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龙正清:彝族布耄三教文化体系概论-首届布摩文化论坛论文集

2991 0
发表于 2014-10-8 10:22: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彝族布耄三教文化体系概论

龙正清(贵州毕节)


  摘 要:彝族先民是中国西南文明最早的世居民族,以先天八卦二元哲学文化体系贯穿在祭祀,叙史和教化三大文化体系开发中国西南大地而成为文明最早的主体民族。他们自称“恒纪能俦数”而简称“能数”,就是乾天之下国家宫廷氏族的意思,今称彝族。约在公元前48世纪就开始启用先天精气易八卦天文历法,到了公元前45世纪,验用气象时制历法教民农牧,普及五谷,驯养良畜,按八卦星象布局分野而形成多氏族部落王国。部落王国氏族发展成为今天的众多民族成份,历史和文化全然记载于古彝文献之中。彝族布耄三教文化体系就是西南民族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翔实载体。

  关键词:布包  布耄  耄史  祭祀  教化

  彝族先民是以文字记载的先天易学、社会文明史和易理史章歌文三教体系作为教化之本开发西南大地,通常谓之“弭弥撮道纪”,意为天地合体“盘古人”开天辟地人文社会科学文化体系。圣师叫布包,教化师叫耄史。布包是发明创造天文、地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盘古人创世文化的圣师称谓,耄史即根据布包(圣师)的天地人文理论谱写成歌文普教于民的教化师称谓。布耄,是布包和耄史的合称,其含义是根据圣典而施教的师人。在习惯用语中掌经坛主祭祀者称布耄,给大众演唱歌文执教者称为耄史。在本部主祭叙写历史时你就是布耄,出门赴悼传授经典史章歌文时你就是耄史。布耄和耄史礼教往来,互崇互补,充实自己的知识文化。根据先天易学每纪120年,五纪600年为一元的世纪元年法,乾阳运年天皇时代为恒布包吐实楚教化时代,坤阴运年地皇时代为特布包哪乍木教化时代。乾阳坤阴,天皇地皇,吐实楚哪乍木都是二元哲学对应关系的道法星象名称。乾阳运年也即乾阳象卦弭吐铺的纪元年运历,从坤卦的子位到午,历运三元十五纪1800年是为吐实楚教化时代的本意。坤阴运年即坤阴象卦楚哪蒙的纪元年运历,从乾卦的午位到子,历运三元十五纪1800年是为哪乍木教化时代的本意。恒布吐实楚,特布哪乍木的对应称谓,是以从子到午为乾阳运数,从午到子为坤阴运数故名。乾阳坤阴合运3600年是为六十轮甲了周转而进年人皇举布教化时代。人皇首帝笃弭登基,分封六候而称六祖时代。无论是天皇时代、地皇时代、人皇时代或六祖时代,教化布耄的体制级别,圣德之师自然是中央天国皇帝。皇帝的左右是圣师门弟,故称布包。天国属的五域帝君称主色,教化师称布色。五帝属的五城诸候列国君长称主摩,教化师称布耄。诸候列国属的五域首领称慕濯,教化师称布汝郎,大慕濯管小慕濯,教化师也随之而称布底布拉即弟子的弟子。从称谓上看似乎是师高祖、师曾祖、师祖父、师人、师孙、师曾孙、师玄孙的辈份关系,其实是同时代的递降式排行,并非血统关系。彝族布耄三教文化体系就是以国教布耄体系逐级往下传教铺开的,由此而形成文风统一,教化形式统一,经书文献统一,文学艺术形式统一,社会行政体制统一,礼仪道德统一。