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
›
首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峨山县召开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首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峨山县召开
2917
0
苏月飞阳
Lv.9
发表于 2016-2-24 10:16: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彝族的鼓文化源远流长,在彝文古籍中有彝族先民击鼓祭祀的记载。各地彝族各种各样的鼓及其展演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彝族鼓文化。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千百年来流传着古老的鼓舞文化,花鼓舞是当地鼓文化的重要核心内涵。20世纪80年代峨山县文化部门调查辑录的《峨山县民间舞蹈集成》中完整记录和整理了30多个彝族花鼓舞套路。因彝族花鼓舞历史记忆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社会功能强大,传承状态良好,“峨山彝族花鼓舞”于2006年与“彝族花鼓舞之乡”一同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彝族花鼓舞的外延、内涵、意义和功能都发生了一系列变迁。彝族花鼓舞从一种传统的葬礼舞蹈成为一种地方文化资源与大众舞艺形式。在现代多重力量推动下的彝族花鼓舞,一方面依然承续着彝族神圣的祭祀仪式传统,一方面不断融合和生成各种现代艺术展演,具有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意义。
2016年2月17日,首届中国彝族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塔甸镇举行,来自省内外的近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为主题,入选论文兼及彝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彝区文化产业开发与民俗旅游、新时期彝族歌舞艺术发展等相关专题,本次研讨会共收录30篇专业学术论文。
上午8:30,在塔甸镇文化站会议室举行了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云南师范大学黄龙光(彝名:诗纳倮乌)博士主持,中共峨山县委宣传部、峨山县文联、塔甸镇相关负责领导和与会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首先由塔甸镇党委书记施仲彪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向参会专家学者表达了感谢和欢迎,邀请他们为塔甸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出谋划策给予指导。随后,中共峨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巴雄运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峨山从农业大县向文化强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希望参会专家学者献计献策,共商峨山发展大计。然后,楚雄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曹晓宏教授发言,他指出,峨山的彝族文化底蕴深厚,但需跨越式发展,物质经济发展了之后,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在地方的城镇化过程中“人的城镇化”非常重要,需大力发展彝族文化。最后,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合影。
开幕式后进行主题发言,由楚雄师范学院鲁国贵副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黄龙光博士首先进行了发言,他从历史记忆、驱鬼安魂、送灵归祖、社群整合四个方面对彝族花鼓舞的仪式与功能进行论述,指出彝族花鼓舞源于远古彝族始祖阿普笃姆举行祭祖大典、六祖分支、开疆拓土时踩踏尖刀草的历史记忆。因此,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的仪式展演的功能,首先在于该历史记忆的唤起和激活,其次在于驱鬼安魂,主要目的指向送灵归祖。最后,最为彝族传统礼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彝族民间丧礼花鼓舞的仪式展演,反映和强化了彝族亲属群体社会关系网络,有效凝聚和整合了彝族社群的力量。最后,他指出对彝族花鼓舞本体进行全面深入的专业学术研究,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花鼓舞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支撑。
接着,红河学院国际彝学研究中心李金发主任就峨山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发言。他指出,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峨山大力发展彝族文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所在。当前峨山彝族文化发展中存在官方支持不够、缺乏平台和机制创新、缺乏中间层的专家指导、缺乏文化整体保护理念、对外宣传交流不够、文化竞争意识不强等六个问题。他对峨山县彝族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势、保护与开发并重、成立峨山县彝族文化研究所(或中心)、吸收专家学者参与过程、将彝族花鼓舞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办好峨山县彝学会和花鼓舞协会,以及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机制创新,积极开展毕摩文化培训、彝文学习培训、彝语演讲大赛、彝语歌曲大赛,把塔甸镇、富良棚乡列为县级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他指出,这些措施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花小钱办大事之功效。
最后,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王翼祥副教授进行了发言,他以老虎笙为例,说明了楚雄州双柏县彝族三笙的当代演变与传承过程,指出老虎笙文化中融合了地方性知识和不同文化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老虎笙的复兴、发展过程涉及民族文化修复、彝族文化认同、上下互动传承、构建地方文化、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促进地方民俗旅游等层面的互动。当前,双柏县老虎笙也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如伪民俗的出现、被功利主义利用、文化生境被破坏等。
下午进入学术研讨阶段,专家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彝族文化和鼓舞文化进行了交流、研讨。
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额瑜婷副教授从舞蹈形态的角度对玉溪彝族花鼓舞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属性进行发言,她指出玉溪彝族花鼓舞有氐羌文化属性、彝族文化属性与交融文化属性等综合属性,舞蹈艺术形态审美上具有山地民族舞蹈动律、刚柔并济等艺术特色,她在现场进行彝族花鼓舞相关舞跳动作的演示和讲解,她最后指出彝族花鼓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需要大力保护和传承。
峨山县著名彝族诗人柏叶从自身角度出发,指出峨山彝族花鼓舞是一种活着的文化,已经进入了全面复兴阶段,形势喜人,但是后续的发展阶段需要把握住方向和规律,集思广益,积极引领,深化内涵,大力推动,全面构建。
