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社会] 城镇化条件下的民族发展建议

9136 0
发表于 2015-11-14 11:44: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城镇化条件下的民族发展建议
水城县青林乡  余才辉

各位同胞:
很高兴在这里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曾说:“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在此,我对当前彝族同胞的同步小康和民族发展有一点不成熟建议,提出供各位商榷,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结合城镇化进程,民族联结纽带要加强。
当前,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但是,我要说的
是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们的很多同胞从城镇原住民变成了乡村人,更多的乡村同胞从农村人成为了城市人,准确的说,很多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的同胞成了城市边缘人,表面上达到了毛主席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目的。但是,我们进城后,很多同胞从会本民族语言的人变成了会说五湖四海方言的人,民族语言文化没有很好继承,在其他文化强势进攻下,学习了许多异族文化却忽略了本民族文化。在此,我建议在城市居住的同胞加强联系,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的弘扬和继承,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些肤浅看法,我在中国彝族网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了一些建议,在此不再重复。
二、根据城镇化现状,建议民族居住尽量集中。
如今,城镇化已经成为各地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如何在城镇化环境下保护、传承、弘扬好本民族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民族在历史上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民族,我觉得应该是土著民族,并且我们这个民族,包括现在划分为其他族别的一些民族,也应和我们同祖同源。但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此,我建议有机会和条件到城镇居住的同胞,尽量居住在同一地域范围,一则有利于本民族之间的交流发展,二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三则有利于加快本民族的城镇化进程。历史上,我们彝族经营城市或建设城市的经验不是太丰富,意识不是太强烈,成功的经验彝族历史也不知有没有记载。致使彝族虽是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但西南地区没有一座城市现在是布满彝族文化的烙印或彝族城市常住人口超过60%。因此,集中居住有利于民族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建议创造条件,同胞之间住在一栋楼,往一个单元住;同在一个小区住,住往一个地方;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融入城镇化发展大潮,汲取外来文化促进发展。
在城镇化环境下,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是弱势文化,如何
学习其他的先进文化,保存、弘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我觉得首先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意识要加强,民族文化氛围要营造;民族文化保护手段要改进,民族文化队伍要壮大;民族经济意识要增强,本民族经济实体要做大做强;民族地域观念和狭隘的支系认识要打破,民族认同感要强化。从而达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地域和支系,天下彝人一家亲,天下彝人一条心的大团结局面,从而才可实现外来文化作为彝族文化的有益补充,才可实现彝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和创新发展。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