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虽然已经进入深冬,但西昌的阳光依旧灿烂着。 在泸山山麓的“五彩云霞”山庄也有一群阳光灿烂的孩子。他们是55个来自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大桥乡和觉洛乡的“爱心班”成员,10天时间,在西昌,他们度过了凉山州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为他们组织的自由而快乐的冬令营。 曲木伍沙: “我想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15日上午,爱心班的孩子们在中心儿童项目办助理卢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泸山脚下,开始了冬令营活动之一——爬泸山比赛,目的地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到达后参观博物馆。在卢琳老师宣布比赛只能走大路不能走小路,谁先到就会有奖励的规则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从起跑线出发了。 在终点站,卢老师问“你们有没有走小路?”,孩子们顿时闹开了锅。来自喜德爱心班二年级的12岁男孩曲木伍沙表现很是活跃,他打着彝话告诉老师,他和一些跑在前面的孩子走了小路,不应该得到奖励。最后卢老师让走了小路的孩子们诚实地举起手,曲木伍沙也举起了手。卢老师让那些该得奖励的孩子站到了最前面。 “我想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回到山庄后,记者问曲木伍沙,为啥不隐瞒走小路的事,活泼的伍沙直言。在交谈中,伍沙告诉记者从泸山回来后,同学们很喜欢博物馆里的东西,男孩子们喜欢展出的枪,女孩子们则喜欢那些漂亮的服饰。 抱着小狗的阳光男孩阿入石且 当天,和孩子们吃过午饭后,记者正和孩子们聊天,一个小男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的手中不知道抱了什么东西,似乎是刚出生的什么动物,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东西放在了草坪上,立即引来周围一大群孩子的注意。记者充满好奇心地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四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眼睛眯成一条缝,样子十分惹人喜欢!抱狗的小男孩,很小心地抚摸着小狗,脸上一直挂着笑意。围过来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给四只小狗取起了名字,“叫小白”,“叫花花”,“乐乐”,“小果”不知道哪个孩子还说:“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记者从美姑来的丰老师那里了解到,抱狗狗来的孩子名叫阿入石且,母亲早已过世,在2009年1月的时候,爱心班管理员发现石且全身浮肿,生命体征极度虚弱,便当机立断,连夜租车把石且送到美姑县人民医院,经初步诊断,确定患了肾病综合症。2009年5月,石且家又传来噩耗,父亲在打工的地方,毒瘾发作,没有钱买海洛因,吸食过量的去痛片导致死亡。在2009年9月15日和10月5日,石且的病先后两次复发,被及时送到西昌来抢救治疗,然后一直在中心进行调养。到目前为止,中心已经为抢救石且的生命花费了3万多元的医疗费,但是,中心募集的救助儿童的资金马上就要用完了,石且的未来将会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没有谱。 抱着小狗的阳光男孩石且看到这次自己能和那么多的同学来到中心体验冬令营,心里很高兴,想与朋友们共同分享自己的快乐。过了一会儿,石且不知从哪里抱来了狗妈妈,将四只小狗放在狗妈妈旁边,看着小狗们正在享受美味的表情,石且和周围的孩子们美滋滋地笑了。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55个孩子,55朵花 15日下午两点半,FXB中国项目办儿童艺术和心理培训专家傅果生,对孩子们介绍了《我是谁?》活动。《我是谁?》活动是FXB机构从孤儿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帮助孩子们心理健康成长出发自己编制的一本书,总共有十二章。傅老师让孩子们每人剪出一朵属于自己的雪花,傅老师告诉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今天你们要剪出属于自己的雪花。”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剪辑各自心中的“自己”。不一会儿,活泼的曲木伍沙第一个剪出了自己的雪花。随后各式各样的雪花在孩子们的剪刀下相继诞生了,笑声,剪纸声,傅老师的赞美声,让整个课堂充满温馨和感动。55个孩子,就像55朵鲜艳的花,在这样温馨的世界中,尽情绽放着独一无二的自己。课后,傅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孩子,看到这些孩子,很愿意去帮助他们。”
本消息来自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网站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