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维护民族团结
曲比兴义
新中国给予少数民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至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历代的封建王朝,以民族歧视和民族欺压政策对待少数民族。长期的歧视和战争,使得统治者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给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全中国,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后,积极推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政策,彻底消除了对少数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得到了前所未的发展。首先,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使许多在旧中国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得到应有的承认,并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享有了平等权利,这为我国的少民族发展写了光辉的一页。195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碑碣、匾联的指示》,规定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在全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有接受教育、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从事各类文化活动的权利,并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以及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自由。从建国之初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立155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自主权。这一切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民族团结构建了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坚固桥梁
在旧中国时代,彝族被封建统治者以民族歧视的政策称为“夷”或“蛮”等带有侮辱性的名称。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彝族代表,并以古代的鼎彝之彝,给予彝族取了一个幸福而吉祥的名称。
彝族是一个十分看重亲情、友情的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的民族。在彝族数千年的文明中,有一首从远古时代就流传至今的神话史诗——《勒俄特依》。《勒俄特依》描述人类早期时代曾经发生个一次洪灾,洪灾淹没了人类,最后只留下了居木乌吾。为了繁衍后代,居木乌吾娶了天神的女儿兹里依托为妻,生下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一个成了汉族的祖先,一个成了藏族的祖先,一个成了彝族的祖先。因此,彝汉藏等各民族都是兄弟民族,成为彝族人传唱了数千年的神话史诗。新中国为少数民族开创了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发展时代,这让彝族数千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彝族是一个很爱国的民族,在推翻封建王朝,打败外国侵略者战争中,彝族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近代史上,我们不能忘记彝族人民发动的哀牢山起义,为推翻封建统治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红军长征经过凉山彝族聚居区的时候,是彝族人果基小叶丹与刘伯承举行的彝汉结盟,让中国工农红军顺利走过卢定桥,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彝族将领,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解放战争时期人,彝族高级将领龙云和卢汉,打破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让云南以和平解放的形式回到人民的怀抱。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民党的威胁中,是彝族地区,让中国航天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数亿中国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这一切,并非是偶然,是党的民族政策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社会主义先进的民族政策,成就了中国历史数千年难以实现的梦想。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构建了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坚固的桥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维护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维护少数民族平等、自由的发展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国家先后帮助壮、苗、佤、侗、布依、纳西、傈僳、哈尼、景颇、土家等10个民族创制或改进13种文字。近20多年来全国抢救、整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达上百万种(部、册、件),公开出版的达到5000余部。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数量达16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图书达5931种,6581万册,分别是1952年的9.6倍和10倍;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杂志有192种,651万份,分别是1952年的12.8倍和3.9倍;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报纸有82种,1.18亿份,分别是1952年的4.1倍和4倍。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护。
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民族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还存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别;民族文化认知和信仰认同上的差异等不良因素,影响着我国民族团结的发展进程。还有一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极力挑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少数民族与祖国统一的关系。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我国的民族团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面对这些不良现象和破坏行为,我们更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倡导民族的团结和融洽。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理念,去走进各少数民族,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弘扬各少数民族的道德信仰和精神追求。求同存异,博采从长,构建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新局面。
要知道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国家的强盛,就没有民族的繁荣。只有国家强盛,才有民族希望。要知道各民族的和睦和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思想整合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维护和巩固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才能巩固中华各民族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团结的政治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