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家孩子的感谢

3019 3
发表于 2010-3-18 10:05: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刘奇葆收到希望小学学生特殊感谢信:"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您教我们立志成才,我们都记住了!”

  近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收到来自阿布洛哈村林川希望小学少年军校的信。信中记录下昔日“麻风村”如今的新面貌,传递出孩子们的感恩之情与奋发之心……

  “敬爱的刘爷爷,您好!您的身体好吗?我们都很想念您。”

  近日,全国优秀军转干部林强从大山深处的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捎来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写信人是林川希望小学少年军校学生、彝族孩子阿当莫有杂,收信人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

  10个月前,刘奇葆亲自写给少年军校全体学员的一封信,令阿当莫有杂和同学们深受鼓舞,孩子们说:“您教我们立志、成才,我们都记住了!”

  10个月来,村里发生的一桩桩新鲜事,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吉列土日叔叔当上解放军了,我们也能背诵诗歌了,学校里还建起了红色展览馆……”“刘爷爷,您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我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阿当莫有杂在信中深情地感谢刘爷爷对阿布洛哈村的关心、对林川希望小学少年军校学员们的关爱。

  从一个汉字也不会读写,到提笔写信描述山村巨变,今天的阿布洛哈村孩子像雄鹰一样,展翅在知识的天空翱翔。

  阿当莫有杂代表同学们写给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信,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感激您的关爱,更牢记您的嘱托——为振兴中华、发展四川、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和家乡而努力奋斗。”信中铿锵的誓言,传递出阿布洛哈村林川希望小学少年军校学员们共同的心声。

  少年军校

  引领彝家青年走进军旅

  2009年12月2日,阿布洛哈村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时刻。“吉列土日参军了!”人们奔走相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第一个走上从军之路的青年。吉列土日被乡亲们簇拥着,林川小学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少年军校里回荡的国歌声让他终身难忘。

  阿布洛哈,彝语指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这里山高林密路险,祖祖辈辈最大的愿望是 “让孩子们读书”。2005年9月15日,在林强的奔走下,在党委政府和部队的关心帮助下,林川希望小学开学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从此告别了把“1”看成树枝,把“7”看成锄头的生活。

  2008年3月25日,全国第一所村级少年军校在阿布洛哈村成立。身着崭新迷彩服的41名师生举起右手,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年军校学员,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努力学习国防知识,刻苦训练,努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少年军校成立后的1年多时间里,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为学生们统一购置了校服,筹资添置了教学器材、读物,两台电脑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篮球、乒乓球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彝家孩子还拿起画笔描绘家乡变化。凉山军分区和布拖县人武部定期组织官兵到少年军校上形势教育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参加爱国主义教育训练,少年军校的学员们格外认真。“长大了我也要当解放军,像解放军叔叔们那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8岁的吉地史日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殷殷期盼

  激励山里孩子成才报国

  千里之外,关爱的目光一直注视着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党中央胡锦涛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同学们,对你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我了解到你们已成为少年军校的学员,并经过少年军校的学习锻炼,增强了国防意识,磨练了坚强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还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为你们取得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2009年4月15日,致少年军校全体学员的一封特殊来信飞进彝寨,写信人正是一直关心着阿布洛哈村、关爱着阿布洛哈村孩子们的刘奇葆。

  收到信当天,少年军校沸腾了。很快,这封信被喷绘在学校大门口,师生们每天都会诵读一遍。如今,包括阿当莫有杂在内的大多数学生都已能背诵下来。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四川的发展新阶段,四川的未来无限美好,你们的未来也将无限美好。”每次读到这段,阿卜若都禁不住会心微笑。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培养坚强意志品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造强健体魄,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为振兴中华、发展四川、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每当想起刘爷爷的嘱托,学员们就倍受鼓舞。

  饱含殷切期望的话语,激励着阿布洛哈村的孩子们好好学习,成才报国,也鼓舞着17岁的吉列土日报名参军。

  去年征兵工作刚开始,吉列土日就徒步翻越海拔2400余米的阿布洛哈山,步行3个小时到乌依乡武装部报名应征,并如愿入伍。

  临行前,吉列土日的妈妈饱含热泪地叮嘱:“孩子,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锻炼,要为全村人争光,要好好报效国家,报答党和政府对阿布洛哈村的关怀。”

  红色展馆

  见证阿布洛哈今昔巨变

  去年12月1日,由四川省军区、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援建,凉山军分区、布拖县人武部承建的红色展馆落成,迅速成为阿布洛哈村人最爱去的地方。今昔巨变,通过一张张图片直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村民代表的场景,各级党委政府助发展、送温暖的镜头,人民军队抗震救灾、倾情援建的场景,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心间。馆内上万册读物,在满足孩子们求知欲的同时,也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我们村的变化好大哟,有水喝了,有电视看了,房子也盖新的了。”阿当莫有杂在信中满怀欣喜地描述了家乡的变化。眼下,昔日的“麻风村”现已红砖青瓦房成片,高高的屋顶上挂满腊肉香肠,电视机、收音机等已普及。部队在当地开展饮水工程建起蓄水池、进水池、沉沙池,近10公里的饮水管道让家家户户都用上自来水。

  从前的荒山坡上,遍栽果树。去年5月,布拖县人武部在阿布洛哈村组建了一个28人的民兵排,带领村民开垦荒山500多亩,种上了花椒、橄榄、石榴等经济果树,还扩大了土豆、玉米等粮作物的耕种面积。如今,阿布洛哈村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家家户户有存粮。在党委政府和部队的关心帮扶下,阿布洛哈村一天比一天充满生机。阿布洛哈村的人一天比一天身心健康,生活幸福。

  “祝福您瓦吉瓦(彝语:非常好)!”阿当莫有杂写在信中的祝福,道不尽阿布洛哈村民的感激之情


消息来源 四川日报

评论3

莫子乌楼主Lv.10 发表于 2010-3-18 10:09:21 | 查看全部
2008年3月25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少年军校在林川小学成立。据了解,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成立的第一所村级少年军校,目前在校学生仅有38名,是全国学生人数最少的少年军校。

    阿布洛哈村被当地人称为“麻风村”。2005年,“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林强帮助该村建起了建村42年来的第一所学校——林川希望小学。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树立爱国意识,真正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促进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向民族地区纵深发展,该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凉山州国防教育委员会决定破格在该校成立少年军校。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3-18 10:30:44 | 查看全部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3-18 12:33:11 | 查看全部
对彝区教育的关注,无处不在!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