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2013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乡野场村举办彝族火把节暨彝族民俗系列活动

10174 4
发表于 2013-8-2 12:26: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2013年08月02日  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刘娟 罗振飞 刘宽怀

4.jpg
“新娘”骑上马被送去“新郎”家。
2.jpg
姑娘出嫁舞“阿买戚托”
1.jpg
彝家三道酒
3.jpg
姑娘出嫁舞“阿买戚托”

2013贵州省兴仁县大山乡野场彝族火把节视频
上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zNTk5MTE2.html
下集: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0Njg2OTg4.html

亮点黔西南讯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公历7月31日)是兴仁县大山乡野场村彝族火把节,当地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文化活动纪念这一节日。

  大山乡野场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有彝族人口2000多人,至今还保留完整的彝族文字、彝族婚俗以及婚嫁舞等传统文化,被称作中国“吉巴达艺术之乡”,其中彝族婚嫁舞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各类综艺节目舞台和获得各种原生态舞蹈大赛奖。为传承和弘扬悠久的彝族文化,野场村每年都要举办火把节。彝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四方宾朋来到彝族山寨,首先要喝三道拦路酒。

  四方宾朋在露天广场观看了彝族同胞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演出以舞蹈、木叶独奏、敬酒歌等为主,并首次真实展现了彝族整个婚嫁过程。彝族婚俗分为定亲、烧香、出嫁、回门等过程,当男方家的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要遭到女方家姑娘们用柳条轻轻抽打,同时还要对歌喝下三道拦路酒和咂酒才能到达女方家。彝族姑娘出嫁这天,寨子里的姑娘要为新娘跳起婚嫁舞,以表示依依惜别之情。新娘和伴娘头戴斗笠,骑着马穿过象征富贵吉祥的金门、银门、铜门和铁门。新郎、新娘回门时,男方家的彝族小伙们则要向送亲的姑娘们脸上抹锅灰,又叫打花猫。整个婚嫁过程曲折坎坷,但又充满情趣,体现了彝族同胞崇尚生活、向往幸福美满。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火把节的高潮是篝火晚会,在篝火晚会举行之举行了非常庄重的祭火仪式。彝族火把节源于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庄稼遭受虫灾,彝族同胞就打着火把奔跑在田间驱虫获得了丰收,后来演变成火把节。祭火仪式上,彝族摩师念念有词,纪念火把带给他们的丰收。随后并点燃圣火,男女老幼拿着火把,将圣火绕场一周后点燃篝火,在强有力的音乐节奏下,大家围着篝火尽情地跳舞,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刘娟 罗振飞 刘宽怀摄影报道)

评论4

倮木阿云 发表于 2013-8-2 19:20:54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倮木阿云 发表于 2013-8-2 19:40:19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3-10-5 14:26:51 | 查看全部
一个民族乡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很不容易。证明近个地方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
雅姆阿松楼主Lv.9 发表于 2013-10-8 16:28:49 | 查看全部
狄鼠米口体 发表于 2013-10-5 14:26
一个民族乡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很不容易。证明近个地方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

是民族村哦。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