另外还有一种发展现象,那就是国家行政体系氏族演称白彝谓吐布文化,军事体系氏族演称黑彝谓哪布文化,崇拜艺祖芶阿娄和葛阿德的氏族演称芶葛谓葛布文化。白彝、黑彝、芶葛彝都是崇拜始祖的工种而形成称谓的,他们的支系称谓那就更多了。无论发展成多少,布耄三教文化体系是统一的。然而三教文化体系的总纲就是天地合一而拟称盘古人开天辟地的精气易八卦历法数理二元哲学文化体系。有称“野补散岩”是“象卦精气易哲学”的意思。有称“突禄厘咪”即“宇宙太极理论”之意。有称“突鲁窦局”是“宇宙太极运局”的本意。无论是象卦精气易哲学、宇宙太极理论、或宇宙太极运局,都是以清浊精气结合演生阴阳太极而称天父地母,太极演生两仪称乾坤象卦,两仪演生四象称乾坤坎离,四象演生八卦称四立四分历度易象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卦,八卦演生二十四象称二十四节气象,二十四节气演生七十二个气象火候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分360天历度数。三百六十度圆周是根据天象拟设的勾股规图,太阳围绕天规一天行一度,运满360度就是一周年。一年360天是月亮的十二次晦明周期,因此,一年界定为十二个月份。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是年周定理与月周期的误差定律因数,也即确立大小月份和闰月制度的因数。年日历数开启于甲子日,谓之天开于子,乙丑是地数的起始日,即称地辟于丑,人历数始生于丙寅日而谓之人生于寅,祭天星地神和祖先的三天新年大节由此而定立。有了闰月制度的大小月份后才改用初一初二初三日过大年。正月十五祭太阴月的生日,五月初五祭乾阳数从子到午的乾阳象卦生成日,故谓端阳或端午节,即乾阳数之端节。六月二十四是预防火灾的扫火星节,也称扫寨节。彝族傩戏“撮泰吉”就是扫寨火星疫鬼的艺术表演形式(简述附后)。甲戍年乙亥十月初一是十二月信息重迭象卦太阴历的启用节日。十月初一过小年是十二月历,它不是十月历。一年分十月留五天过节,不符合历法数理逻辑,没有社会实用性而无法找到依据。太阴历也即颛顼历。颛顼是彝族的远古先民,是坤阴运历地皇时代的首帝,帝纪年公元前2637-2518年。甲戍年是在公元前2627年,开始启用太阴历,以十月为岁首。到了汉武帝时才始改颛顼历为汉文历,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启用,故名“太初历”。《史记》记之“于地中转浑天,改颛顼历作太初历”。彝族先民所过的节日都是历法气象流程节日,概而称之节气日;天下人们所祭的福禄寿喜诸神都是八卦历法易象星宿名称,习惯用语叫“祭神”,可谓彝族先民是神的创造者;随祭祀场合而唱的仪式歌都是天文、地理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理论诗文,概称咪古。节庆、祭祀和经典史章歌文息息相关不分离而世传不衰。在上下七千年的彝族历史进程中,教化行用的是气象阳历、阴历、阴阳合历的十二月制年节气候历法。除此之外的任何一种历法难以立足而存在。惟独汉太初历与彝历同源而相通。

