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喜:用灵魂唱民族的歌
陈武帅
在威宁板底,彝族同胞是徜徉在歌舞里的民族,唱歌和跳舞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深厚的民族文化孕育了许多民歌王子,原生态的歌声张嘴即来,如天籁般的歌喉里流淌着歌者对民族音乐的深深热爱。
早就听说板底有个老师叫罗清喜,他对民歌的痴迷几乎到虔诚的地步,民族音乐的细胞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他和文友德创作的歌曲在乌蒙大地的赫章县珠市乡、雉街乡、妈姑镇,威宁县板底乡、盐仓镇等彝族聚居乡镇传唱,在大街小巷、在彝村山寨颇负盛名。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凡有井水饮处,皆有人唱他们的歌。
怀着对民歌的敬仰和对歌者的钦佩,记者采访了这位乡村小学教师,这位用灵魂唱歌的民歌王子罗清喜。
最初的歌声,唱给心爱的人。
在工作之前,罗清喜有贫苦而难忘的求学经历。他像许多大山里的同龄人一样,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在求学的道路上闯出一条阳关道,实现鲤鱼跳龙门的理想。一贫如洗的家庭没有供他上学的费用,罗清喜就利用寒暑假打工挣学费。下井、打临工,什么苦都吃过,他对生活就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感悟。
板底乡是歌舞之乡,每逢端午节、火把节和彝族年等传动节日,青年男女都会赶花场唱民歌,彝语里的曲谷就是一种情歌。这个时候,天生好声音的罗清喜就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也就是从那时,他深深地爱上了唱民歌。
遇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彝族同胞会用歌声来表达。
“唱歌不仅是喉咙里唱出的歌声,还是用心灵唱出的歌,首先你要自己感动自己。那种震撼心灵的歌声会打开爱人的心扉。唱到听者的心里去,好听的歌会让姑娘怦然心动,悠扬婉转的曲子会勾人心魄。”罗清喜说,好友文友德就是在花场上用歌声征服了现在的妻子。
罗清喜在威宁读书的时候,为了节约钱,常常从家徒步到威宁,经过苍莽的百草坪,大把寂寞的时光,他用歌声自己唱给自己听,唱给深邃的大山听。
传唱的专辑,为了民族音乐。
认识罗清喜的人,都说他是个朴实到极致的人。戴着深度眼睛,不修边幅,衣着简朴随意,他却是一个教书小有名气的老师,一个对民歌痴迷的民歌信徒。
他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教育事业,业余时间玩玩他喜欢的音乐。
“在方圆几十里,每逢人们办婚嫁迎娶等喜事,都要请罗清喜和文友德来唱敬酒歌,只要抽出时间,罗清喜都会欣然前往免费唱歌。所以在板底,你可以不认识刘德华,但没有人不认识罗清喜。”好友文浩骄傲地说起罗清喜。
近年来,板底乡对民族文化高度重视,歌者罗清喜有了更广的舞台。2011年,板底乡阿西里西艺术团成立;2012年,《来自彝乡板底的呼唤》出版,板底村荣获“全省30个最具魅力少数民族村寨”殊荣。罗清喜在大型mv《来自彝乡板底的呼唤》专辑里倾情演唱了《朋友》、《月亮星星伴你走》等歌曲,他的歌声在茫茫大山里四处传唱。
罗清喜的屋里放满了许多奖状,多年的努力有了回报,他看到自己心爱的民歌得以流传,很是欣慰,他还给记者轻轻地唱起了那首歌----
“远方的亲戚,四方的朋友,才来就要走,为何这样忙,本想咱们多聚聚,可又留不住,可惜了,真可惜!可惜了,真可惜!不得不走咯,请举杯中酒,共同干一杯。月亮星星送你走,月亮星星把你送!月亮星星送你走,月亮星星把你送!愿一路平安!”
据说,这首《月亮星星伴你走》将入选威宁十大民歌。
喜爱到挚爱,做一辈子的歌者。
谈起唱歌要唱到什么时候,罗清喜说:“我唱歌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纯粹是发自心底的喜爱,生命不止唱歌不止,唱歌是一辈子的事。”
“现在板底的许多彝歌都失传了。做出来的音乐,大都是一个调。事实上彝族音乐,分得很细,不全是山歌。不同的场合才唱不同的歌,但是现在什么场合都在唱曲谷。”罗清喜表达了自己的隐忧。
“我们学校每次到县城演出时,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尊重和认可。通过组织这些具体的表演,民间文化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和传承。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光彩,才是对民族音乐最好的传承。”罗清喜说。
据悉,板底乡拥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还有美丽的百草坪,旅游市场潜力无限。
罗清喜还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谈起下一步的憧憬,他准备申请制作咂酒的商标,让更多的人品尝彝家咂酒,让更多人听原生态的民歌。
作者通讯:贵州省威宁县威宁日报社
邮编:553100
电话:15885274601
Qq:24671467255
该贴已经同步到 苏月飞阳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