》,应该能点燃彝人的热情,让我们看到民族的希望吧!我思索着,惭愧纠结得我的心发痛,眼泪循流在血液里。还有这样一首歌,这样一首能震颤灵魂的歌?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在红土地上的故乡,许多彝人的民族情结越来越淡漠,越来越多的彝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异化自己,却感觉不到悲哀。难道在彝族褂子上绣一个歪歪斜斜的鹰图标,在火把节的活动上出现,就能证明你是鹰的后代吗?难道能操一口带彝腔的汉语像模像样地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践踏祖先的文化吗?彝族,一个火一样热情奔放的民族,一个鹰一样睿智勇敢的民族。他们曾经用智慧创造了与玛雅文、甲骨文相媲美的古彝文,他们曾经拥有历史上最古老的太阳历。我们是彝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声音,相互提醒——“我是鹰的后代”。作为彝族人,我相信我们都不愿看到我们的文化走向消亡,我们愿意用生命演绎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有责任用灵魂守望一个民族的未来。这种责任就是彝人之魂,把灵魂找回来吧!从我开始。

       “我是鹰的后代”,这歌声会越传越远,传进每个彝人的心里,唤醒沉睡的心。

          2012-8-17


云南禄劝屏山中学( 651500 )  张菊兰


该贴已经同步到 思想谱写辉煌的微博

评论13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2-8-17 14:22:42 | 查看全部
张老师也去参加大学生交流会了啊,他们交流出点东西出来了没?
彝家马樱花Lv.7 发表于 2012-8-17 15:23:45 | 查看全部
彝人空间 发表于 2012-8-17 14:22
张老师也去参加大学生交流会了啊,他们交流出点东西出来了没?

找到了问题,看到了未来。但要慢慢来!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2-8-17 15:29:59 | 查看全部
彝家马樱花 发表于 2012-8-17 15:23
找到了问题,看到了未来。但要慢慢来!

值得鼓励!!!
瑶池大鹏Lv.1 发表于 2012-8-19 10:02:33 | 查看全部
不会说彝语是彝族人最大的遗憾!
彝家马樱花Lv.7 发表于 2012-8-19 12:12:18 | 查看全部
瑶池大鹏 发表于 2012-8-19 10:02
不会说彝语是彝族人最大的遗憾!

祖先留下的东西,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2-8-20 04:03:13 | 查看全部
小兰兰颇有收获的嘛,我去百里杜鹃还没什么反应呢,汗颜得很哦!
彝家马樱花Lv.7 发表于 2012-8-20 08:39:47 | 查看全部
阿哲鲁仇直 发表于 2012-8-20 04:03
小兰兰颇有收获的嘛,我去百里杜鹃还没什么反应呢,汗颜得很哦!

你一定写了很多爱情诗的哦!
gaoshunlian 发表于 2012-8-21 09:18:03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彝家马樱花Lv.7 发表于 2012-8-21 15:31:13 | 查看全部
gaoshunlian 发表于 2012-8-21 09:18
拜读了。

谢谢!不要用“拜”字,害羞。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2-8-22 13:17:21 | 查看全部
彝家马樱花 发表于 2012-8-20 08:39
你一定写了很多爱情诗的哦!

没有呢,眼睛不给力。
宗林Lv.6 发表于 2012-8-29 11:53:36 | 查看全部
欣赏,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感触很多,不仅仅是寻找彝族的根脉,是否来自“滋滋铺武”。与彝族大学生交流,有传承祖先的责任与展望民族未来的思考,很好,支持你!
彝家马樱花Lv.7 发表于 2012-8-29 12:35:36 | 查看全部
宗林 发表于 2012-8-29 11:53
欣赏,来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感触很多,不仅仅是寻找彝族的根脉,是否来自“滋滋铺武”。与彝族大学生交流, ...

传承彝族文化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但年轻一代才是希望和未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