  一、祭祀经书文化体系

  《祭祀经书》是先圣之作,世袭效用于祭祀教化活动。精气易八卦天文历法星象学,也称占星术而必须通过社会活动的实践和检验。于是,按八卦运局插示祭祀道场的经书名《格佐数》(关卡插示书),按天文历法星象择选吉日用事的经书名《尼哈树数》(择吉通书),按八卦天文星象预测人生幸运的经书名《杰禄占数》(人生预测),按阴阳五行生克理论诊疾疗病的经书名《诺占数》(算病书)。临场执祭而吟诵的经书有:《祀丧经》、《指路经》、《禳解经》、《卜卦经》、《超度经》、《续魂经》、《献牲经》、《祭祖经》、《祭天雷地电经》、《祭山经》、《祭水经》、《祭年经》等三十余种。均为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卦拟称神而结合事物的具体论述。勿论社会和家庭,凡举行宜事活动都要祝愿杀牲祭祀敬神吟念《献酒经》,献酒经的主要内容都是易象星宿名称。

  祭祀道场是全民性施教文化知识理论活动大课堂的景象布局。国、候、君、部、族祭祀均以名山为标志设教化场所,祭天、祀地、奉拜先世同步进行。有宫殿和野坝场景条件档次,活动规模有繁简之别,但祭祀程序和内容均保持一致。祭祀活动即由各级首领继承人坐镇主持,布耄主掌经坛祭祀叙写历史,耄史以理论相缠为形式演唱经学理论和史章歌文而全民教化。君主坐镇国祭,帝王主持侯国祭祀,诸候君长主持藩国祭祀,部落祭祀即由氏族首领主持,血统族群祭祀由族长主持,家堂祭祀家长主持。祭祀道场均根据执事要隘,按先圣所拟喻的吉祥物名取本插示坛点。祭天祀地祭祖先也即祭祀江山社稷,概称“尼慕围捞”,即树姓氏部落旗号的大型祭祀活动,总坛称“超戛”,师坛称“布节”,歌舞执教广场称“凯节”。按四象八卦十二方位进行布置坛点。白色神木象征天道,黑色神木象征地道,花色(削成花皮)神木表示人道,茅草人替始祖神。松枝象征永久常青,翠竹喻团结安祥,苇草喻文明教化,桑枝喻多支系聚祭,水碗喻稳定,石头喻稳固,土块喻基业。白色木划夹十字喻西金星,黑色木划夹十字喻北水星,青色木划荚十字喻东木星,红色木划夹十字喻南火星,黄色木划夹十字喻中央土星。白色神木门框表示天道关口称银门即白道门,金色神木门框代表地道关口称金门即黄道门,黄色神木门框象征人文道法关口称铜门即中央宫殿门。凡小型祭祀场景均取用于“尼慕”中的相关插示法而具体操作。祭祀教化由法权人坐镇指挥全场赴悼活动,有普吐协助指挥。掌经坛布耄则根据祭祀程序吟诵相关经书祭奠神灵谓之作法事。各诸候部落的耄史按歌舞次序展现各地方的风彩,有歌有舞,活跃通宵。主持指挥,掌坛祭祀,教化歌舞全然善始善终。

  二、文明社会历史发展体系

  彝族先民开展祭祀活动的目的是在于扩张势力叙写史书而称“尼倡”即叙写氏族王国志书。《氏族王国志书》有“恒述数”(叙国志书)、“主摩恒述”(君长国志)和“主摩彩述”(君长世袭谱牒志)等多种称谓。祭祖场合叙述国史、氏族发展动态和社会发展进程是一种统一民心的治国方式,记叙法天地人文三合而一。先叙述精气生太极分清浊,太极生两仪分阴阳,两仪生四象论五行,四象生八卦讲九宫,八卦生二十四象论气象,二十四节气象论七十二个火候时令。天文应用于地理,分天南地北和中央与左东右西五域帝国,按卦象星宿分野,星宿结合社会行政体制叙述人的社会地位,以国君世系叙述历史,按历法运数的纪元年划历史时代界标。从子到午的乾阳卦运历称乾阳运历天皇纪元时代,天地人三元十五纪1800年。中央帝君自实默彩传了81世。又从午到子的坤阴卦运历称坤阴运历地皇纪元时代,天地人三元十五纪1800年,中央帝君从俦阿索起与北部(四川、重庆)汉族先民的青阳一支互让帝位十个世纪后,到阿武哺帝时才完全脱离干系。阿武哺传42代至娄厄育,乾阳坤阴运数3600年六十轮甲子圆满,即谓之烘水朝天,历数转甲子(前837年)进入人文运历人皇纪元时代的上元初纪笃弭时代。笃弭建都沾益而分封六侯天子,史称六祖。武侯天子弭阿凯是古滇国王世系的始祖,初治曲靖,后迁晋宁和祥云。其部落氏族君长传27世后归附汉王朝。乍侯天子弭阿苦是古夜郎国王世系的始祖,初治可乐,其部落氏族君长传了52世。糯侯天子弭阿热是古蜀国王世系的始祖治成都,传十二世至公元前319年,秦遣司马错伐蜀,蜀王(彝名大鲁歹)逃到宜宾的武阳受害,其妻儿家眷逃到楚雄鹿山被株。蜀国遂灭。恒侯天子弭阿卧是古巴国王世系的始祖治重庆,其部落氏族巴南(且兰)举侯扯勒部君长传了72世,禄乌蒙(昭通)部君长传了69世,巴中、巴东、巴西于公元前316年被秦伐取。布侯天子弭克克是白彝君国王世系的始祖,初治宣威,其部落氏族君长传了59世。默侯天子弭齐齐是黑彝臣国王世系的始祖,初治东川,其部落氏族君长传了69世。六侯王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化活动中心在今沾益,国名乍乍武格,氏族君长世系传了34世至汉代被灭。清初改土归流,西南彝部落氏族君长世系终止。

