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篇——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
文物篇——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
作者:阿牛史日 来源:毕摩文化网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方,是彝族文物较为集中的地区,
作为20世纪50年代前还保留着完整的奴隶制度的地区,其文物主要是奴隶制度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于研究彝族生产生活史与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历史与认识的原因,凉山彝族除了珍藏自认为珍贵的金银器具或被家族视为护法神的宗教用具、有“吉尔”护佑的家庭护佑神器具外,一般没有文物收集的传统,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物任其自生自灭。上世纪初,英、法、美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探险家、学者、传教士深入大小凉山腹地,搜集了不少彝族文物,并运回自己的国家保存,通过他们的宣传与介绍,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在祖国的大西南的凉山,还有一个被称为“倮倮”民族的彝族社会有许多宝贵的文物,于是在三四十年代,国内一些学者深入大小凉山,开展民族学田野工作,搜集大量的彝族经典、文物,先后被收藏于华西大学博物馆、南京中央研究工作院、中央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些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50年代,国家把调查收集民族文物列入工作日程,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与征集工作,许多县都成立了自己的文物所,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有些文物经鉴定被列为国家一级民族文物,有的文物遗址被列为省、州保护点,受到了应有的保护,民族文物研究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纵观凉山彝族文物,这些文物种类繁多,范围很广,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一般而言,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性来看,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用具,如农业畜牧生产工具、服饰、饮用器具、文献古籍、征战用具、宗教用品、乐器等,不可移动的文物主要是传统民居、村寨典型建筑、古墓,有历史影响力的名人名居遗址,如凉山美姑的彝族祖先古候曲涅会盟分支遗址、普格的分母石、昭觉的博石瓦黑岩画、美姑的阿苏拉则藏经楼遗址与濮人岩画(据考证距今三千年左右)、黑海结盟遗址等,这些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史的遗迹,是彝民族记忆的回响,构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美丽的人文景观。下面择可移动的文物做一个简要介绍:
可移动文物往往是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战争、祭祀用品,是表现一个民族生产生活史的重要见证。
一、古代生产类文物:这类文物主要有犁、耙、锄、背架、筐、箕、碓、磨、刀、弓、弩、矛、木锤、猎网、兽夹、套索、飞石索、纺织工具,是见证彝族生产力发展史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凉山彝族农业、畜牧民俗具有极高的价值。除各县文物所、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收藏少量外,多散存于民间。
二、古代衣具与装具类:不同土语区的服饰艺术多姿多彩,不论是圣乍土语服饰的古朴凝重,所地土语服饰的简明华贵,义诺土语服饰的精美艳丽,还是男子服饰的威武庄严,女子服饰的多彩富丽,都是凉山彝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创造,是其审美观念的对象化,构成了凉山彝族社会美丽的华章。这些服饰文物,是彝族生活史变迁史的重要历史的见证,对于研究彝族的美学思想、哲学、生活习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在凉山彝区,各类生活装具,古老的柜、箱、箩、盒等也是重要的文物,在各文物所也有不同程度的收藏。
三、古代饮用器具类:彝族的饮用器具种类很多,质地各有不同,有木、竹、银、金、皮等胎制,从用途而言,主要是有餐具、酒具等生活用具,主要包括碗、钵、杯、盔、盘、壶、匙、瓢,多饰以精美图案,尤其以漆器、银器、皮漆为贵,标志着彝族文明与艺术发展的程度。
四、彝文古籍类:彝文古籍是凉山彝区非常独特的财富,是彝族文明史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尤其是被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的毕摩文献以手抄的形式掌握在毕摩手中,其种类繁多,内容涵盖了古代凉山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哲学宗教、风俗礼制、医药卫生、农业畜牧等,是彝族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标志,值得注意与保护。
五、征战用品类:此类文物在凉山文物中最为亮丽,也多为民间所保护。它不仅以历史的悠久与做工的精美受人喜爱,而且由于是战争用具,倍受具勇猛精神的彝族喜爱,主要有头盔、铠甲、护颈、护膝、护腕、战刀、箭、矛、戟、土枪、宝剑、箭筒、牛角号等,除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外,各县博物馆、文物所有收藏。但更多地散落于民间,尤其昭觉、美姑民间最多,流失也最为严重。
六、古饰品类:彝族不论男女,都喜欢挂带一定的饰品,如骨针、骨簪、海贝、玛瑙、玉佩、珊瑚珠、密腊珠、针筒、头饰品等,是彝族美学史的发展见证。
七、毕摩仪式用品:毕摩作为古老而独特的宗教人员,拥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用具,主要有神扇、神签筒、神铃、神笠帽、笔、法网,这些用具不但是他们做仪式的重要凭据,而且是民族文化史上独特的文物。现存于美姑县文物所的阿苏拉则神铃,据传有一千多年历史,质地为铸铁,外铸有羊、狗等野生动物、神枝、日月等图案,做工精美,是国家一级民族文物。
八、古代乐器类。主要有笛子、玛布、月琴、口弦、二胡等。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乐器非常丰富,这些乐器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已逐步流失,同时,作为文物的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所以基本上在民间流散。
拼命的死缠烂拖 以为会得到一些什么..
--------------------------------------
情缘论坛采集器支持§5D6D┊Disucz!┊UU1OO1┊Dvbbs动网版┊BBSXP┊94kkbbs┊U9U8┊天天┊ttsite┊动网讯坛┊xuntan┊XO51新河┊6kbbs┊PHPWind┊6kbbs-vtbbs-dunkbbs┊DVBBS PHP┊DVBBS .NET┊PHPBB┊vBulletin┊LeoBBS X┊雷傲等 接受论坛软件定制!
情缘标准版支持§易想商城┊阿里巴巴┊慧聪┊淘宝┊易趣┊织梦┊PHP168┊等CMS程序的采集和发布功能
情缘数据 http://www.xiugoo.cn [您身边的领航者] 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谋发展 技术支持 QQ:399599451
http://www.xiugoo.com/bbs 情缘站长之家 网赚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