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云南楚雄——传奇牟定

3469 0
发表于 2012-12-11 20:57: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牟定,史称髳州,地处滇中腹地。这里虽然没有名山、名水和名人,但有样东西却不能让人忘怀,那就是跳了上千年的左脚舞和唱了上千年的左脚调。
左脚舞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族代表性舞种,集歌、舞、乐、节于一体,已传承千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也是目前楚雄彝族自治州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舞种,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6月,云南省政府将牟定县命名为“彝族左脚舞之乡”。2008年8月,国务院将牟定彝族左脚舞收录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牟定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会走路就会跳左脚舞,会说话就会唱左脚调”,“阿哥跳断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高兴的时候,我们都会跳左脚舞,”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不论是过节还是平时休闲,当地民众都会围成一个个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随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蹉脚闪腰,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盈优美。弹起龙头弦子,吹起唢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伴着铮铮作响的三弦,一会唢呐伴奏,一会笛子伴奏,唢呐、笛子伴随着三弦美妙的声音,使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不由的跟起节奏跳起来,男女老少,一起跳着,唱着“阿里罗”,现场的节奏热烈而奔放。
牟定多山,彝族先民们大都居住在山上,土掌房或木垛房依山而建,他们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刀耕火种虽然辛苦,但也要把日子过得舒坦快乐,白天干活,晚上就来唱歌跳舞吧。于是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大伙就聚拢在一起,你唱一句我对一句,假如有什么东西来和着,不是更妙吗?于是就有我们现在叫的龙头弦子,也就是月琴。在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晚上就烧起熊熊的篝火,尽情地跳尽情地唱,想不到这一跳一唱就延续了1000多年,这就是牟定现在的左脚舞、左脚调。
当然有关左脚舞的传说就比现实更赋有神奇想象之处了:很久以前,牟定坝子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泛滥。彝族小伙阿里和彝族姑娘阿罗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他们挺身而出为民除害。众乡亲在这对男女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召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机会,把烧红的栗炭往龙潭里倒,然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怕恶龙翻身作恶,就在上面燃篝火,乡亲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后恶龙终于毙命。为了欢庆胜利,彝族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等制成了月琴,聚在一起手挽着手围成圈跳脚弹琴,唱“阿里罗”纪念阿里和阿罗。
“阿老表”、“阿表妹”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是浪漫又抒情的。他们可以一边劳作一边对歌唱调子,一人唱起百人应,高亢火辣的声调顿时会在田边地角,山头山箐飞去穿来。你用声音压我,我用唱词斗你;你来含蓄,我用直白;今天唱不过你,明天接着再来,分不出胜负,约定时间和地点,再唱调子再跳脚,比不下去睡不着。劳动中,声传情,字达意,来来往往,有的人就做成了一家子。
牟定有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就如歌曲《左脚舞的故乡》里唱到:“这方的山蕴育着舞蹈,这方的水流淌着歌谣,最美的舞是左脚舞,最美的歌是左脚调,”。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但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第二类是歌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 数百年来每到农历正月十六和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或有人家娶妻嫁女,夕阳西下之时,远远近近的彝族和其他民族群众不邀而到,弹起龙头弦子,男女和声或齐声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欢跳左脚舞。
心之忧之,我歌且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喈叹之;喈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左脚调来源于民间,因而大多具有表情达意功能;同时,左脚舞表演一般在热烈欢快气氛中进行,因而具有极强的娱乐功能。牟定人跳左脚舞,不仅在高山顶上、月亮箐里,不仅在清水河边、三月会场,不仅在房屋中、青棚下,还在政府公务活动中心;牟定人跳左脚舞,不仅在逢年过节时、庆典开会处,不仅在办喜事及亲友聚会时,就是拜寿脱孝时也要进行。左脚舞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雅俗共赏的价值,在彝人生活中体现着很高的抒情娱乐特点。
    牟定,左脚舞的故乡。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是民族传统盛会"三月会",届时,既是彝族歌舞的海洋,又是商贸活动的热浪,场面非常壮观。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