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循着花开的声音而去(组诗)

2645 0
发表于 2017-3-13 22:5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哲鲁仇直 于 2017-3-30 00:40 编辑

循着花开的声音而去(组诗)
/阿哲鲁仇直,

一、循着花开的声音而去

循着花开的声音
我从黔西北来
我把行囊装满梦想
你把发梢挂在天端

二月的风
吹来了你盛开的消息
我问草海的大雁
可曾看见过你娇美的模样
大雁伸长脖子
正忙着呼唤同伴

我问天边的云彩
可曾看到了你灿烂的笑脸
云彩嫌乌蒙山太高
尘世的风沙太大
它无暇作答

其实我知道
你一直就在山的那边
在等着春的来临
而那枚待放的花蕾
早已吐出了鲜红的花芯

二、离发车还有四十五分钟

我并不知道客车什么时候发车
买好车票
才知道离发车时间尚早
站在不算宽敞的候车厅
有些犹豫不决
在这四十五分钟的空隙里
我是该回不远处的家
还是和其他的乘客一道
坐在候车厅里划拉微信

信步走出大厅
我看见了雲天汇
那是个茶楼
在汽车站斜对面二楼
是我和珂哥最爱去的地方

很想约他前来一道品茶
也好陪伴我这临行前的孤单
但我们之前说好了
今天
只是我一个人的旅程

茶楼的沙发很软
茶几泛着黑色的光
我依旧叫了一杯铁观音
听着舒缓的音乐
在午后的茶楼里
轻品慢啜

三、火车没有准时进站

天空飞舞着雪花
我新理的发式被肆意戏耍
走进大厅
看了看火车班次表
然后紧了紧围巾
重新回到雪花的世界
一个人
在默默地等侯

空旷的火车站广场
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我的行囊却有些孤单
许是看我可怜吧
不时有包裹严实的女人前来搭讪
我知道
这一切都是生意的需要
火车站旁的一幢幢楼房
在飞舞的雪花中妖娆异常

信步溜达
这高原的车站确有几分姿色
只见那一个个温热的火炉
被一个个女人紧紧地夹在胯间
她们用黑红的脸把洋芋烤得铮黄
那一个个黄灿灿的洋芋
散放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香
而那个人
却迟迟不见身影

早春的二月
高原的土地已在春风的呼唤中醒来
那一颗颗泛着嫩黄的绿芽
在土块下,在枝头间
也在飞舞的雪花里小心地探着头
仿佛一个个羞涩的少女

电话终于响起
火车的笛声也由远而近
广场开始骚动起来
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
我看见了一朵硕大的花
在车站的上空徐徐打开

四、在昭通和阔别多年的朋友小聚

挎着背包随着出站的人流
我把自己放逐
天渐渐泛黑
这个叫昭通的城市
在蒙蒙细雨中灯火阑珊

在寻找公交车的档口
左思右想
还是给这里的朋友打个电话
这是个不错的城市
这里有六祖广场
有龙云家祠堂
还有罗炳辉铜像

几年前
我去西昌路过这里
那一次
是普麦素古接待的我
他带我去了昭阳
那里有个创作中心
那里是作家诗人的驿站
那里是文人墨客的天堂

也就是那年的那次
我有幸认识了作家吕翼
也认识了诗人李果
还有龙飞等一干友人
……

在清官亭旁
龙飞比普素麦古早来一步
他还带来了一位李姓美女
我们去了一个叫大娥彝家烧烤的地方
烧烤店里的火很旺
让人感到格外的温热

李美女很高挑
也很漂亮,黑黑的眼眸
闪现着几分果敢
她很会唱歌,也很能喝酒
或许,这正是滇东北彝女的特质

围着精致的火锅炉
我们边喝边叙边叙边喝
普素麦古珍藏的白干
荡漾着一张张笑脸
我们喝了一杯又一杯
我们唱了一曲又一曲

五、来到向往已久的雷波

来到向往已久的雷波
四周是高高的山峰
那高高的山峰就像巨大的锅庄
把县城紧紧围绕
人们告诉我
雷波,是彝人锅庄的内涵

雷波的山很高很大
雷波的县城却很小
街道两旁没有精致的栏杆
也没有横跨的高桥
走在雷波的街道上
看不见来回奔忙的洒水车
和三三两两悠闲的城管
……

这个季节
油菜花开的正黄
小城的四周
那一片片的金色
在巍巍的大山下闪闪发光
远远望去
让人赏心悦目

是第一次到雷波
可是
雷波这名字在我的心底
早已生根发芽
这不是因为溪洛渡那浩大的工程
和排名世界第三的名号
实在是《雷波彝学》那本小小的书刊
是它让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家支
甚至亲人

