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夜郎自大之失落的夜郎

2115 0
发表于 2008-6-7 21:0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夜郎自大”在中国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今在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见《史记。西南夷志列传》),后来用“夜郎自大”比喻妄自尊大。
  民间流传夜郎古国的国王姓竹。传说前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忽然有三节大竹子飘到她的脚边,竹筒里隐约传出小孩子的哭声。她急忙捞起来拿回家剖开一看,竹子竟是一个小男孩,女子把他抚养成人。后来他成了夜郎国的国王。夜郎国的国土很小,仅与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人口、牲畜都不多。但是国王自以为统治着一个很大的国家。
   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并县),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华阳国志。南中志》),由于文字记载的简约和考古发掘材料的相对缺乏,对古夜郎的理解实在少之又少。夜郎一直是一直萦绕历史学者、考古学家乃至普通民众心中的谜,挥之不去。
  史学家司马迁是介绍夜郎的第一人。他在《史记。西南夷志》中如是说:“西南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西南夷是汉帝国对当时的成都平原以西及其以南的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一个笼统称呼。具体言之,成都平原以西的称西夷,以南的称南夷。上面的话简要说明了该地区方国众多,其中夜郎最大;夜郎居民椎结、耕田、有固定住所,生活方式不同于随畜牧游的其他民族,比如苗族,他们原先生活在草肥水丰的黄河流域一带,一场举世闻名的“逐鹿之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振聋发聩华夏文明的苗族大迁徙。公元47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剿“武陵五溪蛮”是迫使苗族第四次大迁徙的动因,这支苗族披风斩浪历经艰难,南下广西融水,溯都柳江而上抵贵州榕江。我们讨论的不是民族的问题,但可以想象,当时贵州境内小国林立、狼烟不绝的景象,着实让人惊奇。这些小国,史书称“小邑”,有且兰、谈指、同并等至少20多个,夜郎只是其中一个。
  夜郎,这个在《史记》里记载有着10万精兵,满坝良田,于盘江上下舟楫往来神秘古国,早在两千年前折戟沉沙,被岁月淘洗,被时光漂白,泯灭得无影无踪。就在现在,我站在蓝天白云下对着如海苍山有遍遍呼唤,那梳着高原发髻的身影和他们艰苦创造的文明,却在黄土下寂然无声,历史永远不能原谅我的无知……
  夜郎在历史上大约存在二、三百年的时间,它是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而较乎中国的楚、巴、蜀诸国,它只不过是一个小国,因此历史对其着墨不多,也许,司马迁对夜郎本身就知之甚少,所以,在他之后的范晔之流才用迷离的笔法将我们引入夜郎的神话之中。
  历史总有正史,但后人总喜欢历史之外的传说,影响后人对历史的曲解,基本缘于此。

  楼兰,留给我们的是思索,而夜郎呢?却是挥之不去的惆怅。
  夜郎和楼兰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可夜郎和楼兰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历史像生命一样延伸着,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却如每个人对童年的回忆对生命的追问一样模糊。关于夜郎的传说是人类在劳动生产中诞生的,它给人们对历史的追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拓宽了空间。然而,这种对历史的追究,是神秘而真实不足的,它对人们真正了解逝去的历史并没有多大意思,反而对考古学家的怀疑,怀疑使考古学家开始了大规模的艰苦探索,一个考古学家是不允许存在丝毫的含糊。人类对历史的了解是有着强烈愿望,同时是考古学得以产生、发展、存在的依据,文字记载着无法给人们的满意答复,所以考古变得热门。

[ 本帖最后由 菲菲-阿嘎 于 2008-6-8 12:46 编辑 ]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