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大学生村官 少年壮志不言愁

4567 13
发表于 2010-1-24 19:18: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当村干部的经历让我距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但我没有什么遗憾,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如今我已经喜欢上这片有着肥沃土地和质朴村民的地方,不敢说我会为农村作出多大贡献,但我愿意把青春奉献在这里。” 这颗年轻的心饱含奉献社会的热忱,选择从学校到祖国基层农村一线,远离家乡和故土,远离亲人和朋友,用自己的付出实践着胸怀祖国、报效人民的青春誓言,用自己的双手写就着一段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这是一位不凡的少数民族青年,他以自身为模,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体现青春的价值,教会了我们“奉献与责任”的含义。

  石衣木果,男,中共党员,一名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彝族青年,2006年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专业,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服务于仪陇县劳动局,2007、2008连续两年被评为仪陇县优秀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2008年,他毅然放弃成都某大型企业优越的招聘条件,走进了仪陇县新政镇龙神垭村担任支部副书记,扎根基层,继续为这片红土地而无私奉献。在一年多的基层工作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培养帮助下,他凭着一颗质朴、善良的心和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在调整磨合中不断适应农村工作,在民情上知于群众、在发展上惠于农民、在和谐上融入社会,以昂扬的激情积极地发挥着一名村官应有的作用,在相关工作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9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强化学习   提升工作水平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在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挑战,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处理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是复杂而又繁琐。为了学会当地语言,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向孩子学、向老人学,在干中学、学中干,把学与用、知与行有机结合,使社员更快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很快与老百姓融成一片,年轻人称他为兄弟,老年人把他当孩子。同时,他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了解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动态,学习全国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通过一年多的虚心学习,农村知识更加丰富,对农村的情怀更浓厚,对农村的发展信心更足,他在农村这块土地上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谨记自己是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干部,既要融于农村,又要高于现有所掌握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一言一行,为村民树立榜样。
     务实为民   点滴都是情
  为百姓服务,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龙神垭村是中央统战部对点联系的新农村,也是全县“四强”基层党组织的创建村,他协助村“两委”按照“党建领航、产业撑腰、和谐壮胆”的思路开展工作。一年来,他走遍了全村11个社,走访了265户群众,收集党员群众的意见,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记满了5个《村情日记本》,对村情和群众的发展诉求,认真做了记录、分析和反馈,以扎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农家书屋的资源及自身电脑管理精熟的优势,利用每个星期六组织党员和农户进行远程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使他们了解更多以前没有的知识和养殖、种植方面的技术信息。他充分尊重民愿,强化新农村建设和完善管理事务,及时将村务、党务、村收入情况张贴在村委会公开栏,提高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向村民宣传农村法律法规。他切实加强村支部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自身发展能力,教育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提升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调整结构   助推经济发展
  他利用自身知识优势,通过认真调研,建议村两委在打造旅游产业品牌上做文章,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观念,走休闲旅游壮大村域经济。一是在“党政人才联产业、专技人才驻产业、市场人才抓产业、强化富民立村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三支一强”产业人才联动富民工程中,大胆提出了“一改、二定、三突破”的工作思路,即“改过去普遍开花为重点产业调整上台阶,骨干产业定人员常抓不懈、新项目定人员跟踪落实,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党建工作新突破。” 二是发展休闲农家旅游。利用中央统战部对点联系的新农村和城郊的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招引12家业主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以宝龙农家乐园为主的休闲农家乐,有7家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运营3家。年初,被市旅游局评为AA级风景区。三是以“宝龙农家乐园、宝龙产业示范园区、宝龙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为依托发展种养业,引进技术、成立协会,业主投资、群众参与,带动农户发展观光农业,多样化、多季节进市场,全村栽植果树528亩,种植天瓜子100亩,建有鹌鹑养殖场、生态种养场、商品兔养殖场等养殖基地。一年来,龙神垭村先后获得南充市平安村、南充市乡村旅游示范村、仪陇县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一等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等奖、“三级联创”综合示范村,新政镇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党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关注民生   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
  他协助村两委通过项目帮扶和群众自筹的方式筹集基金200多万,新建村道水泥路9.6公里、便民路11公里,实现了社社通公路;建集中供水站一处、水池10口,提灌站1口,群众户户用上自来水;完成了“三建五改”60户,新建楼房45户,全村80%农户住上楼房;按照“四改四清”的要求,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靓化了村居环境,打沼气池76口,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带头参与村治安联防队的巡逻,签订联保协议,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维护了社会稳定,创造了安居乐业、健康和谐的环境。
  
  石衣木果勤学好问,逐步积累了农村工作经验,逐渐明白了“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并按照“会干、苦干、善干”的要求,以全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立足自身岗位,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把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化作平凡而又崇高的实际行动,既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又立足现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坚韧的意志扎根基层,在奉献中成就美好未来,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悔青春。 

