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彝族小伙子吹响长号庆祝国际民歌节开幕。
新华网云南频道3月15日电(记者 孙敏)3月15日,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武定县人声鼎沸,游客如织。人们畅游武定,相约狮山牡丹。 当天,“中国武定2010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第二届罗婺国际民歌节颁奖仪式”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山下拉开帷幕。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狮子山环抱着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群众,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青草味道,和煦的阳光洒在人们欢愉的面庞。 由武定民族艺术团和少数民族群众表演的《罗婺酒歌》,用当地传统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罗婺文化的神韵。来自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在乐音震天的《打歌》声中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身穿我国民族服装的英国女歌手JoannaBaker演唱的经典民俗歌曲《牡丹之歌》更是赢得了人们的喝彩,用并不纯正的汉语发音来演绎中国的牡丹,听来别有一番情趣。
武定曾是盛唐时期的罗婺故郡,也是元朝时期彝族凤氏土司的发祥之地,旅游资源独特,狮子山在明朝就被誉为“西南第一山”。每年3月至5月,狮子山牡丹盛开,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600余年的“牡丹王”,更能体味充满民族风情的罗婺文化。(
当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举办2010年牡丹文化旅游节暨中国武定罗婺国际民歌节,来自武定县各村寨的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聚在罗婺新彝寨。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英国、法国、**的乡村歌手与武定县各村寨的彝族民间歌手,同台赛歌,互动联欢。
图片消息来自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