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海子,一个用生命冲击文学极限的人

3185 0
发表于 2014-3-26 22:57: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哲鲁仇直 于 2014-9-2 22:47 编辑

9d82d158ccbf6c81a66a6662bc3eb13532fa828ba71e68e6.jpg

b17eca8065380cd7f0af9451a144ad345882b2b7d1a2a9e4 (1).jpg

海子,一个用生命冲击文学极限的人

——谨以此文纪念海子逝世二十五周年

文/阿哲鲁仇直


       海子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些年,我一直沉浸在包办婚姻的折磨中,当然也就没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情怀。读中学的时候我也有接触过一些诗歌,不过那个时候改革开放还没几年功夫,加之农村比较闭塞,就是在配有阅览室的中学里,想要找到一本好的课外书籍那也会是相当的难!
       那时候我挺爱去学校那又老又破旧的阅览室,因为那里是我唯一获得课本以外知识的地方。我读中学那会儿,正是海子在北大尝试着诗歌创作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时候,不过我并没有在阅览室里遇见海子——那个用生命冲击文学极限的人。其实那时候我接触得多的课外读物还是小说类的,诸如《苦菜花》、《林海雪原》、《水浒》什么的,而于诗歌,我首先接触到和喜欢上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相比郭沫若这些大家,海子的诗歌在阅览室见不到也不奇怪,那个时代开放程度还不是很高,再说海子“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的名头又怎能被刚刚开放的社会所完全接受!一种新思想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于诗歌也是一样,诚如海子的“诗歌就是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观点,特别是”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思潮,无异给因文化大革命运动沉寂了十多年的中国文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人们需要一个缓慢的释放和接纳过程。
       而于海子的自杀,假若仅仅是因为人们对自己诗歌的不认同,我想海子没必要把温热的血肉之躯贴向冰冷的铁轨。就如当初第一首诗的出炉一样,人们接受了你是海子,人们不接受你依然是海子!可惜那时候扎西拉姆多多那脍炙人口的《见与不见》还没有出世,要不海子看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这样广如天阔如海的情怀,或许那山海关的铁轨上就会少了一个幽魂,而这个世界便会因此多了个不同凡响的、站在大海边等待着春暖花开的诗人。也有人说海子是因感情事而轻生,而作为一个具有着超凡思想的海子来说,怎么就不来一段一如扎西拉姆多多的“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的淡然情怀去自我解脱?
       曾记得有个智者说过一段话:你的诗歌让人记得了几首你是幸运的,你的诗歌让人记住了一段甚至一句你也是幸运的……我想海子于我之幸运大抵也在于此了。是的,我是不喜欢海子的诗歌,当然是除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我甚至没有安心的读过他的一首诗!也许当时在海子周围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不是不肖而是因为不能明白海子的情怀。我在想,此刻在那个世界里的海子,一定在诅咒着我们这些人,也诅咒着这个曾经叫他苦痛不堪的世界?
       人们说海子是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而从创作的高度出发,我并不赞同这个说法。因受创作者本身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那不是本质问题,不过不管这个极限是否存在,海子最终用生命做出了回应,不论对错。当人们提及海子卧轨之事时,我依旧记不下来他的一首整诗,甚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多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在心底哀叹,哀叹着他的早逝,哀叹着这个世界陨落了一颗可能的诗坛泰斗。
       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诗歌,是从郭沫若的《女神》开始,继而是余光中的《乡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有席慕蓉……还有仓央嘉措……还有扎西拉姆多多……也许我是个自私的人,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喜欢过一个诗人,我总是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隔离开来;也许我太过于追求完美,在我的意识里作品远比作者更重要,只有作品才会是最完美的……而当想到海子的死,我的心便有些隐隐作痛,为什么当初不去好好读读他的作品,或许读的多了也就会喜欢了。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海子悄悄地走了,没有人看见过他离开时最后的模样,他没来得及看到自己亲手绘就的“春暖花开”之美景,也没来得及住进自己搭建的温馨小屋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海子是不幸的,他违背了他曾经写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誓言,也与《见与不见》失之交臂。我在想,要是海子没有匆匆离去,那么他定然和扎西拉姆多多变成好朋友……海子也是幸运的,幸运就幸运在他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朵诗海奇葩,也让很多人因此而记得了他,并一直怀念着他。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从包办婚姻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也有了一些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兴致,而海子呢?他一定也在另一个世界里悉心地搭建着他的温暖小屋,他在劈着柴,他在喂着马,他在环游着他痛苦而灿烂的诗歌世界……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