  三、教化史诗文化体系

  《教化歌文》是执教师耄史在祭祀教化场合宣唱加表演的五言经典诗歌和史诗典籍,概称“咪古”(诗歌),云南彝族译称“梅葛”。具有哲理性的比兴手法而精彩易受。布祭祀场景 仪式诗文叫《纪头数》(说型书),年节颂歌叫《举卓咪》(欢庆诗或称“喜庆经” ),嫁女场合演唱的歌文叫《阿媚凯数》(嫁女书),结婚场合演唱的歌文叫《禄韦数》(祝婚书),丧祀场合演唱的悼念歌叫《凯咪数》(送别书)。教化歌文全是五言诗歌体载,以演唱形式进行全民教化,故称《咪古》(理论诗歌)。《咪古》是社会文明的教科全书。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数理、医疗、社交、文艺、体育、饮食、建筑、婚丧、祭祀等社会实用事内容无所不包。因此,《咪古》书籍量数最多,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流畅精彩。于是《咪古》伴随着彝族的风规礼谷世传而不衰。丰富多彩的《咪古》文化造就了彝族能歌善舞而社会文明。

  彝族历史文化以先天精气易二元哲学贯通纵横。精气易二元哲学的基本理论构成是精气论、形影论、阴阳论、动变论、数变论、质变论、进化论等七大基本理论。精气易的基本原则是清浊精气结合而生万物。精气易的基本运程七局层次是乾坤精气结合、天地的高深与纵横结合、乾坤精气的运动结合、乾坤基数至九反本为一、乾坤易象神通结合、天象圆图与地形盘图结合、天道为父地道为母的阴阳男女卦结合。精气易运程也称太极运历层次。精气易八卦勾股历法理论的推导程序是清浊精气结合、青赤气的结合演变、乾坤天地的关系、阴阳精气结合生万物、天地精灵日月运动规线、宇宙规图的取象、金木水火土五行布局、十二将相星的五行属性、奇偶数的阴阳属性、五生十成河图术数布局、十生五成盘古人体术数络书布局、天地精气运行路线、八卦演生二十四象布局、乾坤男女五行属性的生克关系、盘古人体图与天体图结合应用、天与人的生理关系、日月出没定律、日食月食原理、年月日数的界定、萌生长成收藏六气时度段的界定、世纪元年术数进制法、闰月与大小月份制、雨露霜雪气象时节推算、阴阳云雾雷电的阴阳关系、天数始于子地数起于丑人数运生于寅等历算法则理论。易哲理论以《咪古》(理论诗歌)结合祭祀活动教化于民。专载易哲理论的《咪古》文献有《精气论》、《精气流程》、《青赤气配合》、《阴阳太极》、《青赤气易》、《青赤气运历》、《青赤相对论》、《象卦论》、《象卦起源论》、《象卦运历层次》、《乾坤运历》、《震巽运历》、《坎离运历》、《艮兑运历》、《五生十成》、《十生五成》、《盘古人体术数》、《八卦配合》、《天地运历》、《白黄道》、《天壬地癸》等,数量之多,容量之大,颇有此兴文彩。彝族先民尚以生动流畅的易哲理论诗歌互比攀交,歌舞显身才华。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夷(彝)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众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君)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也半引夷经”。这就是西南地区古彝文经典诗文教化于民的客观记录。从而表明了先天易理哲学文化体系在彝族社会中得到普及利用的历史事实。

  彝族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先天八卦精气易二元哲学理论文化体系、精气易象的文学艺术神话、西南民族的远古历史和风情习俗传统文化,从汉文献中是无法得到的。为此,彝族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研究它把中华民族文明史推进到公元前45-48世纪,研究它亮出西南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全部根底,以弥补中国通史在西南版图上的空白。研究它让先天精气易二元哲学解答世间一切神秘的问题。

