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背景新闻①
建议以03年彝族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之成果为基础继续申报世遗
由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主持、香港世界遗产研究院、中国无形资产研究院、亚太人文与生态价值评估中心等参与联合组成的古彝文与世界古文字比较研究课题组,于6、7、8月连续三次召开“中国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香港)研讨会”,反复围绕中国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提议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中国古彝文在世界古文字中的价值地位评鉴与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建议报告》。
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名录》文件中阐述:该名录“与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突出世界价值的遗址一样,同样是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
研讨会形成的该报告表达了该课题专家团队形成的共识性意见:建议中国彝族方言区应充分利用彝族文献档案于2003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既有成果,对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中国古彝文进一步深化研究,强化保护,丰富完善,特别是把现有及民间尚存的彝文典籍、历史文献史料等整理成为成套彝族字典,再把古字典、古文献作为配套档案,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程序,积极启动和推动中国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世界记忆工程名录)的工作。
(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新闻组 赵德靜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