六、荻惹家的宾馆

荻惹家的宾馆
是荻惹家开的
荻惹家是瓦岗寨的人
那里的杜鹃鲜艳迷人
那里的姑娘娇艳漂亮

荻惹家的宾馆面临街道
荻惹家的宾馆生意火红
只是
荻惹家的宾馆没有电梯
那晚
我们就住在六楼
说实话
这是个让人心跳加速的高度

我的体重有些超标
这样的高度会让我脸红心跳
细心的朋友
要求前台给换低层
可是
荻惹家的宾馆早已爆满

那就改天换吧
于是和前台达成了协议
可是,第二天
前台的服务员换了
我们的房间却没换
当然,房间里的铺笼帐盖也换了
或许
是荻惹家的人,以为
汉语比她们流利的我们不够彝人

七、作古的婚宴

作古结婚了
我们是奔着他的婚宴去的
作古是阿哲惹古家的老二
家里还有大哥以古
妹妹古作
和母亲阿余史作

作古家男人长得帅
作古家女人似花朵
作古家兄弟俩是美男子
作古家的女人啊
个个都是一枝花

作古的婚宴排场大
头晚杀的羊
第二天打的牛
第三天姑妈家接待
第四天舅舅家安排
这是彝人家的礼数
这是团结和睦的表达

作古的婚宴很热闹
客人来了两百桌
坨坨牛肉那个香啊
直吃得人们喊牙痛

夜幕降临的时候
酒足饭饱的人们
穿着亮丽的衣服
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八、外教李为民

快中午的时候
雷波的文友苏杰兵打来电话
要我快回作古家
他已为我留好了吃饭的座位
这苏杰兵除了年近花甲之外
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年轻
也很幽默

我循声过去
年近七旬的熊子博老师早已就坐
旁边还有一男一女的两位外国人
两位老外是来自**的客人
男的那位叫李为民

李为民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身材中等偏高
长的结实
他爱人告诉我
这老李很喜欢锻炼
怪不得有这等好气色
仿佛一个不到六十的人

他们是西昌学院的外教
这次是受邀来的雷波
恰好我们在作古的婚礼上相遇
大概是因为在中国待久了
饭桌上
他们的筷子使的很地道

李为民和爱人很和蔼
他们的中文也说的很好
我们边吃饭边聊
我们还相互留了电话
他们说
很希望能来毕节走走
也希望能再与我相见

九、收到子果莫的微信

我把在雷波的图片发进微信
那是和外教李为民家两老的合影
随即我便看到一条微信
那是侨居意大利的子果莫
她希望我能去西昌
然后
她要叫西昌的朋友
代她送我两瓶意大利红酒

子果莫是我的朋友
我们无话不谈
有时也说点诗词歌赋
我从她那里知道了很多
比如米兰的教堂
比如维罗纳的石桥
……

子果莫是位彝家女
短发衬着微圆的脸
白皙的皮肤乌黑的大眼
爱着一身随意却不失时尚的衣装
所有这一切
无时不彰显着她的温柔、善良
果敢和睿智

尽管我们相隔万里千山
但我相信
这一刻的她
正在异国他乡的田野上
编织着自己美丽的花环


十、在雷波遇到阿取美女

那天
在一家饭庄
我们如约而至
是雷波彝学会作东
在坐着闲谈的时候
熊子博告诉我
还有一位美女要来

当那位美女的身影映入眼帘
我便觉得似曾相识
而当人们介绍她叫阿取时
我便惊诧异常
这是上天的安排呵
让我在雷波与她相遇

我和阿取认识几年了
尽管从未谋面
但她丰富的知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建了一个叫“回家”的群
我是她的群员
不过有些惭愧啊
我一直没能给她的群添砖加瓦
只是
我的头像似一个末流画家的画
在那里静静地挂着

我和阿取彼此是网友
我们也聊过一些有关民族文化的话题
但我从来不知道她家住哪里
一直以来
我不问她也不说
或许
我们都不太关心这些
而更为重视的
是民族文化的志同道合

那一晚
阿取把我们约了出来
她叫来了丰盛的烧烤
还有一条香喷喷的大烤鱼
我们边聊边喝
边喝边吃
她那灿烂如花的笑脸
比烧肉串和美酒还要香甜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