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博物馆专家征集组一行到晴隆县文彝族大满寨,对当地群众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族服饰等开展考察征集工作。
三宝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1956年建三宝民族乡,1984年改三宝彝族乡,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0.4万,彝族占33%;辖三宝、大坪、干塘3个村委会,农产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菜籽村辖树林、高埂、庄子、菜籽、磨石、田坝、团坡、横路、丫口田、大满寨、小满寨共15个自然村寨,现有830余户,3400多人。适宜多种优质牧草生长,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中草地畜牧业占较大比重,占农林业产值的87%。
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意为“姑娘出嫁舞”,是流传在三宝彝族乡及相邻的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种世代传承的原生态舞蹈。由于其“以足传情”的特殊表现形式,被人们誉为“东方踢踏舞”。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中,《阿妹戚托》以其独特的民族韵味和原生态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夺得银瀑奖,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
此次开展征集工作,省博物馆征集组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本着抢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目的,结合新、老馆陈列布展的需要,开展展品征集工作。注重藏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品质、系列化等,对拟征集的藏品进行真伪鉴定和价值评估,进行有偿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