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学发是解放前凉山彝族的四大土司之一,1998年,他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获得连任,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惟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他也是至今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彝族土司之一。
大凉山地区最早册封的土司是罗罗斯宣慰司,当地人称为利利土司。到了清代中叶,凉山地区已经有着大小100多个土司,其中邛部宣抚司(斯兹土司)、沙马宣抚司(沙马土司)、阿都长官司(阿都土司)、雷波千万贯长官司(阿卓土司)最大,被称为凉山四大土司。
土司之间有着复杂的亲缘关系,沙马土司和阿都土司也不例外。因此,当阿都土司两次绝嗣,面临没有继承人的危机时,都是沙马家的人,凭借着亲缘关系,上门承袭了阿都土司的家业。
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各个阶层之间是不能随意通婚的。土司们更是将这一禁忌发挥到极致,不但很少与另外阶层通婚,而且为了不使自己的权力因为子嗣众多而遭到分散,甚至并不鼓励过多地生育。彝族谚语说,“黑彝子孙以多为贵,土司子孙以独为贵”,即是指此。这也让不少土司面临绝嗣的尴尬境界。阿都土司就是因为绝嗣,不得不找到与之通婚的沙马土司来继承家业。
安学成出生时的阿都土司是都定臣。1937年,国民党西昌驻军104师师长李家钰杀掉了都定臣。年仅20岁的都定臣死后,阿都土司管辖的地盘大乱,阿都手下部族为了复仇,一度切断了西昌通往凉山腹地的交通,凉山治安甚至为之瘫痪。都定臣死后,阿都家绝嗣。直到1940年,安学成的叔叔——沙马家的安树德,按照彝族的传统承袭了阿都土司之位。
安学成长到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改嫁,安学成被接到了姑姑家。安学成的姑父就是斯兹土司岭邦正,由于斯兹土司承继了利利土司的家业,岭邦正也是当时凉山最大的土司。安树德死后,阿都土司的境内又是一片混乱。而安树德的两个年幼的儿子也因为生病死去。于是,身揣阿都副长官司印信的安学成就成为当然的继承人。但是安树德的死给安学成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他厌倦了部族之间无休止的相互攻伐和仇杀,但却没有能力制止。由于害怕遭到同样的命运,他一直住在自己金阳洛觉的家中,迟迟不愿到布拖去承袭阿都土司之位。就这样,从1945年到1950年,5年时间里,阿都土司之位都处于空缺状态。
1950年初,安学成动身去了布拖,在当地一些头人的拥护下,他承袭了阿都土司,至此,阿都土司之位已经传承了3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