云南民族大学王国旭博士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哀牢山地区彝族腊鲁话的隐语,他归纳了隐语的类型和分析了成因,他认为腊鲁隐语的成因是过去地域分割、内外压力下族群互动中形成的内部文化认同导致。现在,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腊鲁人社区发生了改变,隐语呈现濒危。彝族腊鲁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类型,亟需调查、整理和保护。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的柏绍荣副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日本和中国台湾、广西集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为一体成功案例,指出在地方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现代性的共性和民族性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其中个性的发现、提炼、展现是难点,需要文化研究者和艺术设计者共同参与探索。就彝族文化来说,他例举了峨山县县城美化、蒙自市美丽家园尼苏小镇策划、弥勒市高甸彝族阿哲民族风情生态旅游三个例子进行讲解说明。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档案局局长、县彝学研究会会长李伟生对元江彝族仆拉人土陶制作进行了历史追溯。他讲解和展示了彝族仆拉人土陶制作的完整过程,以及从文化学、考古学出发对当地仆拉人土陶制作的历史记忆、技术共性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仆拉人土陶制作与仰韶文化有关联,还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说明了土陶制作技术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指出目前只有3个老人还在从事这门古老技艺,即将面临失传。希望地方政府、学术界关注,赶在失传消亡前抢救、研究和保护。
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学者潘自飞探讨了彝族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他以贵州为例,再次说明了只要研究深入、运作得当,民族的就会变世界的,乡土的就会变成时尚的,传统的就会变成现代的。彝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不能孤立规划,需要加大民间层面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保护和开发并重且同步,打造地方彝族特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
李金发博士讲解了其设计的“滇南滇中尼苏纳苏彝文拼音方案”,他指出,当前的彝文保护与传承形势严峻,国务院批准的凉山规范彝文在滇南、滇中彝语南部方言区的使用更多的是政治层面的使用,突出的是象征意义,在民间还是需要对传统的民间古彝文进行规范和使用。由于滇南滇中彝文没有进行过规范,导致异体字、通假字过多,使用混乱。此外,由于没有一套适合滇南、滇中尼苏纳苏彝语实际的拼音方案,过去学者们总是依赖和使用国际音标,国际音标的专业、臃肿和复杂程度加大了彝语南部方言区彝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以现实中设计一套符合彝语南部方言区语音实际的彝文拼音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该彝文拼音立足于凉山规范彝文拼音方案,进行了一点修改以便符合滇南彝语语音实际,可以快速记录、拼写和认读峨山的彝语纳苏话和尼苏话,学习的成本低、时间短、效率高。他建议普通人在滇南滇中古彝文的学习中,不用再学习国际音标,直接使用这套彝文拼音方案即可。
石屏县政府史志办的李朝旺老师从彝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角度进行了发言,他指出,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穿的是历史,戴的是神话,彝族服饰独特性较强,具有审美价值、收藏价值、表演价值。要保护和传承地方彝族服饰文化,需要在非正式的民间层面传承,更需要在官方的、正式的的场合穿戴,在彝族地区,更需要升格成为正式活动中的“工作服”。对彝族服饰文化,专家学者层面要进行静态保护,地方的上层、底层在各种活动中需要动态保护。
峨山县民族宗教局办公室主任左海以峨山彝族文化定位过程为例,讲解了峨山彝族的图腾文化,指出峨山彝族的图腾崇拜具有多样性,存在着虎崇拜、龙崇拜(远古英雄人物支格阿龙和神龙信仰融合)、鹰崇拜、葫芦崇拜、马缨花(又名索玛花)崇拜、火崇拜、竹崇拜。这些图腾文化及其标识物,应该体现在峨山县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服饰产品、旅游产品中,增强彝族文化的独特性,打造文化特色。
峨山县一中的李发荣硕士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峨山原生态彝语音乐专辑《坡拉坡来果列》中的文化内涵,他指出这盘专辑中充满了当地彝族的特色文化,将村寨特色、美食文化、节日文化、宗教祭祀文化、民间歌舞等内容悉数囊括进来,在乐器上融入了鼓乐、四弦,这盘专辑作为文化产品,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甚至在外地州广为流传。在文化功能上,它起到道德教育、凝聚认同、净化乡风民风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功能。
广州暨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沐华,作为一名峨山彝族山苏支系不可多得的本土学者,他提出了建设峨山彝语全媒体资源的建议,他认为在全媒体时代,需要全方位的建设彝语资源系统,传承峨山彝语言文化。
学术研讨和交流阶段结束后,黄龙光博士主持了闭幕式并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小而专,意义重大。他总结了三层意思,首先感谢峨山县、塔甸镇政府以及参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其次,本次会议是一次小而专的学术研讨会,从策划、征稿、评选、开幕、发言、主持、评议、总结各环节均系严格进行,本次会议论文将择优集结修订并公开出版。研讨会有效连接了地方政府与学术界,将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效应,对彝族花鼓舞申报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打下深厚的基础。最后,他希望地方政府继续重视和支持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活动可持续。
最后,他宣布本次研讨会圆满闭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苏月飞阳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8736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5 人气
#历史文化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99 人气
# 语言文字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71 人气
# 语言文字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71 人气
#历史文化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684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494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343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71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13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谚语每日一句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第六批国家级
永仁:正月十五来赛装 非遗焕发新生力
野玉海:贵州的山区里隐藏着的彝族风情小镇
浏览过的版块
意见反馈
其他文体
彝文培训
音乐下载
微彝人公益联盟
历史文化
彝文双语职业学校
关闭
站长推荐
/1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