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民间故事'背篼'

3281 2
发表于 2013-10-17 12:43: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彝族民间故事'背篼'

/陆德安

在当今世人人性大变革,古老的民族文明几乎丢失的道德滑坡年头.谨以该古老的彝族民间故事飨食读者,并换位各自的思维,掂量人  文世态的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美德,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热爱民族/更要热爱生活的传统文化。
                                       
相传在我们彝族人古老的文化传统生活里,最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民族情感与对生命的珍重,对人间的友爱,尊老爱幼是古时从不丢失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保持几千载,从不失落。

这个故事发生在彝族进入'奴隶'社会阶段的前后.在一个极为贫穷的古老彝族山村,住着几十户人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经济极度落后,自然灾害频多,瘟疫猖獗,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发,历史上彝族人确实过着民不聊生的深渊日子,但彝族人与人之间同样高度的保持着扶老携幼亲情互溶不离不弃的民风民俗定理,并代代相传淳淳教诲、以父教仔、以母育女的传统美德。

在当年这个彝族村庄受自然灾害严重,几乎所有的庄稼无收,生活极度的困难,普片的村里住户生不了火,加上阿赫一家人当年多病而饥饿的阿赫兄弟的母亲和其他兄妹相继离开了人世......

先后的亲人相继离世给阿赫弟兄俩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给兄弟俩留下的是一位年高七旬的老爸,  这老爸得了一场病后,一双眼睛全病瞎了,一点都看不清了,整天坐在家里动不得,就连吃喝拉撒全靠弟兄俩来侍候。日子一天一天的更为难过,如果没有这个双眼瞎的父亲,兄弟俩就是出门去讨口要饭,以为生计是完全单单纯纯的无牵无挂,可是眼下的父亲就是兄弟俩的绊脚石,很是难为情。有一天兄弟俩谋和了一下,不如把双眼瞎的父亲想个辙子把父亲哄骗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让他不知不觉中了结晚年为万全之策的想法,最后兄弟俩想了个最全的办法是把父亲用背篼背道离村庄很远的悬崖边让他自行滚下了结最后的人生。就这样谋和好后,有一天兄弟俩假装最孝顺的样子,用家里最好的食物

慰劳父亲,同时还给父亲斟上二两酒,在父亲酒足饭饱后,两兄弟就用一个背篼把双眼瞎的父亲背上,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村外走去,走到密林深处,背到悬崖边,兄弟俩把父亲连背篼一同凳在深高万丈的岩边,并嘱咐父亲;‘不要动,我们兄弟俩起打点柴火来给父亲你取暖,是因为今晚走不到姑姑家了;所以今晚咱仨爷就路宿了,并再三叮嘱一会儿如果火大了你老人家就往后退一点’兄弟俩把火烧然后,对父亲说,‘您老坐好,我俩起捡柴’正当兄弟俩转身要逃的一瞬,那双眼瞎的老爹开口了;‘儿子你俩最好把那个背篼背回去’两个儿子停顿了一下,反问‘ 为什么要背回去呢?

父亲说‘以后你兄弟俩成家了、有儿了、儿子长大了,已用这个背篼把你俩背到这里来,不是以好嘛’兄弟俩听了父亲的这句话,顿时觉得脚趴手软动荡不得,于是兄弟俩嚎啕大哭,下跪连声叩头,把父亲又往家里背。时隔几十年后,那双眼瞎父亲自然过逝,俩个儿子峰回路转,时运到来、逃避过了自然灾害,双双娶妻育儿养女,人丁兴旺。



该贴已经同步到 苏月飞阳的微博

评论2

微博评论Lv.1 发表于 2013-10-17 22:45:33 | 查看全部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3-10-21 17:38:31 | 查看全部
这个故事从小就听过老人说,黔西北许多村寨的同胞都会,很亲切,也很有教育意义!要是能多搜集一些这类故事更好。前些年曾看到纳雍编了这样的一本书!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