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凉山彝族部落酋长

3712 1
发表于 2009-7-28 22:18: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公元20世纪50年代中叶,四川凉山还处于奴隶制社会,人们常说这里“部落林立”。那么,凉山当时有多少部落?据在民间实地调查,并根据现在尚存部落酋长后裔之名称,凉山彝族现有大小部落1000多个,其中大的部落有60余个。

  凉山彝族称“部落”为“木迪”,有“区域”、“管辖范围”或“领土”、“领地”之意;如“阿都木迪”、“沙马木迪”、“石扎木迪”等等,其“木迪”就是有“部落”、“族群”之含义。在凉山彝族中“部落酋长、酋王”称其为“紫”、“紫敏”或“紫莫”,有汉书里音译写着“兹莫”或“只目”的;在彝族历史社会中,自古世袭“部落酋长”一职,并掌有印信号纸的,彝族称之为“尼温”,比“部落酋长”略高一筹。据彝族《万物之源流》一书中记载,彝族古代共有48家掌管金印的“紫莫”,最早的见于唐宋时期的“蛮夷邑长”以及马湖部、阿都部、乌蒙部、沙麻部、邛部、落兰部、虚恨部、屈部、巴翠部、哈纳部等等的部落酋王。元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在凉山彝区实行“土司”制度,如有罗罗斯宣慰司、叙南蛮夷宣慰司、蛮夷长官司、雷波长官司、泥溪长官司、平夷长官司、夷都长官司、沐川长官司、阿都长官司、阿都副长官司、河西抚夷司、乌撒宣慰司、邛部宣慰司、沙马宣抚司、哈拉巡检司以及一些土千户、土万户、土百户、土千总、千户所、土把总、土乡总、土外委等等。

  彝族中所称呼的“紫”或“紫莫”不完全等同于汉语中的“土司”,也就是说汉语“土司”一词在彝族中是“紫”或“紫莫”,但彝语“紫” 、“紫敏”或“紫莫”不完全等同于或不一定都是“土司”。“紫”、“紫敏”或“紫莫”是在彝族几千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最高统治者,而“土司”是封建王朝在这些统治者中选取部分“紫”或“紫莫”、“紫敏”颁给印信赐封以“土司”之职;其他的“紫”或“紫莫”被汉语称之为“土目”或者“土舍”。凉山彝族现依旧称“紫”或“紫莫”的姓氏有:

  昭觉县:沙马、呷朵、沙里、吉觉、夫图、麻吉(绝嗣)、特可、马黑、勒吾(绝嗣)、莫色、阿别(绝嗣)、阿说、依火(绝嗣)、钦萨(绝嗣)、金恩、尔恩、尔乌(绝嗣);布拖县:阿都(绝嗣)、特觉(绝嗣)、帕产(绝嗣)、齐几(绝嗣)、布典(绝嗣);美姑县:利利(绝嗣)、黑来、窝苦、石义(绝嗣)、勒史(绝嗣);雷波县:阿卓、哈拉、甘哈(绝嗣)、结自、阿朵、诗普、体义、阿字、瓦撒;金阳县: 阿火(绝嗣)、阿资、阿勒、阿敏、纳吉、黑;普格:阿尼(绝嗣)、日史(绝嗣);西昌市:斯兹、勒格(绝嗣);冕宁县:左络、敏益、比尔;越西县:喜则、破火(普雄)、解帕(绝嗣)、扁日;甘洛县:黎迪、斯朴、鼎博(绝嗣);会理县:望都、望帝、者保、李布、勒;会东县:阵武、镇亿;马边县:司都、扯勒;汉源县:黎旨额夫。

(诗普尼温)

评论1

天空Lv.6 发表于 2009-12-30 17:18:42 | 查看全部
不错,多整点这种这个论坛才有意思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