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余媛媛实习生胡延娟摄影报道)“这里是纯彝族手工漆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来看看吧!”在昨日的西博会现场,来自西南民大的SIFE团队正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州喜德县彝族漆器。漂亮的黑、红、黄三色,随意的图案花纹,各种纯手工制作的餐具、酒具、工艺品,还有彝族漆器唯一传人吉伍巫且现场的漆器制作,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大学生现场推广彝族漆器
“真漂亮!”昨日,走过9号展厅的人都对木胎上摆放的彝族漆器发出惊叹。在9号展厅,喜德县人民政府和西南民大SIFE团队共同搭建起一个平台,向全世界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这个盒子既可以放酒具,又可以挂在墙壁上当装饰品。”西南民大学生杨洋向来宾介绍漆器的各种用途。
“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图案、木料、样式全都不一样。每做一批这样的纯手工艺品都得花费一个季度的时间,工序多达35个。”彝族漆器吉伍家族第16代传人吉伍巫且师傅则在现场当起了解说,“普通的彝族居民一般将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碗筷、酒杯、饭勺、木盔……也用来做手镯、发簪、小挂件这些美观的装修品。”在展览会现场,不断有人向吉伍巫且请教漆器制作的过程。
来自英国商会的负责人希卡对吉伍巫且师傅所赠送的木盔异常喜欢,当得知这种木盔可以用来盛汤时,她再一次地称赞“真了不起!”据了解,英国商会、西班牙商会的负责人均表示将在英国、西班牙宣传彝族漆器。
已有酒店达成订单意向
“很多游客对彝族漆器不了解,误认为它们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其实,这些漆器都是用天然的矿物质做成的墨汁,非但没有毒,而且可以延年益寿。”杨洋说,他们的解说很有用,很多客户现场了解后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据悉,已有来自新疆和成都本地的两家酒店和他们谈妥订购意向,预订了300套餐具,预计收入15万。“除了不能改变彝族特色的黑、红、黄三种颜色外,商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设计图案花纹和桌椅的大小。”吉伍巫且介绍。
据了解,今年7月,西南民大SIFE团队在前往喜德县做社会实践调查时得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现在正处于濒危边缘后,团队主动提出愿为其做免费的宣传。
“除了在西博会上展览彝族漆器,我们还做一个彝族漆器专网,向更多的人推广漆器,包括网上销售交易。”团队负责人赵博介绍说,西博会后团队将与彝族漆器传人签订长期的合作,长期免费帮助宣传彝族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