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芒布曲比 于 2017-7-11 17:38 编辑
禄绍康校长主持召开彝族布摩文化座谈会
暨撰写布摩人物及其文化笔者座谈会
禄绍康(前排中)
(中国彝族网陆宋林)2017年7月8日 ,原毕节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毕节市彝学会会长、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校长禄绍康在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会议室主持召开彝族布摩文化座谈会暨树立撰写布摩文学笔者座谈会,彝文双语学校彝语教师禄应贵、陈友一;校办公室主任禄贵华、 工作人员陆宋林;校布摩班学生代表杨文艺、陆富全;贵州民族大学南方民族古籍文献在读研究生王高升出席会议。威宁县政府办高宇、彝族青年作家杨永祥(赫章县文物局)、苏升(威宁县城管局)、李应才(赫章县史志办)或出席撰写布摩人物及其文化笔者座谈会。
8日上午,禄绍康校长首先指出,2017年6月,我和毕节市民宗委宗教科科长黄文荣、校彝语教师陈友一、贵州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王高升组成考察团,就滇南、滇东南地区彝族布摩及其传承情况做了专题调查研究。全程历时5天,分别对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红河州园阳县、弥勒县进行对布摩存在现状、布摩文化及其彝族语言现状、文字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相关部门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接触了许多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大布摩,收货盛大。因此组织召开今天的座谈会,理出一条文化传承、抢救和保护的思路。
他说,经过这5天4县区的考察,各地在文化保护、传承、抢救方面都下了大力气、强措施,但语言、民俗,特别是在布摩的传承依旧不容乐观,语言消失快、布摩濒临无人。所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彝族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着不少困难。针对以上情况禄校长强调。
第一,此次外出之所以深受该地区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的热情接待,是因为该地区对布摩人物和布摩文化的高度重视,都深深的认识到布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主体部分,都深刻认识到是布摩传承了彝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创造了世界八大古文字之一的古彝文字,思想都高度统一到没有布摩,就没有彝族文字,就没有彝族文化。
第二,通过这次考察发现,各地区的彝族民俗都相似,都奉行彝族十月太阳历、都遵守彝族姨妈姊弟不开亲、家族不开亲,老人去世后都要请布摩来为其指路;特别是彝族古文字相似度高,这就说明古时候彝族语言文字是高度统一的,造成今天语言不通是六组分支后各自为政的结果。
第三,要深刻的认识到,由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来传承、抢救、保护彝族文化,统一文字,统一思想意义重大,所以学校要系统的、全方位的来保护、抢救、传承彝族布摩文化 。因此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肩上的担子很重,各位在座的担子很重,责任重大。他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彝族古籍,积累文字,努力成为彝学专家,在彝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成绩、做出贡献。
禄校长要求,布摩及其文化在各地区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所以大家要通过不同网络、公众平台、各媒介大力的宣传布摩人物及其文化,在大力宣传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和核心主体,通过大家的声音要让外界人士知道,布摩才是彝族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布摩是彝族文字的创造者,没有布摩就没有今天的彝族文化,努力把布摩人物及其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视野中去和推向国际更高层面上去。要实事求是的大力宣传南部方言、北部方言、东部方言的文字、语言、习俗相似,客观的报道彝族是一个整体。
贵州民族大学南方民族古籍文献在读研究生王高升建议,学校要建立大数据,以图片、影相、声音等多种方式来保护和传承彝族布摩文化及古籍。要组织学生翻译布摩经文。
校办公室主任禄贵华、校彝文老师禄应贵、陈友一;学生杨文艺、陆富全一 一为彝族布摩文化传承和保护等方面献言献策。
在下午召开的布摩人物及其文化撰写笔者座谈会上,禄绍康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前来参加座谈的威宁县政府办高宇、彝族青年作家杨永祥(赫章县文物局)、苏升(威宁县城管局)、李应才(赫章县史志办),向以上四位 介绍了参加座谈的校领导、老师及其学生,介绍完毕,禄校长指出,彝族布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人,是彝族文字的创造者,布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布摩是彝族文化大师、是彝族的‘孔圣人’。布摩经历了各种社会发展历程,经历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风波,辉煌过、没落过。几千年来历经沧桑,布摩的作用和职能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各不相同,但不管岁月如何沧桑,社会如何发展,布摩文化依旧是彝族文化的根。布摩文化的科学性、先进性依旧对西南彝族聚居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邀请各位青年作家前来座谈,一起商讨如何杜撰好布摩人物及其文化,一起树立好布摩人物形象,因此学校决定用十万元做后盾资金。
各青年作家都一致认为,布摩及其文化对彝族文化的发展、保护、传承和抢救做出了贡献,树立好、杜撰好布摩及其文化是对彝族文化发展、传承、抢救和保护的重要措施。他们建议,要从小说、诗歌、散文、话剧等不同文学形式和拍摄微电影等方面来宣传布摩及其文化。
座谈会一直到下午五点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