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父子羊贼的笑话

2949 0
发表于 2013-1-19 12:1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搜集:陆德安


       故事流传于攀枝花彝族民间,早在民国初期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生活在极度贫苦的山区人民历尽生计坚险,为了求得最基本的存活空间。人们几乎散失最基本做人的道德底线,一部份人做出了人格丢尽的各种勾当,他们女娼男盗,烧杀抢夺无恶不做扰乱民生造成了极度恶劣的社会环境。地处金沙江西北部的一个僻静村庄,这里居住着彝、汉民族为多数的自然村。村里大多数土著人户尽管生活清贫艰苦,但他们有地的种地、无地的过着流落他乡帮工乞讨的日子,而在该村里一家李性父子却在干着偷鸡摸狗的伤天害理勾当;彝族性氏为‘我木’名‘我木海解’儿子名‘瓦库’。在当地村里一直流传着这一家人神奇般偷羊的传说,并能上朔到他们祖祖辈辈,这一家人如果一辈人当中没有一个做贼的话,那么这一家族就会断种而无后续的说法;所以这神偷家偷羊的祖传世代相传至今,更为神奇的是每当在盗羊活动时神符就会降临天空会降雾串雨、形成一道障眼法术、助偷盗羊子的猎手频频倒手,就这样他们的家传神偷传说反而在当地传颂为神偷的佳话。

    我们西南边陲小凉山彝族人有一种世传的习惯;假如主人家的羊子如果正在偷盗时未被逮个正着地话,事后常规不在进行追究;这可为从业偷鸡偷羊的行当提供了长久及不衰的作业空间,干这个行道的从事相传几代总结摸索了特殊的绝活。就像彝族的谚语里所说的一样,‘库惹栖溺溺’‘傻惹孤巴巴’用汉语说法:是偷盗者一生光丝丝、贫穷者一世光冬冬的含义。有一个酷暑盛夏的夜晚父亲我木海解、儿子瓦库正发愁今年过火把节的生活没找准着点,父子俩坐定把村里户外进行斟酌排查,最后定夺到山那边苏嘎村庄里去偷一支羊过‘火把节’在一个漆黑的深夜父子出动了,走到半路上父亲我木海解给儿子瓦库千叮万嘱:“瓦库啊,一会儿我俩走进羊圈门口时,我先进去你跟随我,千万小心慢慢的摸摸到羊角最长的、再往下摸摸到胡须最长的一般都是大扇羊,搞定后往门口小心的退不要支声”父子俩走进村庄摸到一家平时羊子最多的一家院理,猫手猫脚走进羊圈门轻轻的把门打开,先后钻了进去,俩人在羊群堆摸啊摸在父亲还没准目标那煞间,儿子瓦库就搞定了,由于是第一次出手心里不时得发慌,儿子忘记了摸羊角再加上村庄里的狗不停地嚎叫,顺手一摸摸着胡须最长的就往门口拢拉因为此时父子都得弓着腰在羊圈里半跪式的退回,狗的嚎叫羊主人起身的动静,儿子拽住那把长长的胡须打匍匐退到出村口,“搞到了老大;是一支胡须最长的!”在此时全村的撵赘人男男女女打起火把出动了,‘快松手呀!瓦库我是你的老大老爸’......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