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毕摩大师阿苏拉则藏经楼----中国彝族网

2470 0
发表于 2008-6-7 21:14: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吉觉比鲁村,有一处碉楼遗址不同寻常,它就是一代彝族毕摩大师阿苏拉则的藏经楼。


    在一千多年前,当时被尊为“神”的毕摩宗师阿苏拉则去世后,由他的儿女拉则格初等人倡议下,在今美姑县瓦古乡吉觉比鲁,修建了一土木结构的碉楼,占地20余平方米,楼基由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砌而成,中为土墙,楼顶由瓦板所盖,呈“人”字形。楼上有两个东西相对的方形小孔,作为窗户。整个楼上是拉则格初专门放置其父67种道具,100余本书籍的地方,书籍内容十分丰富,除经文外,涉及天文、历法、人文、历史、地理、医学、占星、卜卦等。这些书籍和道具是根据逝者遗嘱占星,按不同方位摆设。藏经楼摆设的东西被视为“神”物看待,只有专门管理的人员才能接近。专管人员要进楼,事先都要去污斋,然后杀白羊等祭献后才能入内,平常一锁锁住。

    藏经楼下有块由看管人种的公地,所产粮食专为每年春秋祭祀时酿酒之用。藏经楼的管理人员住在碉楼附近看守,以后历代相传,由说铁吉拿、吉克两家支负责管理,至1958年,看守人已轮流到第23代。民主改革时期的看守人吉克说古、吉克格坡二人,现住凉山州昭觉县古里区。在民主改革时期,由于破“四旧”,无人管理,碉楼坍塌,楼中存物大部分散失,后由美姑县文化馆将其余物征集接收,上交州、省文化部门。1959年北京民族文化宫文物搜集组来美姑征集文物,阿苏拉则作法事的一对法器“吾吐”、后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现尚存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据有关人士考证,此藏经碉楼,有一整套管理体制,所藏内容丰富,在整个凉山以及其它彝区来说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一处难得的彝族古代文化宝库,但吉觉比鲁地处黄茅埂龙头山脚下,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一千多年前的阿苏拉则后人为何在此修藏经楼?至今还是一个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拼命的死缠烂拖 以为会得到一些什么..

[ 本帖最后由 菲菲-阿嘎 于 2008-6-8 12:52 编辑 ]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