汪洋  张巧玲

消息来源 四川在线

评论13

莫子乌楼主Lv.10 发表于 2010-1-24 19:49:48 | 查看全部
“太感谢黑比书记了,让我们用上了崭新的棉被,还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衣物,卡沙沙口罗!”昭觉县大温泉村村民洛木阿洛流着泪感叹道。
  “自从黑比书记来到我们大温泉村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经常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黑比书记是我们彝家妇女的模范和骄傲。”大温泉村支部书记马果果说起其助手大学生村官、支部副书记黑比孜卓来,赞叹之语滔滔不绝。
  “先不把工作做完,再过20来天,我的预产期就到了,到时候我的心不会安宁的,因为我是一名彝族妇女大学生村官。”黑比孜卓坦然地说道。
  5月21日,临近预产期只有20来天了的大温泉村支部副书记黑比孜卓挺着大肚子和村委会一班人一道,在烈日下坚持给全村105户受灾农户发放救济军用棉被和衣物。
  2007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黑比孜卓被任命为昭觉县大温泉村支部副书记。
  大温泉村有420户村民、2100多人,许多村民的生活水平都处在温饱线上。带着美好的梦想,黑比孜卓来到这个偏远的彝家山寨,开始了自己的“村官”之路。
  在大温泉村村民们的心中,读书是为了让孩子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而现在,一个大学毕业的彝族女孩却要到山里来当“村官”,村民们议论纷纷。面对农村的艰苦条件和村民们的各种猜疑,这位刚走出大学校园、告别繁华都市的彝家女孩感到了“村官”之路的茫然。
  每当感到茫然的时候,黑比孜卓就鼓励自己:我是一名大学生,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如果这个地方发展得很好,还需要我们这些人到这里来干什么?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比孜卓坚定了“村官”之路的信心。她脱下皮鞋,深入田间地头,卷起裤腿与村民们一起劳动;带上笔记本,走进村民家里,席地而坐,与村民们共谋致富路。
  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黑比孜卓渐渐摸透了大温泉村的整体情况,渐渐融入到了大温泉村,熟悉了这里的每位村民。
  为了提高村支部一班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村支部活动室基础设施建设,黑比孜卓通过各种关系,多方筹措,在县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为村支部活动室解决了一套价值3000余元的办公设备,在县移动公司的支持下,给村上争取到了一套价值3500余元的音响设备,为遭受雨灾的农户争取到5顶帐篷。她还积极鼓励并带头开展农业示范田的工作,试验种植了5个品种的玉米,目前长势喜人。
  在大温泉村,彝族民间的乡规民约和传统风俗是村民们遵循的道德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也是解决邻里纠纷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她专门拜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阿牛拉则、支部书记马果果、村委会主任马尔者为师,系统学习了大温泉村的乡规民约和传统风俗。
  如今,黑比孜卓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民约风俗,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宣传法律,主动调解邻里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大温泉村的和谐稳定。
  大温泉村海拔落差大,村内经济发展悬殊。今年年初,黑比孜卓经过认真调查,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提出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教育和交通两大重点,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建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经过反复研究,积极采纳了她的这一建议。目前,大温泉村的防洪、交通、教育等建设得以全面规划,并在进一步的争取实施当中。
  黑比孜卓还主动承担起了竹核尔古民间禁毒协会秘书长的工作,加大对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宣传,关爱艾滋病孤儿的成长。今年,她利用“五一”假期,为大温泉村毒品和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受灾农户,在州民政局争取到了价值50000余元的被盖、衣物,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如今,教育在大温泉村已初见成效,村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极大转变,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巩固率达到了99.5%。2008年,黑比孜卓被评为优秀村官。黑比孜卓当“村官”的信心更坚定了。

消息来源凉山日报
题为《黑比孜卓:我是一名彝族女大学生村官》
lymr0107Lv.1 发表于 2010-2-6 11:57:11 | 查看全部
呵呵,要让我们的“村”也变成“中关村”,不然只能说青春被浪费了,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的青春,给选择这选择的加油,我还是买酱油去了!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2-15 19:24:57 | 查看全部
当年我也想去,但是考试不合格!伤心啊……第一次被考试拒绝
远飞的雄鹰Lv.6 发表于 2010-2-22 00:22:27 | 查看全部
想要实现和验证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到农村去。
那里真的很广阔。
jimurihuLv.1 发表于 2010-2-25 00:19:00 | 查看全部
好好干就好,就怕是到基层去锻炼酒量了,有成就者实在是太少。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好呀。
阿支Lv.8 发表于 2010-3-11 16:44:39 | 查看全部
值得学习学习
axiuyingLv.8 发表于 2010-3-13 21:17:10 | 查看全部
村官的确是一个锻炼的好途径
火把之女Lv.1 发表于 2010-3-21 23:03:10 | 查看全部
莫子乌楼主Lv.10 发表于 2010-3-22 00:31:18 | 查看全部
回复 9# 火把之女


    洛 怎么了?呵呵~看到你来了哦
莫子乌楼主Lv.10 发表于 2010-3-22 00:31:41 | 查看全部
现在大学生村官很偶前途的 加油加油吧!
阿惹妞Lv.8 发表于 2010-3-25 20:56:24 | 查看全部
为民为官
彝魂飞扬Lv.3 发表于 2010-4-3 17:31:15 | 查看全部
毕业以后我也想去,但可能考不上了。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4-3 18:53:00 | 查看全部
少年壮志不言愁
说得好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