  小  结

  彝族传统文化先天易学中包容有相辅相成的自然精气易辩证唯物主义和易象神化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思想体系。所谓的精气易哲学就是按精气→影形→阴阳→动变→数变→质变→量变到进化为演进的辩证唯物主义二元哲学思想体系。易象学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生万物;易象神化是古人的文学艺术手法。彝族先民为了先天易学的最佳传播,即将精气易八卦天文历法体系中的易象星宿拟人为万物之神,于是凡神都有一致三个名称,并加以故事情节,使之静变动而栩栩如生。彝族先民祭祀活动中的神是这样树造起来的。树神崇拜是古人以易象星宿分野和编排社会地位而统一民心的教化治国方法,谓之天人感应,且有文字为载体的书籍世袭校用盛世。其他民族神创造世界一切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从易象星宿的神化文学故事传说中捡来的嬉戏格调。从而表明彝族历史文化的先进性介于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之上,也因此而提示彝文古籍文献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附:傩戏“撮泰吉”简述

  除夕、扫帚星(川流星)临地而解灾、六月二十四日扫火星节都要开展傩神驱逐灾星疫鬼的“撮泰吉”戏目活动。先是取火。大型尼慕祭祀活动取的是南极或四极圣火,而扫火星节之火则取自每家每户的炉灶。届时家家户户都要作好活动的准备,布耄线提鸡蛋领着撮泰来至,念咒取四角房盖草,祭奠灶神,这家人即从火炉中点燃火把,从门扇底脚递出而举之跟在布耄和傩神撮泰的后面,边走边赶白虎杀星与恶神疫鬼,家家如此而依次排列,最后四面八方的火把金龙来到预定地方,布耄诵经作“朵仁”(压制火星)法事,放蛋入坑(或坛子),众人将火把聚然于蛋之上面,示意扫把火星全归宇宙而欢歌跳舞,这就叫打寨扫火星,活动的综合表演形式即称“撮泰吉”,即“傩神”易象人耍戏。戏目中的主要傩神“热戛阿补”是救世星君神沽色尼弭主的扮演角色,“玛洪摩”是东方立撑天神柱者的扮演角色,“阿补摩”是太皇星的扮演解色,“阿达摩”是太阴星的扮演角色,“啥摩呢布”是北方帝神的扮演角色。艺术化的傩戏角色概称“撮泰”而非人非鬼。撮泰们表白“来自谷俦贝阁,歇宿勾则范”,是说“撮泰吉”从中央宫廷传播到诸候部落氏族地方。救世星君热戛阿补率领“撮泰”们送五谷粮种到凡间,教民务农,开荒种地,驯兽为生产工具,为农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祝酒:“五谷圣地从点苍举菊禄姆发展到卓阿纪堵晋宁,又从晋宁发展到能弥阿卓甸沾益。农牧冶帛业生产技术和礼仪制度即从点苍、晋宁、沾益三圣地传播到某侯某部某地方。种平坝得丰收,耕山地好收成,五谷杂粮象麂子那样跳进家,象泥流涌进屋。只要人勤劳智慧,河坝的沙子会变为斗底金银,山里的麂獐鹿会变成家圈牛羊,山上的桑叶会变成绸衣裳,山中的野鸡会变成院里的鸡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金银满斗,丰衣足食。”

  富裕了要祭奠福禄寿喜神。“上敬高天父,下敬大地母,敬献日月和五星,敬献寿神、喜神、福禄神、山神、水神、家堂祖神、锅桩神、五谷之祖苦荞神、畜业神、冶业神、织锦神等”。

  节庆要驱逐凶煞恶鬼。驱逐(表演形式)豺狼熊虎豹、凶禽恶鹰、害虫毒蛇,确保寨落平安。

  扫寨压制火星的陆丘朵仁——撮泰吉,最后收场祝语:“扫除口角恶语、风寒感冒、牛瘟马疫、猪瘟狗病、鸡瘟羊疾。所有凶杀恶鬼快快跟着撮泰去,留下福禄寿喜神护佑大家幸福安康。千人万人一条心,千家万家如一家,千寨万寨如一寨,天下繁荣安泰。”


  文责:本文原载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毕节市彝学会和百里杜鹃管委会编撰的《毕摩文化论文集》,并由毕节市彝学会授权中国彝族网发布专栏,转载请注明。


该贴已经同步到 苏月飞阳的微博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